『每周译Go』那些年我使用Go语言犯的错

admin 2021年7月20日05:55:18评论94 views字数 5571阅读18分34秒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https://henvic.dev/posts/my-go-mistakes/

原文作者:Henrique Vicente

本文永久链接:https://github.com/gocn/translator/blob/master/2021/w13_My_Go_mistakes.md

译者:朱亚光

在这篇文章里,我主要分享六年来用Go编程过程中所犯过的一些错误。

init 函数

在 Go 中,你可以在单个package或文件中定义多个特殊的函数 init,从 Effective Go 中,我们知道

init 函数是在包中所有变量初始化之后才会调用,而这些变量又是在所有导入的包初始化之后才初始化。

尽管在大多数情况下使用 init 函数是一种确定的行为,但你还是想减少使用它的次数。首先,init 函数最典型的应用就是初始化全局变量,那么你可以通过减少全局变量的数量来达到减少使用 init 函数的目的。

使用 init函数之前最好要三思而行,主要的原因就是你不能从代码中调用 init 函数。另外一个原因是,虽然具有确定性,但是很难预测 init 函数的执行顺序。这个顺序依赖你导入的包和源码的文件名。移除一个package或者重命名一个文件都会影响这个顺序。

使用 init函数最好的例子就是初始化一个计算成本很大的查找表。

**我在哪里后悔使用了 init 函数呢?**曾经我用 cobra 去构建一个CLI工具时,用 init 函数去定义命令行的数据结构和 flags。现在我知道时完全没必要了。顺便说一句,Go 1.16昨天发布了,带来了一些好消息。

设置 GODEBUG 环境变量为 inittrace=1,现在会导致运行时会为每个包的 init 打印一行标准错误信息,总结其执行时间和内存分配。

常量

下面这个变量的值在代码库任何位置都没有更改过:

// Version of the application
var Version = "master"

因此我想当然地把它看作一个常量。突然把 var改成 const。就这样我不知不觉地破坏了我应用程序的更新通知系统,因为我在构建时修改了这个常量。

$ go build 
  -ldflags="-X 'github.com/henvic/wedeploycli/defaults.Version=$NEW_RELEASE_VERSION
  -X 'github.com/henvic/wedeploycli/defaults.Build=$BUILD_COMMIT
  -X 'github.com/henvic/wedeploycli/defaults.BuildTime=$BUILD_TIME'"

原来...常量是不能修改的。

空指针引用

破坏了更新通知系统还不算完,我忘记检查指针是否为空,导致破坏了 update 命令。还好我在发布后的测试中发现了这个问题,花了几分钟就修复了,所以影响也不大。

注释和文档

有一次我读到一句话,当代码不能表达你的意图的时候,你就要写注释了,因为代码时间长了会过时和不同步。你以为通过恰当命名的变量、结构体、接口、和函数的代码来表达你的推理和想法,这就够了。但请你不要低估注释的力量!我以前就是这种心态,下意识地低估了注释的力量。还好,后来写了几年的 Go 。领略到良好注释的价值。如果你对什么是合理的注释或者要不要写注释存在疑问。我建议你读一读标准库的源码,看看它们是怎么写的。Go代码评审中的注释部分 也是一个不错的参考。

文档同样也很关键。你如果想要用 godoc 给公共 API生成文档。你只要遵循最小化和不张扬评论模式 。该模式使用起来相对简单,即使不是你喜欢的风格,你也能获得一致性的体验。

**记住:**代码只写一次,但是会被读多次。最好多花点时间写代码注释,让别人和未来的自己都能理解,而不是急着写代码,几个月或者几年后要花更多的时间去理解它。

创建的包太多了

I didn't need to write 133 packages.
I didn'
t need to write 133 packages.
I didn't need to write 133 packages.
I didn'
t need to write 133 packages.

现在想想有点羞耻,我在我的 CLI 工具代码里给需要的 58个命令每一个都创建了一个包。这58个目录每个目录都至少有一个文件(每个文件都是一个包)。我本可以用一个包包含10-15个中等大小的文件。其中 command/list 包 犯的错误最严重。

./command/list
├── instances
│   └── instances.go (85 lines of code)
├── list.go (121 lines of code)
├── projects
│   └── projects.go (73 lines of code)
└── services
    └── services.go (109 lines of code)
Total: 388 lines of code

下面这些指标可能会过多地分解你的代码

  • 只有几十行代码的小包或者文件
  • 由于存在多个包同名,导包的时候使用自定义标志符

那我们应该怎么解决呢?command 包里面地list.go 文件最好少于350行代码。作为代码组织的优秀范例,我建议看一下 net/http 包的代码。在包含十几个文件的单个包中,实现了 Go HTTP客户端和服务端。

导出名

在 Go 中,如果一个名字是以大写字母开头,那么这个名称就称作导出名。换句话说,就是其他包的代码可以直接访问。

下面是 fmt 包的函数:

func Printf(format string, a ...interface{}) (n int, err error)
func Println(a ...interface{}) (n int, err error)
func newPrinter() *pp

只有前两个函数可以被 fmt 包外面的调用,如果你尝试在外面调用 newPrinter ,你会得到一个编译时错误

./prog.go:8:2: cannot refer to unexported name fmt.newPrinter
./prog.go:8:2: undefined: fmt.newPrinter

正如我在上一节中所提到的,如果我有更少的包,我将避免需要导出很多外部变量,从而大大简化依赖关系图。

内部包

现在,Go 有另外一个很棒的特性来划分你的代码:内部包

./a/b/c/internal/d/e/f 现在只要用 ./a/b/c 就可以导入了

使用内部包可以保护你的代码,除非你需要公共的 API。这对于那些不打算公开发布的私人项目非常有用。设定清晰的界限和期望,只暴露你打算支持的用例。如果你的 API 用户面很小的话,你可以很自由地进行内部代码变更,而不用担心升级了一个大版本后,导致后端不兼容和一堆bug。

你可能对该观点有所顾虑,因为你的代码在整个团队项目中至关重要。那么是时候来回顾一下下面这句 Go 谚语:

一点点复制总比一点点依赖好——Rob Pike,Go谚语 ,2015.11.18 于 Gopherfest 。

你可以使用 apidiff (一种检测API变更后兼容性的工具)来检测你的 API 连接。也可以看看2019年 GopherCon 上 Jonathan Amsterdam的 检测 API 变更后兼容性 的演讲(文字版:https://about.sourcegraph.com/go/gophercon-2019-detecting-incompatible-api-changes/)

全局变量和配置信息

你还没开始阅读之前,可以看看我以前的关于环境变量、配置、密钥和全局变量的博客。

你希望你的代码看起来简洁,但是配置信息可能会妨碍你。一种可能的快速解决办法就是使用全局变量全局传递,对吗?当然如果你不介意引入并发安全或者不介意无法进行并行测试的话。这会让事情变得糟糕,而且重构的成本越来越大。注意如果你一次性把事情做对,后面就不会发生问题了。例如,初始化对象时,可以显示地传递配置信息。

如果你需要在你不需要了解的层之间传递参数的话,使用 context 非常有用。

// Params for the metrics system.
type Params struct {
// Hostname of your service.
Hostname string

// Verbose flag.
Verbose bool
// ...
}

// paramsContextKey is the key for the params context.
// Using struct{} here to guarantee there are no conflicts with keys defined outside of this package.
type paramsContextKey struct{}

// Context returns a copy of the parent context with the given params.
func (p *Params) Context(ctx context.Context) context.Context {
return context.WithValue(ctx, paramsContextKey{}, p)
}

// FromContext gets params from context.
func FromContext(ctx context.Context) (*Params, error) {
if p, ok := ctx.Value(paramsContextKey{}).(*Params); ok {
return p, nil
}
return nil, errors.New("metrics system params not found")
}

可以看看 Go Playground 里面另外一个例子,注意避坑。不要使用 context 直接传递具体配置信息。只有通过上下层传递一些一目了然东西,才可以使用 context 。所以使用 context 之前 最好好好思考下使用的最佳方式。

导入和生成大小

将人类可读的源代码转换成一系列机器操作指令需要大量的工作。现在有很多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一些语言(例如 JavascriptPythonTcl)是解释型语言。也就是说代码在解释器(比如浏览器或者运行时)执行期间就被翻译成机器码。Go 是一种静态编译语言,意味着代码要提前编译。静态编译语言的优点就是执行速度快。像及时编译这样的东西结合了解释型和编译型的概念,说到这儿就有点离题了。无论何时运行 go build,经过代码解析,编译成机器码,链接之后,都会创建一个包含你所有程序和依赖,可以被机器执行的文件。

该构建过程很容易输入几K文本文件,然后经过机器码转换和链接依赖就变成了几M的二进制文件。尽管 Go 是非常高效和简洁,但除非 Gopher 会魔法,不然也少不了这个消耗。

回到我的例子,我在开发一个 CLI 工具 有一个 deploy 命令涉及到多次调用 git。我们使用了 git 作为传输层和智能缓存层。缺点就是我们工具需要系统范围的依赖。遇到几个 git bug 后,我决定用 Go 实现一个 git (go-git)作为替代。我增加了一个 experimental flag后,就开始用纯 Go 库实现了。但是,我忘记评估后面这个实现带来的影响。它让文件的大小成倍增长,从不到 4M 增加到了 9M 。虽然影响不是很大,但也大幅度增加了文件的大小。我后悔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如果我注意到了,我会用构建标签来隐藏后面这种实现方法,一直到准备好进行A/B测试。

并发和流

我没有学习过 Go的并发编程,导致我犯了很多新手错误:往多个 goroutines或者 线程中写入导致文本混乱。

我甚至在终端中给文本动画写包的时候也犯过这个错误。如果你发现你也存在这个问题,你可以用 互斥锁来设置 哪个 goroutine 什么时候可以写,更复杂的情况可以使用 channel 来打印单个通道。另外,注意下如果输出顺序很重要,你可能需要同步打印标准错误 (os.Stderr) 或者标准输出(os.Stdout)。

Tip:Go 有一个很棒的数据竞争检测器,你可以通过 在 go test或者 go build 命令加上 -race 标志来运行你的测试用例或程序。

Sockets 和 WebSocket

曾经我解决了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就是实现 基于 WebSocket 的 SSH 功能时候,我们已经在后端系统上使用了 socket.io 协议。为了简单起见,我们希望将该功能也用于此协议,为此,我拉取并大量修改了现有的 Go socket.io 库代码。我花了繁重的工作去理解这个协议的实现,然后再让其能满足我们的需求。由于没有正式的 socket.io 的规范,我甚至不得不对协议进行逆向工程。

最后看起来能够按预期运行的时候,我们向服务器发送了一个文件,并从连接中运行一个简单的测试用例:$ cat hamlet.txt 并比较输出。令人意外的时候,有些短语出现了乱序。错误的原因是,每接受到一条消息,库代码就创建一个新的 goroutine

解决办法很简单:当前循环中删除 go 关键字,让其在同一线程内调用。你通常希望在最后一刻创建 goroutine。如果考虑到性能,你可能会马上创建一个。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里面有带案例的文档可以向用户解释他们需要什么。另外,里面还有不同的方式来定义阻塞和非阻塞程序。

感谢阅读。


本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GoCN):『每周译Go』那些年我使用Go语言犯的错

  • 左青龙
  • 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右白虎
  • 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admin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1年7月20日05:55:18
  • 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CN-SEC中文网:感谢原作者辛苦付出):
                   『每周译Go』那些年我使用Go语言犯的错http://cn-sec.com/archives/312222.html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