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某零信任厂商SDK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

admin 2025年6月30日21:50:54震惊!某零信任厂商SDK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已关闭评论30 views字数 1913阅读6分22秒阅读模式
 

2025年6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发布2025年第3批总第48批关于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APP(SDK)通报其中某零厂商零信任安全接入SDK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强制、频繁、过度索取权限SDK 信息公示不到位问题。详细信息请“查看原文”。

震惊!某零信任厂商SDK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

相比智能手机刚问世的年代,如今国家对智能手机及其应用程序(APP)的管控确实日益严格,特别是在用户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方面,整体呈现出不断增强的趋势。以Android系统为例,曾经的开放性让无数技术爱好者和开发者可以自由探索,但也留下了诸多安全隐患。早期的Android手机可以轻易获得ROOT权限,用户甚至无需太多技术知识即可对系统底层进行操作,这为恶意软件和数据窃取打开了方便之门。比如,只要ROOT权限被获取,一些工具或木马程序便能轻松读取微信、短信等敏感信息,严重威胁用户隐私。

随着监管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国家对数据安全重视程度的提升,这种情况已经有了显著改观。首先,从系统层面看,国内的Android手机厂商纷纷加强了安全策略。例如,华为、小米、OPPO、vivo等厂商在ROM中增加了多重安全机制,对ROOT行为进行了严格限制,ROOT权限默认关闭,普通用户很难接触到底层系统,进一步防止恶意应用提权操作。同时,各厂商还内置安全中心、应用权限控制、支付保护、恶意行为监测等功能,从用户端增强了对手机的整体安全控制力。

其次,从国家层面来看,政策法规也在不断推进移动互联网应用的规范化管理。近年来出台的《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网络安全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为手机应用的权限使用、数据收集、传输和存储提供了法律依据,并对违法违规行为施加更高成本。例如,APP收集与其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强制捆绑授权、无法删除账户等行为都被列入重点整治范围。一些知名企业也曾因此受到通报、下架、整改甚至处罚。

此外,应用市场的监管也越来越严格。各大安卓应用商店(如华为应用市场、小米应用商店、腾讯应用宝等)均配备内容审核机制和安全检测引擎,对APP的权限申请、SDK调用、行为追踪等进行全面审查。新上线应用需提供完整的信息合规说明、权限申请逻辑,甚至还需经过人工复核,极大提升了“上线门槛”。一些存在过度收集、静默安装、恶意捆绑的APP很难通过审核并进入市场。

当然,尽管整体形势已经改善不少,但问题仍然存在。一些APP厂商在合规性与盈利之间始终存在博弈心理,表面上遵守法律法规,实际上却通过技术手段“揣着明白装糊涂”,在灰色地带获取更多用户权限。他们往往利用“默认勾选”“模糊表达”“强制更新”“权限诱导”等方式诱导用户授权,借助用户行为数据进行画像建模、精准营销甚至数据出售,获取商业利益。这种行为虽隐蔽,但仍具有较大危害。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国内智能手机环境相对封闭、安全,相比早期流行的手机木马、钓鱼软件、扣费短信等问题,如今的安卓手机几乎很少中毒。大部分木马传播都需要用户主动绕过系统安装限制,从非官方渠道下载安装未经验证的APK包,才可能带来风险。因此,“乱安装”依旧是当前手机安全问题的主要来源之一。用户安全意识的提升,依旧是防范个人信息泄露的重要环节。

总的来说,当前国内智能手机的整体安全水平与监管强度已今非昔比,但面对数据经济驱动下的利益诱惑,一些APP厂商仍然在边缘试探,挑战规则底线。未来,仍需进一步加强技术监管手段、丰富法律配套细则、提高用户识别能力,才能构建更加健康、公正、安全的移动互联网生态环境。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保障手机使用过程中的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至关重要。

首先,建议始终通过官方应用市场(如华为应用市场、应用宝、App Store等)下载安装APP,这些平台一般会对应用进行安全检测,能够有效避免恶意软件。

其次,不要随意ROOT手机,ROOT虽然带来自由度,但也会关闭系统的安全保护机制,极易被恶意程序利用,导致隐私数据泄露。

第三,避免使用来路不明的手机,尤其是二手或非正规渠道购入的设备,可能预装后门程序或存在硬件风险。

第四,尽量避免连接公共场所的免费Wi-Fi,这类网络可能存在中间人攻击、流量劫持等安全隐患,尤其在进行支付、网银操作时更应避免。

第五,定期检查手机中各个APP的权限设置,像位置、存储、麦克风等敏感权限建议按需开启,不使用时应关闭。

最后,在使用APP过程中,要留意其权限请求是否合理,例如一个手电筒应用申请访问通讯录、位置等权限,就需提高警惕,防止个人数据被滥用。养成良好的安全使用习惯,是保护个人隐私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THE END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兰花豆说网络安全):震惊!某零信任厂商SDK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

免责声明:文章中涉及的程序(方法)可能带有攻击性,仅供安全研究与教学之用,读者将其信息做其他用途,由读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如有问题可邮件联系(建议使用企业邮箱或有效邮箱,避免邮件被拦截,联系方式见首页),望知悉。
  • 左青龙
  • 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右白虎
  • 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admin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5年6月30日21:50:54
  • 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CN-SEC中文网:感谢原作者辛苦付出):
                   震惊!某零信任厂商SDK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https://cn-sec.com/archives/4204100.html
                  免责声明:文章中涉及的程序(方法)可能带有攻击性,仅供安全研究与教学之用,读者将其信息做其他用途,由读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如有问题可邮件联系(建议使用企业邮箱或有效邮箱,避免邮件被拦截,联系方式见首页),望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