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代理模式是一种设计模式,提供了对目标对象额外的访问方式,即通过代理对象访问目标对象,这样可以在不修改原目标对象的前提下,提供额外的功能操作,扩展目标对象的功能。我理解的代理就是一个中间人,这个中间人不仅实现了代理对象的功能,还能自己添加一些功能。
静态代理
在说动态代理之前不得不提静态代理,静态代理的实现需要代理对象和目标对象实现一样的接口,用起来比较繁琐。
静态代理实现的步骤如下:
```txt
-
定义一个接口及其实现类
-
创建一个代理类同样实现这个接口
-
将目标对象注入进代理类,然后在代理类的对应方法调用目标类中的对应方法。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通过代理类屏蔽对目标对象的访问,并且可以在目标方法执行前后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
静态代理代码实现:
定义hello接口
```java
package com.staticproxy;
public interface hello {
String say(String name);
}
```
实现hello接口
```java
package com.staticproxy;
public class helloImpl implements hello{
@Override
public String say(String name) {
return name;
}
}
```
创建代理类并同样实现hello接口
```java
package com.staticproxy;
public class proxy implements hello{
private hello hello;
public proxy(hello hello){
this.hello = hello;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say(String name) {
//调用方法之前,我们可以添加自己的操作
System.out.println("111111");
hello.say(name);
//调用方法之后,我们可以添加自己的操作
System.out.println("222222");
return name;
}
}
```
静态代理使用结果:
```java
package com.staticproxy;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helloImpl hello = new helloImpl();
proxy proxy = new proxy(hello);
proxy.say("你好");
}
}
```
静态代理的缺点:
静态代理中,我们对目标对象的每个方法的增强都是手动完成的,非常不灵活(比如接口一旦新增加方法,目标对象和代理对象都要进行修改)且麻烦(需要对每个目标类都单独写一个代理类)。 实际应用场景非常非常少。
动态代理
动态代理利用了JDK API,动态地在内存中构建代理对象,从而实现对目标对象的代理功能。动态代理又被称为JDK代理或接口代理。
静态代理与动态代理的区别主要在:
- 静态代理在编译时就已经实现,编译完成后代理类是一个实际的class文件
- 动态代理是在运行时动态生成的,即编译完成后没有实际的class文件,而是在运行时动态生成类字节码,并加载到JVM中
JDK提供了java.lang.reflect.InvocationHandler
接口和 java.lang.reflect.Proxy
类,这两个类相互配合,入口是Proxy。Proxy有个静态方法:getProxyClass(ClassLoader, interfaces)
,只要你给它传入类加载器和一组接口,它就给你返回代理Class对象。
所以,一旦我们明确接口,完全可以通过接口的Class对象,创建一个代理Class,通过代理Class即可创建代理对象。
根据代理Class的构造器创建对象时,需要传入InvocationHandler。每次调用代理对象的方法,最终都会调用InvocationHandler的invoke()方法:
不过实际编程中,一般不用getProxyClass()
,而是使用Proxy类的另一个静态方法:Proxy.newProxyInstance()
,直接返回代理实例,连中间得到代理Class对象的过程都帮你隐藏。
JDK 动态代理类使用步骤:
```txt
-
定义一个接口及其实现类;
-
自定义 InvocationHandler 并重写invoke方法,在 invoke 方法中我们会调用原生方法(被代理类的方法)并自定义一些处理逻辑;
-
通过 Proxy.newProxyInstance(ClassLoader loader,Class<?>[] interfaces,InvocationHandler h) 方法创建代理对象;
```
动态代理的代码实现:
定义hello接口
```java
package com.dynamicproxy;
public interface hello {
String say(String name);
}
```
实现hello接口
```java
package com.dynamicproxy;
public class helloImpl implements hello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say(String name) {
System.out.println(name);
return name;
}
}
```
定义一个 JDK 动态代理类
```java
package com.dynamicproxy;
import java.lang.reflect.InvocationHandler;
import java.lang.reflect.Method;
public class proxyHandle implements InvocationHandler {
//target为要代理的目标对象
private final Object target;
public proxyHandle(Object target) {
this.target = target;
}
@Override
public Object invoke(Object proxy, Method method, Object[] args) throws Throwable {
//调用方法之前,我们可以添加自己的操作
System.out.println("before method " + method.getName());
Object result = method.invoke(target, args);
//调用方法之后,我们同样可以添加自己的操作
System.out.println("after method " + method.getName());
return result;
}
}
```
获取代理实例
```java
package com.dynamicproxy;
import java.lang.reflect.Proxy;
public class getproxyInstance {
public static Object getproxy(Object target){
return Proxy.newProxyInstance(target.getClass().getClassLoader(), target.getClass().getInterfaces(),new proxyHandle(target));
}
}
```
动态代理使用结果:
```java
package com.dynamicproxy;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helloImpl hello = new helloImpl();
hello helloproxy = (hello)getproxyInstance.getproxy(hello);
helloproxy.say("你好");
}
```
可以看到动态代理无需实现代理目标类的接口即可实现代理功能,很方便。
动态代理在很多框架中都用到了吗,比如spring,mybatis,ysoserial等,学习动态代理有助于看懂这些框架。
参考
相关推荐: 关于大火的Print Spooler漏洞的深度分析
本篇文章几天之前就整理好了,一直没有时间整理,往平台上发。 前言 前一段时间,Windows Print Spooler的CVE-2021-1675和CVE-2021-34527两个洞被炒的沸沸扬扬。漏洞的利用姿势也是越来越多样,由刚开始的本地提权演变为后来的…
- 左青龙
- 微信扫一扫
-
- 右白虎
- 微信扫一扫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