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微软推出了一款名为“Tay”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旨在与Twitter用户互动,并从其对话中学习模仿19岁美国女性的随意沟通风格。在发布后的 24 小时内,应用程序中的一个漏洞就被恶意攻击...
AIGC标识办法及国标官方解读
来源:网信中国完善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方法构建健康的信息网络生态环境作者:魏凯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生成或合成文字、图像、音乐、视...
集AI人工智能于一体的无线网络渗透工具:Pwnagotchi
Pwnagotchi:黑客的智能WiFi宠物 Pwnagotchi 是一款独特且有趣的工具,它结合了无线网络渗透和人工智能,设计成一个“宠物”设备,不仅能捕捉WiFi握手包,还能随着使用...
NoiseAttack:挑战人工智能防御的新型多目标后门攻击
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名为NoiseAttack的新后门攻击方法,能够以最少的设置同时危害多个类别。与之前专注于单一类别的方法不同,NoiseAttack在训练阶段使用高斯白噪声 (WGN) 的功率谱密度...
新兴网络安全威胁和攻击者策略
1986 年首个针对个人电脑的计算机病毒出现以来,近四十年来,网络威胁不断演变,网络安全领域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挑战。虽然许多人都熟悉网络钓鱼和勒索软件等常见威胁,但更新、更有针对性的攻击正在出现,威胁...
四大板块明确AI治理,一图读懂《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
2024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网络安全技术高峰论坛主论坛暨粤港澳大湾区网络安全大会上,由全国网络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定的《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正式对外公开发布。《框架》由哪几部分构成?对人工...
人工智能立法的三大技术变数
智道 栏目主持人:於兴中本文作者:朱悦理论上说,随着通用人工智能的继续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有可能逐渐渗透法治的每一环节,甚至形成一条智能的法治链条责任编辑 | 尹丽人工智能立法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我...
从内生风险到应用风险:解读网安标委AI安全治理框架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本文系由自研AI助理应用生成,经律师审校)2024年9月,全国网络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网安标委”)发布了《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AI安全治理框架”),以“促进...
荐读丨覆盖700余种风险,麻省理工发布最全AI风险数据库
麻省理工学院(MIT)研究人员近日发布了一个号称迄今为止最全面的AI风险动态数据库,涵盖了43大AI风险类别共计777种AI风险。这是业界首次尝试全面整理、分析和提取人工智能风险,并整合成一个公开可访...
AI风险审计方法论
从医疗保健、金融到虚拟助理和自动驾驶汽车,人工智能(AI)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AI可能彻底改变人类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并加速人类生产信息和技术互动方式的转变。但AI也暴露出重大的伦理、法律和社会挑战。...
《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附中英文版下载
前哨按语9月9日上午,全国网络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对外发布《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关注前哨回复240909,下载框架中英文版PDF。 中文版: https://www.tc260.org.c...
《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
全国网络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定了《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现对外公开发布。点击阅读原文查看相关材料。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全国网安标委):《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