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机关情指行一体化及其机制建设的理论思考

admin 2021年4月23日21:00:21评论409 views字数 11078阅读36分55秒阅读模式

公安机关情指行一体化及其机制建设的理论思考


公安机关情指行一体化及其机制建设的理论思考


情报分析师

全国警务人员和情报人员都在关注

关注



摘 要: 情指行一体化阐述了现代警务运行的基本逻辑,是集成现代科技和体制机制改革于一体,实现公安工作现代化的基础工程。情报、指挥、行动是公安机关警务活动的基本环节,在现代科技和新时代公安工作改革背景下呈现出新的内涵。基层公安机关探索情指行一体化警务运行机制建设需要有理论支撑,特别是各项改革内在逻辑的整体性关联需要理论层面的架构。深入理解情报、指挥、行动以及一体化的基本内涵,通过网络信息平台运维、整体警务运行、情报工作、警务指挥、勤务行动、警务监督、绩效考核、组织保障等多个方面的机制建设,可以更好地保障情指行一体化改革落地。

关键词: 情指行一体化; 机制建设; 理论思考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在世界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发展掀起新一轮工业革命巨浪之际,国内外安全领域的新挑战倒逼公安机关以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的姿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尽快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进程,提升应对各种危机的能力。而构建情报引领、数据支撑的情报、指挥、行动一体化警务运行机制被认为是破题之策。作为情指一体化①的进阶版,情指行一体化改革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可行的路径。情报、指挥、行动作为警务活动的抽象概念,涵盖了公安警务工作的绝大部分内容,阐述了现代警务运行的基本逻辑,是集成现代科技和体制机制改革于一体,实现公安工作现代化的基础工程。但实践中就情报、指挥、行动如何实现“一体化”还有不少的问题,需要对相关概念进行理论上的阐释,理清边界,建立实践探索的基本框架。


一、公安机关情指行一体化改革研究现状及理论研究的意义


情指行一体化是当前公安改革和公安工作现代化建设的热词,全国各级公安机关都在积极探索情指行一体化警务新机制。由于概念提出的时间尚短,关于情指行一体化的研究成果较少。通过中国知网检索“情指行一体化”相关主题文章,仅出现8 条结果,其中 5 篇为地方公安机关情指行一体化建设经验的总结和介绍,如魏浩的《公安机关情指一体化警务模式的探索及启示———以浙江省 H 市公安局情指联勤中心的实践为例》,陈福连的《情指行合成作战体系改革的探索与思考———以绍兴市公安局为例》等; 1 篇是关于美国 Compstat 模式与我国情指行一体化警务模式的比较研究; [1]另外 2 篇则是在警务模式创新和情指一体化研究中涉及情指行一体化的论述。再检索“情指一体化”相关主题文章有 12 条结果,其中 8 篇文章与“情指行一体化”检索结果重叠,另外 4 篇文章主要是关于警务技术的创新应用和基层公安机关改革实践的总结。通过关联检索发现,在“合成作战”“大部制改革” “情报融合”等相关主题论文中会涉及情指一体化或者情指行一体化的讨论。由此可见,目前关于“情指行一体化”的研究尚处在“摸着石子过河”阶段,主要是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缺乏相应的理论研究。

情指行一体化作为一个新概念是在实战中应运而生的,作为公安警务运行机制改革的大方向既是形势所迫也是大势所趋。一方面,犯罪活动动态化、职业化、智能化日益明显,社会治安形势日趋严峻,传统警务模式已无法适应现代警务工作需求。[2]另一方面,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以预防为主的公共安全战略以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大势,正不断推动公安工作现代化进程。而尚处于“新生”阶段的现代公安情报体系、现代警务指挥体系、现代勤务( 行动) 体系以及情指行一体化都明显不同于传统警务机制,缺少理论上的研究会造成改革方向上的不确定性,难以与整体社会治理以及公安工作现代化改革相匹配,也容易造成实践探索的误差,无法在实战中充分发挥效能。情指行一体化改革代表着新时代公安工作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导下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加强相关概念的理论研究对于公安机关在实践探索中理清改革思路、少走改革弯路、提高改革效率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二、“情指行”基本内涵的理解和思考


“情指行”分别对应公安警务活动三个方面的运行机制,即情报、指挥和行动。情报和指挥在传统公安警务机制中自成体系,分别由情报中心①和指挥中心②承担主要职能,但从现代警务机制的角度看,需要拓展到各业务警种和派出所,形成情报体系和指挥体系。行动是一个“泛”概念,主要由各业务警种承担,比如侦查行动、巡逻行动、接处警、交通事故处置等。

一) 对“情报”的理解和思考

“情指行”三者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情报。作为情报学的基本概念,情报是指被传递的知识或事实,是知识的再激活,是运用一定的媒体( 载体) ,越过空间和时间传递给特定用户,解决科研、生产中的具体问题所需要的特定知识和信息。③ 实践过程中容易将情报和情报工作相混淆。从静态的角度,公安情报是指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后形成的认知产品,[3]用于解决公安工作中的具体问题。而情报工作则是对情报的一种动态理解,是产生情报产品的所有行为过程,可以将公安情报工作理解为情报实务工作,包括组织管理、手段、技术、方法等方面。从认知产品的角度定义情报,则情指行一体化指的是一种实战理念或新型警务模式,贯穿于全部警务活动,不特指某项具体的情报工作。而如果从实务工作的角度定义情报,则应该把情指行一体化理解为体制和机制改革,以情报工作、指挥工作、警务行动的多元融合为目标,实行“情报信息归口管理”“大集中、大整合、高共享、高权威”“四侦合一、多轨联动”等改革。[4]

当然,情报主导警务既包括作为认知产品的情报,也指向具体的情报工作。情报先行是指以具体的情报工作产生情报产品,服务于警务指挥和勤务行动。情报产品的产出效能离不开情报工作的创新。视频监控的全覆盖、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突破了传统公安情报工作的单一性和局限性,大大推进了公安情报工作现代化进程。虽然大数据技术的运用会带来新的情报优势,但不能因为这种优势而一味追求情报工作的大而全,否则容易造成新的情报信息孤岛,使情报工作丧失灵活性而陷入僵化。基于技术升级会不断生成新数据的特征,以信息集成、系统互通的思维开展情报合作显得更为灵活。[5]特别是在应用领域,需要根据实战的需求开展专业化的情报工作,各条线的需求不同,情报工作的方法也会有差异,加上技术上的差距,难以凭借单一的情报部门满足全警需求。而构建情报工作的合作响应机制,通过专业化情报工作和全方位情报服务,支援各条线需求,更符合当前警务运行的总体要求。

( 二) 对“指挥”的理解和思考

在县( 区) 级公安机关,传统意义上的指挥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指挥中心通过发布警令进行的指挥,业务警种内部或者各派出所的行动指挥以及特殊情况下局领导层面的综合指挥。传统指挥主要依靠个人经验,情报产品的有效性和延时性特征容易导致指挥员视野受限,无法统筹全局,造成疏漏。在指挥决策上,由于缺少实时、精确的信息支撑,指挥员只能根据预案,结合自身经验和现场反馈的大概情况进行综合性判断,无法预知指挥决策可能带来的后果。此外,由于各警种以条线管理为主,有时会出现多头指挥、警令不畅、衔接脱节等问题,现场处置人员由于缺少实时的信息和指令支撑,容易出现误判,进而可能引发不良后果。

现代警务指挥要求“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以地市级公安机关为例,纵向要贯通市局、分局、派出所、街面警力四级指挥体系,实现指令的上传下达和无障碍传输; 横向要连接各业务警种、直属单位,实现多警种的协同。指挥员基于可视化技术及庞大的情报系统掌控全局,并与现场处置人员始终保持紧密的联系。在智能辅助技术和强大的信息支撑下,指挥员能够有效促成多警种联动,使警务处置更为高效、精准,降低了误判风险和不当处置带来的失控风险。同时,高度智能化的指挥系统也为常态化的犯罪预防提供了可能,大数据所提供的强大情报和动态可视化技术为各派出所实时调度警力资源巡控高风险点提供了支撑。而预设的计算模型和大数据实时反馈技术,可以帮助指挥员及时判断决策的合理性,评估决策的风险和可能产生的后果,及时调整指挥决策。由此可见,现代警务指挥已经逐渐演变为“人机结合”的专业化行为,形成了高度依赖情报信息和技术支撑的指挥体系,不仅实现警务指令的无障碍传达,也实现了指挥决策合理性的实时验证。

(三) 对“行动”的理解和思考

行动是情指行一体化的末端,“一切行动听指挥”诠释了警务行动与指挥的对应关系。公安实战中,警务行动主要关注的是速度、效率和风险问题。速度主要是指响应时间和处置时间,而最快的响应时间以及最短的处置时间是实现精准打击和有效预防的基本条件。警务站、警务室、智能交通规划、警力地图等基础建设都为降低响应时间提供了保障,而移动终端的推广使用则大大缩短了现场处置的时间,提升了警务效率。行动的效率一方面跟时间有关,即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相同的事务,另一方面则跟投入的警力资源有关,即用更少的人去完成相同的事务。传统警务行动因缺少全域情报和辅助决策系统的支撑,通常采用人海战术或者延长工作时间来确保任务的完成。而现代警务强调单兵作战能力和团队作战能力的提升,向科技要警力,着力提升警务效能。如一体化安检体系的推广应用,[6]地理信息技术在警务活动中的应用,[7]以及合成侦查模式的推广等都提高了警力资源的使用效率,浙江省公安机关推广“小案快破”机制正是警务行动模式改革的体现。

现代警务行动还积极关注行动风险问题。这里的风险既包括警员的安全和法律风险,也包括警务活动所产生的风险隐患。以数据为支撑,全流程跟踪的警务行动是保护警员执法权益的有效手段,而对现场的后方监控可以为警员提供第三方视野,以便有突发情况时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同时,执法行为的数字化同步转换,也为执法监督以及因执法疏漏造成的风险管控提供了保障,有效降低了因警情处置不当引起的二次纠纷或者投诉。此外,浙江省金华市公安局创新推广“一警情三推送”机制①和深入开展警务共同体建设,充分调动社会和政府职能部门参与警情处置,通过多元联动降低矛盾纠纷类处警风险,在警务联动机制探索方面提供了经验。


三、关于情指行“一体化”基本内涵的理解和思考


情报、指挥和行动的一体化主要是为了解决警务运行中多头指挥、衔接不畅的问题。近些年提出的“公安大脑”,实质上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降低传统警务在情报处理、指令发布、行动开展中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提高警务运行的效能,使指挥调度更加顺畅、勤务安排更加规范、应急处置更加高效,最终实现以打击为主的传统被动警务模式向以预防为主的现代主动警务模式转型。[8]

综合军事、经济领域关于“一体化”的概念解释,可以把“一体化”表述为事物内部各组元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而逐渐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的变化过程或状态。[9]“一体”意味着不再是多个独立主体,而是一个整体,整体的各个部分有机关联。从协同论的角度,“一体化”的指向类似于“协同效应”,指复杂开放系统中大量子系统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整体效应或集体效应。[10]在警务实战中,一体化是用无形和有形的链条将警务各要素、各环节串起来,在一个新的系统框架下发挥公安机关各内部组织“1 + 1 > 2”的整体效应。

上海公安学院智慧公安研究课题组[11]提出的“警务流程再造”的概念较为契合一体化的内涵。“警务流程再造”是指公安机关根据“政府流程再造”的一般规律并结合公安工作的特点,对处理警务的步骤、程序和方法等作根本性再思考和彻底重建。警务流程根据业务不同可以具体分为信息收集流程、研判流程、指挥流程与处置流程。流程的再造主要依托现代技术,通过个性化定制的系统和网络平台打破空间界限,以数据流带动业务流,突破管理流的阻滞,降低管理成本,提升警务效能。在流程再造方面,一些公安机关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比如山东济宁市公安局围绕 110 接处警警务模式改革,再造处警流程,主张警力跟着警情走,将刑警、交警、经侦等专业警种纳入处警体系,指挥中心根据警情种类,第一时间移交责任警种,确保警情处置更专业、更规范、更高效。[12]也有公安机关将情报、指挥、勤务、督查纳入一体化范畴,形成“情指勤督一体化”警务机制。[13]不难看出,情指行一体化的改革离不开隐形的数据链所串联的业务流程再造,是一种高度集成的警务理念变革。从长远看,一体化所实现的不仅是警务流程再造所带来的集约管理以及多警种融合的状态,而且实现了全警可参与度,提升了全警监督、借鉴、学习的便利性。借助数据流的高透明度、高流转性和可编辑特征,各级领导可以及时掌握相关案事件处置及警务行动进程,警务督察部门、法制部门可以随时审核警务活动的合法合规性,提出改进意见,其他警务人员可以补充情报信息或进行类案串并,新警可以开展实时的线上跟踪学习。


四、对情指行一体化机制建设的思考


目前,情指行一体化还处于探索阶段,作为一种理念,是对未来警务模式的一种超前构想,具有公安工作现代化的前瞻性特征,阐述了警务活动的基本逻辑; 而作为一种运行机制,是当前公安工作瓶颈的突破口,是效能提升的合理路径,至少在思路上具有可行性,也有相应的国外经验可以借鉴。如美国的“以犯罪情报的计算机统计分析为基础的情报主导警务战略”,英国的国家情报模式( NIM) 以及澳大利亚以“专家介入”为核心的情报分析警务等。[14]情指行一体化机制实质上是制度体系和相应措施、方式的集合体,包括网络信息平台运维、整体警务运行、情报工作、警务指挥、勤务行动、警务监督、绩效考核、组织保障等多个方面的机制集成。


情指行一体化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云存储和大数据技术为情指行一体化运行创造了技术上的可能,而一体化运行的基础也是网络信息技术的全方位应用。从国家层面的战略布局,到省级层面数据库和各种公安应用平台的建设,再到各市、县( 区)智慧城市建设、公安实战应用工具的研发,贯穿情指行一体化运行的数据流已经初具规模、初显成效,成为情指行一体化运行的纽带。网络信息系统平台质量是确保情指行一体化运行顺利实施的基础。网络信息系统平台运维是个技术问题也是个管理问题,主要解决系统平台的稳定性、顺畅性,终端使用的宜人性、便利性,平台资源的丰富性、时效性,辅助实战的智能化程度和应用面等问题。在运维机制建设问题上,公安部、省级公安机关主要是负责搭建整体架构,明确数据管理、应用的相关要求和标准,县( 区) 级公安机关主要是负责基础信息的采集、核实、录入和终端设备更新、数据库资源拓展以及安全维护。采集、核实、录入是基础工作,需要严格落实上级公安机关的相关要求和标准,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明确工作职责和要求,加强数据审核环节的监督作用,把工作做细做实; 需要根据科技发展及时更新终端设备,保障平台与实战紧密同步。安全维护是平台正常运行、使用的基本保障,需要建立严格的保密制度和措施。同时,也要根据实战需求,不断融入其他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数据库资源,不断完善地域性的虚拟空间、数据空间建设。

(一) 关于支撑一体化运行的网络信息系统平台运维机制建设的思考

情指行一体化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云存储和大数据技术为情指行一体化运行创造了技术上的可能,而一体化运行的基础也是网络信息技术的全方位应用。从国家层面的战略布局,到省级层面数据库和各种公安应用平台的建设,再到各市、县( 区)智慧城市建设、公安实战应用工具的研发,贯穿情指行一体化运行的数据流已经初具规模、初显成效,成为情指行一体化运行的纽带。网络信息系统平台质量是确保情指行一体化运行顺利实施的基础。网络信息系统平台运维是个技术问题也是个管理问题,主要解决系统平台的稳定性、顺畅性,终端使用的宜人性、便利性,平台资源的丰富性、时效性,辅助实战的智能化程度和应用面等问题。在运维机制建设问题上,公安部、省级公安机关主要是负责搭建整体架构,明确数据管理、应用的相关要求和标准,县( 区) 级公安机关主要是负责基础信息的采集、核实、录入和终端设备更新、数据库资源拓展以及安全维护。采集、核 实、录入是基础工作,需要严格落实上级公安机关的相关要求和标准,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明确工作职责和要求,加强数据审核环节的监督作用,把工作做细做实; 需要根据科技发展及时更新终端设备,保障平台与实战紧密同步。安全维护是平台正常运行、使用的基本保障,需要建立严格的保密制度和措施。同时,也要根据实战需求,不断融入其他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数据库资源,不断完善地域性的虚拟空间、数据空间建设。

(二) 关于以情报为主导的警务运行机制建设的思考

情报为主导的理念已经成为未来警务发展的·115·确定方向,也是公安工作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以情报为主导的警务运行机制建设,一方面要改变过去警务活动中情报运用不够充分、不够智能、不够直观、不够精确等问题,转变传统的单凭经验进行决策的思维习惯,强调用更为客观的情报数据作为指挥行动的客观依据,基于情报开展更为理性的指挥和行动,减少决策和指挥失误,降低警务运行的成本,提升警务运行的效率; 另一方面要带动警务运行理念的转变,从打击为主的警务理念转向预防为主、打防结合的警务工作理念。过去的情报应用主要是辅助侦查破案,根据案件侦破的需要搜集相关情报。但以情报为主导的警务运行是在未发案前,通过相关数据的分析发现可能存在的风险,提前采取预防性干预措施,防止犯罪的发生。同时,在已发生违法犯罪的情况下,通过情报分析,快速定位犯罪嫌疑人,实施精准打击、抓捕。

以情报为主导的警务运行机制可以理解为情指行一体化机制的“暗线”,是以情报数据分析所形成的数据流为基础,带动安全风险整体防控和违法犯罪超前干预、精准打击机制。其核心是不断加强预测分析安全风险和违法犯罪的基础数据库和分析技术,将客观世界转化为虚拟数据,将警务活动转化为警务数据流,警务数据流贯穿警务运行的全部环节。以情报为主导的警务运行机制建设需要将警务工作的数字化转型作为核心工作加以推进,强化全警参与的理念,以技术上的革命带动警务工作的革命,以数据流带动业务流、管理流的改革,用智能技术和网络技术取代机械的警务工作,将民警从繁重的重复劳动中释放出来,进一步释放警力,将警力充实到更需要人去做的群众工作、创新工作、防控工作中去。另外,还需要提升全警的情报思维和情报运用能力,提高基于情报进行决策的自觉性和能动性,营造以情报为主导开展警务活动的氛围,培养基本的数据统计思维和方法。

(三) 关于整合、互补、开放的情报工作机制建设的思考

在大数据、云存储、人工智能、5G 技术、物联网等技术支撑下,现代公安情报工作已经可以自成体系。目前,公安情报工作改革主要是走情报整合这一主流路径,通过情报信息以及情报工作的整合,打破不同警种、部门、机构、地区 之 间 的“信 息 孤岛”,依托现代科技促进情报信息的“再生产”,产生新的有价值的情报,乃至生成传统情报技术无法实现的情报产品,进而服务于公安实战。[15]在理想状态下,情报工作的“完全整合”并不影响情报信息原本的价值,反而可以“凭空”产生新的情报。但这种状态的实现需要原情报工作相关要素的全面整合,或者以高度发达的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支撑。后者以目前的技术水平还无法全面实现,而前者由于情报工作的专业性、情报需求的多样性以及“归口管理”模式下情报输出的有限性,在情报工作发展初期同样缺少实战上的可操作性。因此,现代公安情报工作机制建设的初级阶段,更加适宜开展情报信息的融合以及情报工作的分流管理,形成“总分互补”的情报管理机制,针对性地产生多样化的情报产品。一方面,按照省级、国家级情报数据工作的相关要求,将基础情报数据根据统一化、标准化、结构化的要求进行整合,依托情报中心开展基础情报信息的综合研判,根据“情报主导宏观警务”的理念,充分发挥情报部门“耳 目”“尖兵”参谋”的功能,为综合性的指挥调度、公安发展战略决策、公共安全预警预防等宏观性、战略性、前瞻性工作提供支撑。另一方面,情报作为服务公安实战的产品,具体的情报工作在实战中仍然需要进行分流管理,按照“情报主导微观警务”的理念,充分发挥专业情报分析业务与实战紧密结合的优势,对海量数据进行有针对性地抽取、清洗、转 换、整理和加载,更加及时、高效地服务公安业务工作,比如昌邑市公安局推行的“情战一体”机制就是这种类型,情报中心直接将情报推送到相关业务警种,在警种内部组织研判分析、指挥调动、执行警务行动一体化。[16]而基础情报数据作为共用的资源,需要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以更加开放的管理,为各个层面的情报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撑。

  ( 四) 关于扁平、顺畅、智能的警务指挥机制建设的思考

近些年,公安机关将情指中心定位为“司令部” “参谋部”,发挥中枢指挥机构、情报研判机构、快速反应协调机构的作用,情报和指挥已经被认为是紧密结合的整体。现代警务指挥体系主张以情报为基础的“智能辅助指挥”理念,通过网络信息系统将现场指挥与后台指挥有机结合,充分利用科技手段随时为现场的处置工作和全局性的指挥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撑和智能辅助。

警务指挥机制建设的重点是县( 区) 级公安机关指挥体系。根据当前基层公安机关的组织结构特点,可以构建“四层不定级”警务指挥体系及相应的运行机制。所谓“四层”是指局党委( 或合成作战中心) 、指挥中心( 或专业警种) 、派出所( 专业警种各中队或警务站、警务室) 、民警( 或行动小组) ,而 “不定级”是指指令可以由前三层任一指挥主体发出,直接到其他各层,也可以由上层逐级传递到下一层。“四层不定级”警务指挥运行机制建设主要是解决各层级指挥权限、指令发起者流转方向、指令流传流程以及各层级主体审核、监督、纠正等相关职责、职能问题。实战中,还需要采取日常运行机制和特殊时期运行机制的分别设计,建立相应的指挥预案,充分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减少人力投入,降低人为不确定性产生的误差,提高指令流转的效率和规范性。


( 五) 关于精准、联动、安全的勤务行动机制的思考

警务行动机制是情指行一体化机制的末端,也是最为复杂和庞大的规则体系,涉及公安机关执法管理的各个主体,是一个系统工程。随着情指行一体化机制的不断完善,警务工作将由“面上工作”逐渐转向基础工作,治安巡逻、安全检查、信息采集、社区管理、反诈宣传等警务工作的比重将大幅度提升。同时,科技元素的融入,也将带来民警个体、团 队、有组织作战等警务行动的革命性变化,多警种以及警务共同体的合成作战也将逐步成为常态。情报主导、指挥扁平使警务行动向精准化、高效化方向发展,而智能辅助和后台支撑则提升了警务活动的安全水平。由此可见,现代警务行动机制建设不单纯是进一步完善传统警务行动机制,而是分门别类的整体性转型。

警务行动机制的改革需要全警共同参与完善,既包括宏观设计,也包括中微观的逐项改造。数据流的开放性特征允许多警种同时、实时参与同一警务行动,需要建立全流程管理机制; 程序化设计的限定性可以促进刑事、治安案件办理更为规范,需要建立执法规范化新机制; 指挥室的后台联动给现场执法民警提供强大的信息支撑和全景视角,需要建立单兵作战的指挥辅助机制; 智能辅助系统则为社区警务工作和街面巡逻等基础警务提供更为精准的指向和便利,需要建立警务跟踪机制和实时调度机制。凡此种种,需要以整体性的观念转变引领警务行动机制创新设计。

( 六) 关于实时、透明、多元的警务监督机制建设的思考

情指行一体化改革同时带动警务监督机制的改革,可以有效解决传统监督成本高、有延时、局限大、手段单一等问题,使警务监督走向现代化。现代警务监督除了传统意义上的领导监督、警务督查、法制监督外,已经延伸到全民多维监督。随着依法治国、从严治警战略的推进,当前的执法规范和执法纪律相比于过去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监督体系的完善也倒逼执法规范化改革。可以预见,未来更会发生全新的变革。警务监督机制的改革是随着情指行一体化建设同步推进的配套机制建设。数字警务体系的建构可以实现警务监督工作的前置,以规范化的程序设计限制民警执法权力的滥用、误用,保证程序化的日常接处警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以智能手段的普遍运用替代高成本的人力监督,深度推进智能监督机制建设。而视频执法的推广也让警务监督可以实时定点到人,消除了时空界限,降低了通勤成本,形成常态化“无感”监督机制。同时,网络信息平台的“留痕”特征为法制监督、执法回溯、责任倒查提供了便利,方便相关监督机构采取实时透明的监督措施,实行专项监督。公安机关警务督查部门甚至可以结合技术手段分析民警 8 小时外的行为特征,对可能存在违法违规风险的民警开展前置性督查、预防工作,构建预防性监督机制。

七) 关于公正、公开、量化的绩效考核机制建设的思考

情指行一体化运行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以公正、公开、量化的绩效考核机制为保障。绩效考核在某种程度上发挥着“指挥棒”的功能,是调动个体能动性、自觉性的重要手段。而绩效考核中对民警创造性工作和数字化转型的激励机制是情指行一体化改革落地的重要推动力。情指行一体化改革需要全警共同参与。而再造警务流程必然导致重组相关业务和管理工作,相应的绩效考核方式和标准也需要随之改变。要改变传统考核中存在的“干多干少一个样”“职务晋升看关系”等现象,也迫切需要绩效考核机制走向科学化。考核的标准化和智能化建设是现代绩效考核·117·机制改革的核心。尽可能地量化各项警务工作,针对不同岗位、警种和层级的警务工作建立标准化等效评价体系。全面推行过程考核,对部门或民警完成的每一项工作,都赋予一定的量化考核分数,分管领导和警务督查部门定期对日常警务活动特别是一线民警的日常警务活动进行过程化的考核评价。但绩效考核机制的建设是一项复杂而又长远的工作任务,需要不断探索完善,逐步形成能够获得全警认同的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 关于优先合作统筹的组织保障机制建设的思考

情指行一体化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离不开组织层面的系统规划和统筹保障网络信息系统平台的建设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需要持续的物力人力财力的投入在公安工作现代化过程中各方面都需要投入的情况下需要优先保障情指行一体化改革特别是人员的选配软硬件的配置场所的布局教育培训设备运维等方面的支撑不能中断同时需要在组织层面统筹考虑涉及多部门的利益分配人员组合绩效考核等问题尽可能地以共赢的理念促成合作减少因利益摩擦造成的工作阻滞

总结

基于以上论述结合公安部情报主导警务略的相关精神以及公安大数据智能化应用的相关理念情指行一体化的主要内涵可以初步概括为: 情指一体化基础上进一步打破数据资源制壁垒以信息化和智能技术带动警务流程改革强化情报综合研判和跨警种协同指挥的功能建立情报指挥以及行动之间的密切关联提高应对复杂形势和预测预警社会不稳定因素的能力努力实现情报引领指挥扁平行动精确现代公安工作依托情指行一体化机制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创新和拓展中提升犯罪打击和风险防控的实战能力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磨砺中逐渐成带动公安工作整体进入现代模式情指行一体化机制结合合成作战体系的整体设计意味着公安工作逐渐进入现代化开始具备预测预警预防的风险防控能力实时联动精准的犯罪打击能力以及方便快捷高效的行政服务能力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将得到有效保障


本期编辑:SWG

本文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普及情报思维 传播情报文化

长 按 关 注


公安机关情指行一体化及其机制建设的理论思考

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本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情报分析师):公安机关情指行一体化及其机制建设的理论思考

  • 左青龙
  • 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右白虎
  • 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admin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1年4月23日21:00:21
  • 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CN-SEC中文网:感谢原作者辛苦付出):
                   公安机关情指行一体化及其机制建设的理论思考http://cn-sec.com/archives/209165.html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