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行业的雷区与紧箍咒:从版号到概率的监管风云

admin 2025年7月3日02:39:20评论2 views字数 2897阅读9分39秒阅读模式

游戏行业的雷区与紧箍咒:从版号到概率的监管风云

在如今这个游戏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看似一片繁荣的背后,实则隐藏着诸多法律与监管的“雷区”。游戏公司们在追求利润和创新的道路上,稍有不慎就可能踩入违规的泥潭,面临各种处罚。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几个典型案例,来深入了解一下游戏行业那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套版号游戏:流水4.84亿背后的法律博弈

  • 近日,人民法院案例库中一则编号为2025 - 18 - 1 - 237 - 001的参考案例引发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被告人余某,作为深圳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了让公司研发的《某道修仙》游戏能快速上线,走上了一条违规之路。他未经行政许可,购买了《某剑逍遥》《某门》等四款网络游戏的出版物号核发单及批复,把版号信息植入到了《某道修仙》的游戏登录页面。随后,这款游戏在iOS、安卓平台上线,竟收获了高达4.84亿元的充值总额。
  • 一审时,法院判决余某犯买卖国家机关公文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然而余某上诉后,二审法院发回重审。戏剧性的是,在重审期间,检察院以“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为由申请撤回起诉,法院裁定准许,余某最终未以犯罪论处。
  • 裁判要旨解读
    • 授权与买卖的界限:合法持有网络游戏版号的公司授权其他公司运营游戏时,判断是否“名为授权,实为买卖”很关键。要从被授权公司实际运营的游戏内容与授权内容的一致性、价款支付方式等方面考量。若被授权公司不运营授权游戏,而是套用版号,那就是买卖游戏版号,属于买卖国家机关公文的行为。
    • 刑事处罚的考量因素:判断此类行为是否要刑事处罚,要综合考虑被告人的主观动机、行为手段、前科情况、所涉公文重要程度、买卖数量、违法所得、具体用途、危害后果以及行业发展背景。能通过行政处罚达到监管效果的,应谨慎动用刑事手段。
  • 笔者评论:从法律性质上讲,网络游戏出版物号核发单属于国家机关公文,余某的行为形式上符合《刑法》第280条买卖国家机关公文罪的构成要件。但法院最终准许撤回起诉,是因为从案件事实看,余某购买的是闲置版号,未用于违法用途,游戏内容合法,获利靠的是市场认可,且他无犯罪前科。同时,行政主管部门对这类行为一般是行政处罚,加上国家对网络游戏行业的政策支持,综合判断其行为社会危害性未达刑事处罚程度。此案例凸显了刑事司法在处理行业合规问题时的谦抑性原则,追求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可能有人会觉得,余某的公司靠套版号取得了巨额流水,却没被刑事处罚,是不是法律对这类行为太宽松了?其实不然,这一判决是综合多方面因素的结果,它既考虑到了行业的实际情况,也体现了法律的公正和严谨。要知道,如果不区分具体情况一味地进行刑事处罚,可能会对一些本有发展潜力的游戏企业造成过度打击,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无版号运营广告游戏:小收益背后的大风险

  • 就在6月5日,上海市奉贤区文化和旅游局作出了一份行政处罚决定,文号为(沪奉)文旅罚字第2020250012号。2025年3月28日至4月21日期间,上海某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互联网向公众提供网络游戏,仅靠广告获取了3601元的收益。但该游戏未经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就上网出版,违法经营额3601元,因亏损经营没有违法所得。最终,上海市奉贤区文化和旅游局依据《网络出版服务管理规定》第五十一条和《出版管理条例》第六十一条,对该公司作出了罚款4000元的行政处罚。
  • 笔者评论:当下,市场上纯靠广告变现的无内购游戏不少,还有一些成了爆款。但别以为这样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本案就是一个很好的警示。尤其是App形式的手游,根据各地监管力度不同,无版号上网运营仍有被行政处罚的风险。像广东省肇庆市之前就有两起类似的行政处罚案例。

也许有人会想,就靠广告赚了这么点钱,还亏着本呢,至于被处罚吗?其实,监管的意义在于维护整个行业的规范和秩序。如果对这种无版号运营的行为不管不顾,哪怕是小公司、小收益的情况,也可能会引发行业的无序竞争,导致市场混乱,最终损害的是整个游戏产业的健康发展。

Krafton和Com2uS:韩国市场的概率误导风波

  • 时间回到去年5月,韩国公平交易委员会(KFTC)盯上了Krafton株式会社和Com2uS株式会社,原因是旗下PUBG和Starseed游戏内存在概率造假的情况。经过一年的调查,KFTC最终对两家公司处以共计500万韩元的罚款,并发出纠正命令。
    游戏行业的雷区与紧箍咒:从版号到概率的监管风云
  • Krafton在《绝地求生:战场》的“Processing”系统中,从2024年3月22日至4月8日,把31件实际获得概率为0%的物品,虚报成最低概率0.1414%,最高概率0.7576%。在与“NewJeans”合作的“PUBG X NewJeans Set Blueprint”物品中,宣称2024年6月12日至13日期间购买四次未得相应组件,第五次购买获该商品概率达100%,实际却仅为9%,五个详细组件获得概率之和仅1.8%。
    游戏行业的雷区与紧箍咒:从版号到概率的监管风云
  • Com2uS在《Starseed:AsniaTrigger》中,出售“快速操作奖励”道具时,宣传特定装备获额外能力增强效果概率为24%,实际却是0%。
  • 不过,两家公司在KFTC展开调查前就采取了一些补充措施。PUBG游戏在2024年4月11日就概率公示错误进行了更新,并对相关玩家予以补偿。Starseed游戏也于2024年5月9日更正了错误,公布了补偿方案。
  • 笔者评论:韩国对游戏概率公示的监管一直很严格,随着海外公司代理人制度的落地,海外游戏公司以前难以被监管处罚的情况也一去不复返了,无论是本土公司还是海外公司都得守规矩。从今年的处罚案例来看,主动采取补偿措施或许能减轻KFTC的处罚力度。像KRAFTON就向相关用户退款共计11.73亿韩元(约615万人民币),还恢复或补偿了价值98.58亿韩元的道具;Com2us更是给所有玩家各补偿20万韩元(约1000元人民币),并对部分玩家给予了道具补偿。但补偿金额不是唯一衡量标准,游戏公司的态度和违法情形才是KFTC综合考量的重点。在韩国市场,游戏公司对于概率公示问题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尤其是在代理人制度落地的今年,更要谨慎对待。

在韩国,游戏产业是其文化输出的重要部分,所以对于游戏行业的监管格外重视,尤其是涉及到消费者权益的概率公示问题。这也给全球的游戏公司提了个醒,无论在哪个市场,都要尊重规则,保障玩家的合法权益,否则,即使是国际知名的大公司,也一样要为自己的违规行为付出代价。

综合这三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游戏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正面临着越来越严格的监管。版号问题关系到游戏出版的合法性和行业秩序,无版号运营哪怕收益再小也有风险;而游戏内的概率公示则涉及到玩家的切身利益,一旦造假,不仅损害玩家信任,还会给公司带来严重的声誉和经济损失。对于游戏公司来说,合规运营才是长久发展之道,只有在法律和监管的框架内行事,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走得更稳、更远。同时,监管部门也需要不断完善监管机制,根据行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调整监管策略,确保游戏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为玩家创造一个更加公平、透明的游戏环境。

END

游戏行业的雷区与紧箍咒:从版号到概率的监管风云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网络侦查研究院):游戏行业的“雷区”与“紧箍咒”:从版号到概率的监管风云

免责声明:文章中涉及的程序(方法)可能带有攻击性,仅供安全研究与教学之用,读者将其信息做其他用途,由读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如有问题可邮件联系(建议使用企业邮箱或有效邮箱,避免邮件被拦截,联系方式见首页),望知悉。
  • 左青龙
  • 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右白虎
  • 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admin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5年7月3日02:39:20
  • 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CN-SEC中文网:感谢原作者辛苦付出):
                   游戏行业的雷区与紧箍咒:从版号到概率的监管风云https://cn-sec.com/archives/4218560.html
                  免责声明:文章中涉及的程序(方法)可能带有攻击性,仅供安全研究与教学之用,读者将其信息做其他用途,由读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如有问题可邮件联系(建议使用企业邮箱或有效邮箱,避免邮件被拦截,联系方式见首页),望知悉.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