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10日,拜登宣布即将成立国防部中国特别工作组。特别工作组将由15名来自国防部长办公室、军事参谋部联席会议、战斗指挥部、情报界的文职和穿制服的国防部雇员组成。特别工作组主任伊利·拉特纳(Ely Ratner)将担任国防部长特别助理。特别工作组将与跨部门合作伙伴调整其建议,以确保国防部继续支持对中国的整体政府方式。特别工作组将在不晚于成立四个月后向国防部长和国防部副部长提供其最终调查结果和建议。
而搞清楚伊利·拉特纳及其周围的人对华政策的思想和态度有助于我们制定相应的对策。因此摸清伊利·拉特纳的朋友圈就成为情报分析的基础。今天小编给大家推荐的是从其已发文章、书籍的合著者来分析其政策制定的朋友圈。当然我们还可以从其同事圈、社交圈、亲友圈来间接了解其思想动态。
拉特纳于2015年至2017年担任副总统乔·拜登(Joe Biden)的副国家安全顾问,并于2011年至2012年在美国国务院中蒙事务办公室任职。他之前还曾在美国参议院担任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和参议员乔·拜登的专业工作人员。在政府之外,拉特纳曾在外交关系委员会担任过莫里斯·格林伯格(Maurice R. Greenberg)中国研究高级研究员,新美国安全中心(CNAS)的高级研究员和副主任,以及兰德公司(RAND)的副政治科学家。
他在《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外交事务》,《外交政策》,《政治》,《大西洋》,《华盛顿季刊》,《国家利益》,《冲突解决杂志》和《中国国际政治杂志》等媒体杂志上发表过很多评论和文章。
比如:《中国与特朗普度蜜月即将结束》、《亚洲两只手围绕美国在该地区战略的未来发生冲突》、《勇往直前的中国》、《迎接中国挑战——增强美国在印度太平洋地区的竞争力》、《美国正在把亚洲输给中国》、《面对新兴的核武装地区对手——中立的前景,升级管理的策略》、《性取向与美国军事人员政策》等等。
2020年1月28日伊利·拉特纳(Ely Ratner)以及其他18位新美国安全中心(CNAS)研究人员合作:《迎接中国挑战——增强美国在印度太平洋地区的竞争力》,以下是参与撰写该文的成员:
1、Ely Ratner 执行副主席和研究主任
2、Daniel Kliman 亚太安全方案高级研究员兼主任
3、Susanna Blume 高级研究员兼国防项目主任
4、Rush Doshi 亚太安全计划兼职高级研究员
5、Chris Dougherty 国防计划高级研究员
6、理查德·方丹 首席执行干事
7、彼得·哈雷尔 兼职高级研究员;能源、经济和安全
8、Martijn Rasser 高级研究员; 技术与国家安全项目
9、伊丽莎白·罗森伯格 能源、经济和安全高级研究员兼主任
10、Eric Sayers 亚太安全计划兼职高级研究员
11、Daleep Singh兼职高级研究员;能源、经济和安全
12、Paul Scharre技术和国家安全计划高级研究员兼主任
13、Loren DeJonge Schulman副主任兼高级研究员
14、Leon E. Panetta 研究员
15、Neil Bhatiya 能源、经济和安全项目副研究员
16、阿什利·冯 能源、经济和安全研究助理
17、约书亚·菲特 亚太安全方案研究助理
18、Megan Lambert 研究助理; 技术与国家安全
19、Kristin Lee 亚太安全方案副研究员
20、Ainikki Riikonen 研究助理; 技术与国家安全
【文章目录】
1.关于美国新安全中心
2.美国的战略必须在多个领域既全面又协调
3.加强美国自身的竞争力对于实现一个自由和开放的印度洋太平洋至关重要
4.美国必须与盟国和伙伴国竞争,并为之竞争
6.摆脱中国的挑战并非易事
I.维持常规军事威慑
II.确保美国重要的技术优势
发展一种新的美国战争方式
加强和联系美国的盟友和合作伙伴
增强美国的创新引擎
保护美国关键的技术优势
打击非法技术转让
牵头为新兴技术制定新的国际规则、规范和标准
III.增强美国经济实力和领导力
加强和利用美国的财政权力
支持美国在金融技术方面的领导和创新
修订印度-太平洋和全球的经济秩序
IV.加强美国外交
加强与印太地区最优先盟友和伙伴的外交
加强与印太区域机构的接触
改组美国官僚机构,以便更好地在印度太平洋地区竞争
与伙伴国家开展新的外交、政治和文化交流
V.意识形态与叙事的竞争
VI.推进数字自由与高科技自由主义
VII.培养与中国竞争的人才
授权美军在争夺人才的战斗中竞争
加强平民国家安全劳动力
投资于公营和私营技术劳动力
结尾
相关文章pdf原文及机器翻译文档以上传知识星球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丁爸 情报分析师的工具箱):【情报实战】如何调研美国新成立的国防部中国特别工作组主任伊利·拉特纳(Ely Ratner)的朋友圈
- 我的微信
- 微信扫一扫
-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微信扫一扫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