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具象,到象征,再到寓言。
随着网络安全行业的发展,产品理念出现了几种不同形态的意义表现。
苹果是甜的,柠檬是酸的,曾经我们对产品功能,是有明确预期的。最初出现的杀毒软件,对普通用户来说,价值非常明晰:有病毒你就解决,没事儿不要打扰我。产品定位也很直白:解决电脑病毒问题。具象就是意义。
数字时代,安全产品的意义也开始多元(保障业务、监管合规、提升效率,等等)。意义未必总是有能够完全对应的具象产品,市场开始出现象征型的产品形态。象征由具象和抽象两个层面组成,两者之间有明确的对应关系,比如保健品象征健康,流量分析象征对路径的掌控,UEBA象征对行为的洞察。
过去几年,是象征型产品的时代。140+新安全产品赛道,数千家初创厂商,大量的产品被创造出来,试图成为某种抽象意义的具象代表,马尔库塞估计都会叹为观止。层出不穷的产品形态,是技术焦虑的外在表现。有些实至名归,也有些颇为牵强,甚至难以胜任,比如数据库审计,不足以象征数据安全。
象征走到今天,开始出现了寓言式的产品形态。所谓寓言,是先有一个表面的故事,但意义不在于这个表面故事,隐含在表面故事之外的寓义之中,需要重新解释,且没有统一标准。电影「让子弹飞」就是一个寓言,故事一目了然,理解各自不同。AI类的应用也是如此,可以解读的方向太多,因此充斥着创业、投资的投机。零信任,也是一个寓言。
寓言美好,市场真实。
用户要的是当下的意义,是到达抽象的具象,是能指与所指的统一。寓言型产品必须完成自我解构和阐释,成为象征甚至具象,才能命中市场。
人们洞察具象,理解并分析象征,关注但又困惑于寓言的美好、无限可能和不真实。这困惑,源自在更宏大层面的意义缺失、价值多元、共识不统一。统一了,才有方向;突破了,就会爆发。
有朋友说,我这也是个寓言。
作者简介 /Profile
Bruce ZHANG,斜杠中年。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安全营销喵喵站):零信任,网络安全产品的寓言式创新|一种观点
- 左青龙
- 微信扫一扫
-
- 右白虎
- 微信扫一扫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