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一年间,全球网络数据泄露事件超过20000件。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的杨义先教授表示,“手机能做多大破坏,取决于它能做多少好事”。
所有可以联网的设备都有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留下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
我们日常生活中都会遇到哪些网络安全隐患呢?你有相关的经历吗?
话题一
个人互联网安全
01
窃听?
上一秒谈论的话题
下一秒就出现在你的app主页?
和朋友偶然谈论的商品
却不断出现在购物平台轮番轰炸?
02
偷拍?
家中摄像头被不法分子破解?
生活隐私被泄露?
本应是家中安全的守护神
却为什么成了泄密者?
(真实案例:2021年8月,王女士被当地公安民警告知家中摄像头被不法分子破解,生活隐私遭到泄露)
03
窃密?
身份证、信用卡、相册、密码……
你的个人隐私、信息都有可能被破解
AI换脸诈骗、电子智能锁破解……
只有你想不到、
没有不法分子做不到的网络编程技术
大家的安全意识每增加1分
黑客的攻击难度就增加10分
整个安全强度就会增加100分
在这万物互联的时代,智能制造是如今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上文提到,任何可以联网的设备都有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根据杨义先教授的观点,如果说攻击个人互联网是要你的钱,攻击工业互联网则是要你的“命”。
工业互联网为什么会遭到网络攻击?遭到了哪些攻击又是如何抵御的呢?
话题二
工业互联网安全
01
工业物联网
工业物联网是将传感器、网络技术和数据分析等技术应用于工业领域的一种智能制造模式,有效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尽管网络安全问题严峻,但互联网和工业的联系只会越来越紧密。
02
工业互联网安全风险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从某种程度上说,信息武器的威力远超化学武器、核武器。
事实上,信息化战争早已打响,全球各地的黑客对我国工业互联网的攻击时时刻刻都在发生。建立防火墙、构建信息长城是我国信息安全部门的必要手段,稍有不慎就可能对企业生产造成致命打击。
03
网络安全防范逻辑
根据杨义先教授的讲述,我国互联网安全保障工作的逻辑是:首先让不法分子进不来,就算进来了也让他们看不了,就算看见了但是改不了,最后就算改了也要让他们跑不掉。
电脑系统漏洞、恶意程序、钓鱼网站、山寨文件、恶意二维码、虚假免费WiFi……
这些互联网隐患你听说过吗?
遇到过吗?
你是如何避免隐私泄露的?
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
如何守护自己的互联网安全呢?
编辑:陈十九
审核:商密君
征文启事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商密君):这里的“黑客”静悄悄
- 左青龙
- 微信扫一扫
-
- 右白虎
- 微信扫一扫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