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分析师
全国警务人员和情报人员都在关注
摘 要: 文章将 “情报分析”工作展开为 5 个级别———态势感知、动态报道、信息构建、决策支持和决策代理。还探讨了 “情报分析 5 个级别”的 2 个意义———在情报圈内,提高情报工作体系和工作模式的成熟度; 在情报圈外,提高情报工作运行模式的显示度。“情报分析 5 个级别”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关键词: 情报分析; 情报工作; 运行模式; 知识点
1、导言: 情报分析
分析是一种思维活动。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的定义[1],“分析” ( Analyze) 是 “把一件事物、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较简单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
那么,什么是情报分析呢? 在本文中, “情报分析”指的是: 把各种来源的文献 ( 报道、报告、实物……) 中,关涉特定事物、现象、概念本质属性的信息碎片提取出来,并找出这些碎片之间的联系,还原事物 ( 现象、概 念) 的本貌。
情报分析工作,不仅包括典型的科技情报研究室的工作,而且还包括: 事物 ( 对象) 的筛选 ( 如从文献类型中选择电子期刊) ; 事物的方面的筛选 ( 如在电子期刊文献中选择物理学论文) ; 事物方面的特征的筛选 ( 如筛选物理学论文的外表特征和内容特征) ; 事物方面特征值的确定 ( 如完成对一篇物理学论文的外表特征的著录操作、对这篇物理学论文的内容特征的标引操作和抽取文摘的操作,即为建立文献数据库而进行的标引/编目/编写文摘) ,等等。对任何现实事物进行形式化 ( 结构化、编码化、建 模、数字化映射) 操作的过程,也都属于分析操作。
2 、情报分析的 5 个级别
2. 1 情报分析第 1 级———态势感知
第 1 级情报分析工作,就是情报人员在接到任务后,直接从各种可能的情报源中查资料,感知与研究课题相关的资料,捕捞出有参考价值的资料,实现情报发现。
“查资料”这项工作的成果是一篇篇原始文献。这些文献若是电子版的,就往往存储在某个子目录里; 若是纸质的,就会一本本地存放在柜子里。细心一些的人,还会把这一篇篇文献的出处 ( 如 URL 及最后使用这个 URL 看到这篇文献的时间) 都相应地保存下来,以备将来写研究报告时引用。
第 1 级情报分析工作的一个典型场景是: 做动态跟踪的情报人员,每天到互联网里查选最新的动态原始文献,并从中挑选最重要的文献,保存下来。
例如,在互联网上找到美国国防部常务副部长沃克( R. Work) 2014 年 9 月 30 日在美国外交委员会所做的演讲全文 《新时代的新全球姿态》[2],就是情报分析第 1 级 “态势感知”工作的一个例子。找到了 《新时代的新全球姿态》这篇文献,就是实现了一个情报发现。
2. 2 情报分析第 2 级———动态报道
情报分析工作当然不能仅仅停留在第 1 级。情报人员为了提高日常工作的显示度,提高自己的影响力,便于让上级或用户对研究工作进行过程管理,往往需要把自己的情报发现及时展示出来,与上级、用户或同事分享。
情报人员把情报发现展示出来与人分享,就属于情报分析第 2 级的工作内容。情报分析第 2 级的具体操作包括: 快速翻译有价值的动态信息并快速发送到用户,帮助用户克服语言障碍,尽快了解文献的重要片段。这级情报分析的主要产品包括重要文献的速译/编译/摘译等,例如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的 《科学研究动态监测快报———地球科学专辑》[3]。
第 2 级情报分析工作的一个典型场景是: 情报人员从第 1 级的情报发现中挑选比较重要的文献如 《新时代的新全球姿态》全文,放到百度文库中转发展示出来 ( 填写工作单并发布; 把外文原始文献的题目翻译成中文) 。从管理角度看,情报研究室负责人应该设置相应的激励机制并同时提供一个进行第 2 级分析工作的计算环境,使情报研究人员乐于、便于及时展示其工作进展和情报发现,整个情报研究室的影响力也同时得到彰显。
2. 3 情报分析第 3 级———信息构建
信息构建 ( 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就是把重要的情报发现,精心研制成用户容易吸收 ( 用户喜闻乐见) 的 meme ( 情报点、知识点,指的是一个成活时间足够长、从一个大脑转移 ( Transfer) 到另一个大脑的知识单元或文化单元) [4]。
“用户的时间非常紧张”是情报人员随时都要考虑的问题。情报人员在为用户提供第 3 级情报分析产品时,必须用尽可能简短的文字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把最新的情报发现以每日和每半月的频度,输送到用户手中。就像饭需一口 一 口 地 吃 一 样,情 报 内 容 也 要 一 个 meme 一 个meme 地转移到用户的头脑里。
笔者在带领一些人研制两款情报产品 ( 《每日快报》 和 《半月报告》) 的过程中,创造了 “微型情报研究报告”概念。一篇微型情报研究报告全文几十汉字到三百汉字不等 ( 平均长度相当于一篇微博) 。每篇微型情报研究报告,均须含有用户可能感兴趣的一个 meme。“无一字无来历”[5]。含糊不清的字句段篇,都不能要。
《每日快报》每天 2 页纸左右,含 5 ~ 8 篇微型情报研究报告,每篇不超过 300 汉字; 《半月报告》一份 24 页, 含 5 ~ 10 篇研究报告。其中,微型情报研究报告可有 2 ~ 7 篇,每篇 700 汉字左右,最典型的微型情报研究报告是《半月报告》每期封底 “半月关注”图文,备受读者欢迎; 其余的长篇,每篇也都不超过 3000 字。
meme 是第 3 级情报分析产品要传递给用户的基本知识单元。仔细斟酌 meme 的表达、预判用户在阅读 meme时吸收情报的体验,对提高第 3 级情报分析的有效性、节约用户理解情报的时间、有效降低用户的信息疲劳,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高品质 meme 文段里的句子,都要避免相对信息 ( 避免 “今年/今天”、 “明年/明天”、 “至 今”等字样) ,提倡绝对信息 ( 明确年月日等时间标签)相对信息和绝对信息的区别例子见表 1。meme 的品质要达到这样的程度: 用户看到情报人员提供的 meme 之后,他自己就能得出启示和建议。
2. 4 情报分析第 4 级———决策支持
情报人员在做第 4 级情报分析时,需要明确指出 “有多少条可能的道路”。第 4 级情报分析的目的是为用户在思考某一类问题时,提供一个参考框架,提供充沛的无偏见的背景信息,提供尽可能多的选项。在这个分析过程中,情报人员需要把与特定问题的干系人 ( Stakeholders,包括正方、反方和其他利益相关方) 及其可能的立场都摆出来。第 4 级情报分析产品的典型例子有: 美国国会图书馆国会研究服务部 ( CRS) 提供的所有带副标题 “Back- ground and Issues for Congress”( 国会应当了解的背景与问题) 的情报研究报告; 美国智库 “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 ( CSBA) 的 “backgrounder”报告。
2. 5 情报分析第 5 级———决策代理
如果说情报人员在做第 1 ~ 4 级情报分析时,不能有偏见、不能有御用情报的思维,那么,情报人员在做第 5级情报分析时,则可通过 “启示”、“建议”之类的章节,直接抒发自己的个人意见了。第 5 级情报分析往往要替用户判断哪一条道路最正确,并对这个判断负责。
做第 5 级情报分析的情报人员,事实上就是在扮演决策者 ( 或决策团队成员) 的角色。为了使这个决策 ( 判断) 尽可能正确,往往需要 “设置反方”[8]或设置 N 方 ( 如果一项决策涉及 N 个方面的利益相关者,那么决策前必须设置 N 个利益相关者的可能观点) 。真正懂得情报工作、有情报素养的情报用户,往往并不逼迫情报人员进行决策代理的工作,而是一再寻求更充分的第 1 ~ 4 级情报分析产品。
3 “情报分析 5 个级别”论的意义
3. 1 在情报圈内,提高情报工作模式的成熟度
“情报分析 5 个级别”之论,能帮助情报机构提高内控水平,提高情报工作机构和情报工作体系和工作模式的成熟度,让情报机构管理人员和一线情报人员方便地知道如何把突然出现的挑战与机会,纳入到预先有意识计划好了的情报分析工作体系中 ( 情报分析的 5 个级别 ( 态势感知、动态报道、信息构建、决策支持和决策代理) 直接构成情报分析工作体系) ,从而更好更快地满足用户的各种情报需求。事实上,为了做出用户认可的、负责任的《每日快报》和 《半月报告》,必须要有一套 “坚定的理论方法”来引领所有那些不同专业、不同水平的撰稿人。“情报分析 5 个级别”就是这个 “坚定的理论方法”的核心组成部分。在多年的情报分析工作实践中, “情报分析5 个级别”之论受到了有效的打磨和检验。
3. 2 在情报圈外,提高情报工作运行模式的显示度
“情报分析 5 个级别”之论,能帮助情报机构在外部用户面前提高情报工作运行模式的显示度,便于情报用户了解情报工作者们在做什么、如何在做; 了解情报产品与服务都有哪些类型; 了解这些产品和服务的投送方法。外部用户了解了这些之后,就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情报,更有效地向情报人员准确地表达情报需求,更有可能成为情报分析工作的热心支持者。
随着中国的崛起,普通的一线科研人员现在比以前对军事前沿的动态更警觉,比以前拥有更多情报知识,甚至比以前花更多时间亲自从事情报分析活动。2010—2014年间,笔者应邀为一线科研人员、基层情报室工作人员多次讲解一些基础情报知识,发现 “情报分析 5 个级别”之论对情报人员与情报用户之间的沟通很有帮助。用户见到情报人员,可以直接说: “请你平时把你们做的 1 ~ 3 级的情报分析成果,都及时发给我一份……”。用户怎么用情报机构 ( 情报人员) 才用得更有效?情报部门 ( 情报人员) 怎么做才对用户更有用? “情报分析的 5 个级别”可以成为情报机构 ( 情报人员) 与情报用户之间沟通的一个有用的参考框架。
4 结束语: “情报分析 5 个级别”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情报分 析的5 个级别,可以简要地概括成如表 2所示。
“情报分析 5 个级别”没有贵贱之分。理想状态下,如果情报机构把 1 ~ 4 级 ( 尤其 1 ~ 3 级) 情报分析都做好了并让干系人都分享了这些情报分析产品,如果情报用户也信任情报机构的 1 ~ 4 级分析产品并且平时也及时吸收了这些产品里的情报,那么,情报用户足可以自行决策。情报人员不必追求 “决策代理”,不必以 “决策代理”为己任。
作者简介:杜元清,女,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研究员
普及情报思维 传播情报文化
长 按 关 注
【投稿邮箱】
本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情报分析师):情报分析的 5 个级别及其应用意义
- 左青龙
- 微信扫一扫
-
- 右白虎
- 微信扫一扫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