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谈 C++的 #include <iostream>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常见的 C++文件。
#include <iostream>
int main()
{
std::cout << "Welcome to learn C++" << std::endl;
std::cin.get();
}
这条简单的语句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
符号 #
-
预处理指令 include
-
文件名 iostream
-
尖括号 <>
1. 符号#
在C++中,以 # 开头的被称为预处理(器)指令。或者说,所有的预处理(器)指令都是以 # 开头的。
需要注意的是:
-
只有空格可以出现在预处理(器)指令之前;
-
预处理(器)指令不是 C++的语句,所以不用以分号(;)结尾;
2. 预处理指令include
在真正讲解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预处理(器)指令。我们知道C++是C语言的超集,预处理其实就是C++从C语言里继承而来的一个功能。
预处理(器)指令:指示编译器在实际编译之前所需完成的预处理。
include是最为常见的预处理指令,主要是作为文件的引用(通俗来讲,include 它需要找到一个文件,然后将该文件的所有内容拷贝到现在的程序内)。为了便于大家理解,这里做一个Demo演示一下。
3. 文件名 iostream
了解C编程语言的同学都知道扩展名,但是这个文件为什么没有呢?惊不惊喜,意不意外,以前咋就没注意呢?
3.1 iostream为什么没有扩展名呢?
先说结论:乌龟的屁股————规定。C++标准委员会那帮老头这么干主要是:
为了将 C++标准库和 C标准库进行区分。仅此而已。
3.2 iostream的作用
我们都知道它是标准输入/输出流。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利刃信安攻防实验室):【编程学习】笑谈 C++的 #include <iostream>
免责声明:文章中涉及的程序(方法)可能带有攻击性,仅供安全研究与教学之用,读者将其信息做其他用途,由读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如有问题可邮件联系(建议使用企业邮箱或有效邮箱,避免邮件被拦截,联系方式见首页),望知悉。
- 左青龙
- 微信扫一扫
-
- 右白虎
- 微信扫一扫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