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数据库审计系统
-
在发生数据库安全事件(例如数据篡改、泄露)后,为事件的追责定责提供依据。 -
针对数据库操作的风险行为进行时时告警,帮助管理人员对用户的行为一目了然,真正做到数据库操作行为可监控,违规操作可追溯。
二、为什么需要数据库审计系统
-
数据安全风险增加:随着企业业务数据量的不断增长和数据存储的集中化,数据库成为企业的核心资产之一。然而,数据库面临着各种安全威胁,如SQL注入、权限滥用、数据泄露等。为了保障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企业需要采取有效的审计措施来监控和记录数据库的操作行为。 -
法规政策要求:随着数据保护法规的日益严格,如GDPR(通用数据保护条例)等,企业需要确保数据库操作符合法规要求,并能够提供合规的审计日志。数据库审计系统能够帮助企业满足这些法规要求,提供合规的审计证据。 -
业务需求推动:企业为了保障业务连续性和数据安全,需要对数据库操作进行严格的控制和审计。例如,企业需要监控敏感数据的访问和操作,确保只有授权的用户能够执行特定的操作。数据库审计系统能够提供细粒度的审计和监控功能,满足企业的业务需求。 -
技术发展推动:随着数据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如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数据库审计系统也需要不断升级和完善,以适应新的技术环境和安全挑战。 基于数据安全风险增加、法规政策要求、业务需求推动和技术发展推动等因素。企业需要采用有效的数据库审计系统来监控和记录数据库操作行为,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合规性,同时满足业务需求和技术发展要求。
三、数据库审计系统的主要功能
1、实时监控与访问审计
数据库审计系统可实时监控防护数据库系统,防止运维人员、黑客、内部人员的危险操作。当用户访问数据库时,数据库审计系统能够根据内置或者自定义的风险告警规则,进行行为特征及审计规则匹配,任何对数据库的攻击或触发审计规则的操作都会被审计系统记录并实时告警。
2、审计记录检索
数据库审计系统通过各种条件组合的方式进行查询,能够快速精确地定位到某条审计记录。这些组合条件包括操作语句、MAC地址、客户端IP、数据库信息、时间、返回结果等内容。
3、丰富的安全审计报表
数据库审计系统具备功能强大的报表功能,根据审计检索的条件可以导出合规报表和自定义安全报表。
4、安全事件回放
允许安全管理员提取历史数据,对过去某一时段的事件进行回放,真实展现当时的完整数据库操作过程,便于分析和追溯系统安全问题。
5、风险触发实时告警
一旦出现违反数据库安全审计规则的操作,数据库审计系统通常可以配置多种告警方式,包括通过手机短信、邮件、SYSLOG、SNMP等发送到对应运维或者管理人员手中。
四、数据库审计系统的原理
具体来说,数据库审计系统通过获取访问数据库的报文,对报文进行深度解析,提取出针对数据库的操作信息,如访问数据库的IP、账号、时间、操作类型、操作对象以及返回结果等。然后,系统根据预设的审计策略,对这些操作信息进行风险识别,判断是否存在违规操作或安全威胁。如果存在违规行为,系统会实时发出告警,并记录相关审计日志,以便后续分析和追溯。
此外,数据库审计系统还可以根据需要对审计记录进行检索和分析,提供丰富的查询条件和统计分析功能,帮助管理员快速定位问题和追根溯源。同时,系统还可以生成合规报告,帮助用户满足相关的法规要求。
综上所述,数据库审计系统的原理主要是通过采集、解析和审计数据库访问流量,识别违规操作和安全威胁,提供实时告警和审计记录查询功能,确保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五、数据库审计系统的部署方式
数据库审计系统采用旁路部署时,硬件设备与交换机直连,通过交换机把数据库的访问流量镜像到某个端口,流量直接发送到数据库审计系统的网卡驱动,审计系统需要对流量进行捕获并解析处理。
2、软件部署(软件形式虚拟化部署)
通过插件引流的模式在目标数据库安装agent,解决云环境、虚拟化环境内部流量无法镜像的问题,这种场景下数据库审计系统依旧可以获取网卡的流量,保证正常审计。
3、分布式部署
分布式部署分为中心节点和子节点,审计中心统一负责数据库审计日志数据的存储和分析,审计子节点作为探针负责数据库操作日志的采集、解析和审计,一个审计中心可管理多个审计子节点。另一种模式是单独一个审计管理平台,其他子节点都是正常的审计设备,一个平台实现运维管理和运行监控,适用大型企业单位的分布式部署场景。
六、数据库审计系统如何确保数据安全性
-
实时监控与审计:数据库审计系统能够实时监控数据库的所有操作行为,包括访问、修改、删除等。这种实时监控可以确保对数据库的所有活动都有详细的记录,从而能够及时发现并应对任何潜在的安全威胁。 -
违规操作检测与告警:系统能够智能地分析并识别出违规操作,如非法越权访问、数据篡改等,并实时发出告警。这有助于管理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防止数据泄露或损坏。 -
审计策略管理:系统支持灵活的审计策略设定,可以根据需要对登录用户、数据库表名、字段名及关键字等内容进行多种条件组合的规则设定。这种策略管理可以帮助管理员精确地控制哪些操作需要被审计,从而提高审计效率。 -
审计记录检索与分析:系统提供丰富的审计查询条件和细致的统计分析条件,支持以地址、性能消耗、语句数量等多种条件在海量数据中快速检索审计记录。这有助于管理员快速定位问题,找出潜在的安全风险。 -
合规报告与事故追根溯源:通过对用户访问数据库行为的记录、分析和汇报,系统可以帮助用户生成合规报告,以及在发生数据安全事故时进行追根溯源,明确责任。这有助于组织满足合规性要求,同时也有助于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
风险预警与日志管理:系统提供24小时实时监控,支持syslog、snmp、邮件、网管联动、短信猫、录像等多种方式对危险行为实时告警。此外,系统还具备强大的日志查询与报表管理功能,保证查询结果的可视化展示。这些功能可以帮助管理员及时发现并应对潜在的安全风险。
七、数据库审计和日志审计系统的区别和联系
-
区别:
-
审计对象不同:数据库审计系统主要关注数据库层面的安全审计,监控和记录对数据库的操作行为,包括数据的访问、修改、删除等。而日志审计系统则更广泛地关注企业IT系统中的各种设备、应用和系统产生的日志,包括安全设备、网络设备、服务器、应用系统等。 -
审计重点不同:数据库审计系统侧重于对数据库操作行为的合规性、风险性进行审计,帮助用户事后生成合规报告、事故追根溯源。而日志审计系统则更注重对整个IT系统的活动进行审计,包括系统的运行状态、安全事件、用户行为等。 -
审计范围不同:数据库审计系统主要关注数据库系统的安全,包括数据库对象的创建、修改和删除,用户的登录和退出,数据库的访问等。而日志审计系统则通常关注整个系统的活动,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等的活动,以及网络流量等。
-
联系:
-
相辅相成:数据库审计系统和日志审计系统在企业IT安全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企业IT安全审计的完整体系。数据库审计系统可以为日志审计系统提供更为细粒度的审计数据,而日志审计系统则可以为数据库审计系统提供更为全面的系统活动信息。
-
相互支持:在实际应用中,数据库审计系统和日志审计系统可以相互支持和配合,共同提高企业的IT安全水平。例如,当数据库审计系统检测到异常操作时,可以触发日志审计系统对相关日志进行深入分析,以便及时发现和应对安全事件。
数据库审计和日志审计系统在审计对象、审计重点和审计范围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但它们在企业IT安全中又相互支持、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企业IT安全审计的完整体系。
作者博客:http://xiejava.ishareread.com/
“fullbug”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一起学习成长!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fullbug):数据安全之认识数据库审计系统
免责声明:文章中涉及的程序(方法)可能带有攻击性,仅供安全研究与教学之用,读者将其信息做其他用途,由读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如有问题可邮件联系(建议使用企业邮箱或有效邮箱,避免邮件被拦截,联系方式见首页),望知悉。
- 左青龙
- 微信扫一扫
-
- 右白虎
- 微信扫一扫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