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D命令是一种命令提示符,CMD是command的缩写,即命令提示符(CMD),位于C:WindowsSystem32的目录下,是在OS/2,Win为基础的操作系统(包括Windows 2000和XP中,Vista中,和Server 2003)下的“MS-DOS 方式”。
以上就是百科的定义,可能不太“性感”,看这个定义估计会劝退好多人。好像说了,但是好像啥都没说。
因为我也不是专门做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的,所以也没法很好地定义这个东西。很多不太懂技术的人,可能对“黑客”这个词充满了好奇感,他们最常用的就是命令行工具。
打开CMD
命令行更多是一个概念,而CMD.exe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软件。所有Windows系统都自带这个软件,打开软件的方式也非常简单。
打开方式1:点击Windows徽标,输入cmd,点击命令提示符。
打开方式2:通过快捷键Win+R打开运行窗口,然后输cmd,按回车。
不管用哪一种方式,最终都会跳出一个黑色的窗口。可以在光标闪烁处输入命令(一些英文字母或者单词)。
> 前面的内容指的是,当前工作目录在C盘,用户目录下。
CD命令
CMD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可能就是CD命令,CD全称是 Change Directory,作用是 “改变当前的工作目录”。使用CD命令和使用文件管理器打开某个文件有点像。
我们说cd到A文件夹,就类似打开这个文件夹。只有到了这个文件,才可以对里面的软件进行操作。
例:假如我们需要进入D盘中AAAA文件夹
首选,通过盘符加冒号切换磁盘
D:
然后进入指定的文件夹
cd AAAA
CD是命令,命令后面加一个空格,然后输入文件夹的名字AAAA,最后按回车。
回车之后会显示:
D:AAAA>
“D:AAAA” 表示我们当前所在的位置。
我们也可以一次性进入某个文件的子文件夹的子文件夹。比如:
cd D:stable-diffusion-webuimodelsCodeformer
“D:”表示盘符。这种以盘符加斜杠开开头的路径,叫绝对路径。
“” 表示文件夹的级别。
如果要返回上一级,可以输入:
cd ..
cd后面加一个空格,然后两个点,按回车。这样就能进入上一级了。
通过CMD管理环境变量。
环境变量(environment variables)一般是指在操作系统中用来指定操作系统运行环境的一些参数,如:临时文件夹位置,系统文件夹位置,应用软件位置等。
大部分时候,我们使用CMD命令行工具就是为了运行某个脚本或者源代码或者软件(后面统称软件吧),只要这个软件在环境变量中,我们就可以直接通过软件的名字来运行。
比如之前,我们安装Python的时候,就有一个选项,将安装好的Python添加到环境变量里面。那么你如何知道某个软件是否在环境变量里呢?如果不在又
怎么设置呢?
我们可以通过 set path查看环境变量,设置临时环境变量。
查看环境变量Path的值:
C:Userstony>set path
Path=C:Program FilesPython36Scripts;C:Program FilesPython36;C:Program FilesNVIDIA GPU Computing ToolkitCUDAv11.1bin;C:Program FilesNVIDIA GPU Computing ToolkitCUDAv11.1libnvvp;E:VMwareVMware Workstationbin;....;
设置并查看环境变量AAAA:
C:Userstony>set AAAA=123
C:Userstony>set AAAA
AAAA=123
通过CMD运行软件。
CD命令和SET命令的使用,最终都是为了运行软件。
当设置好环境变量,进入到指定目录之后我们就可以运行软件了。
比如:
python
这个命令可以调用python,执行之后,直接就可以编写python代码。
pip install numpy
这个命令可以安装Python依赖包Numpy。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dream80/DeepFaceLab_Colab
这个命令可以从github上克隆源代码。
CMD命令还有很多,比如:
dir
md aaa
rd aaa
del 1.txt
netstat
echo hello >c:1.txt
ping
calc
ver
chkdsk D:
regedit
explorer
tasklist
ipconfig
getmac
shutdown -s -t 60
wmic cpu get name
wmic DISKDRIVE get Caption,size,InterfaceType
......
其他就不展开了讲了。
------------------------------------------------------------------------
PIP镜像源设置
再说一说PIP镜像源设置的问题。几乎每一个使用Python的人都会遇到的问题。
阅读本文需要先学会如何安装Python以及PIP安装依赖包等相关知识。
当然如何使用CMD命令提示符也是必备知识。
为什么要设置镜像源?
由于大量的依赖包都来自于国外,加上国内特殊的网络环境,导致下载速度特别“龟速”,甚至无法下载。
尤其是下载torch,tensorflow,cuda这些大包的时候,整个过程生不如死!
这也间接导致了很多人放弃安装,很多人不知所措。
如何设置镜像源?
镜像源的设置可以分为临时和永久两种方式。
方式1:临时生效
正常情况下,我们安装Python依赖包使用如下命令:
pip3 install numpy
pip3是Python的包管理组件,install代表安装,numpy代表包名。这一行命令的意思就是安装一个叫numpy的依赖包。
使用临时镜像源的命令如下:
pip3 install numpy -i https://pypi.tuna.tsinghua.edu.cn/simple
添加一个 -i 的参数,后面加一个空格,然后加一个镜像源地址。镜像源地址一般以simple结尾。
这里用的是清华源,这样执行命令后就会去清华源的服务器上下载依赖包了。
注意,这种方式只对当前安装命令有用。
好处是不影响全局。
坏处是每次要加个网址,很难记忆,比较麻烦。
方式2:永久生效
如果你确定每次安装都使用镜像源,那么就需要修改配置文件了。
修改完成之后,不带-i参数也可以直接使用镜像源。
一般我们都会采用这种方式。
下面开始操作,打开CMD命令提示符工具,依次输入下列命令。一行命令一个回车!
首先,升级pip到最新的版本 (>=10.0.0) :
python -m pip install --upgrade pip
这里可能会遇到死循环:为了设置镜像,要设置pip,设置pip要先升级,要升级先要设置镜像....
这个时候临时镜像源的方式就派上用场了:
python -m pip install -i https://pypi.tuna.tsinghua.edu.cn/simple --upgrade pip
然后,设置镜像源:
pip config set global.index-url https://pypi.tuna.tsinghua.edu.cn/simple
配置多个镜像源
如果您想配置多个镜像源平衡负载,可在已经替换 index-url 的情况下,通过以下方式继续增加源站:
pip config set global.extra-index-url "<url1> <url2>..."
请自行替换引号内的内容,源地址之间需要有空格。每一个<url>
查看和验证镜像源
最后,输入命令验证一下:
pip3 config list
如果设置成功,下面就会显示镜像源的配置信息,如果啥都没有就是没有设置。
还可以通过pip.ini文件来判断,文件路径:
APPDATA%pippip.ini
配置成功后,在上面的路径下会有pip.ini文件,文件里有镜像源的信息。
%APPDATA% 是一个变量,指向应用程序数据的默认存放位置。
复制上面的地址到文件管理器,按回车可以直接打开这个文件。
如果你想恢复默认配置,可以直接删除这个文件。
常用镜像源集合
一般情况下,我们只要使用清华源即可。但是在某些特殊时间,或者一些特殊原因,会导致这个源变得很卡,此时可以尝试其他源。
下面就列几个大厂的镜像源,以备不时之需!
豆瓣源 :
http://pypi.douban.com/simple/
腾讯源:
http://mirrors.cloud.tencent.com/pypi/simple
阿里源:
https://mirrors.aliyun.com/pypi
设置好镜像源之后,安装Python依赖包,就能快到飞起,事半功倍!
-------------------------------------------------------------------------
GIT的使用
GIT作为一个版本管理工具,其实理解起来是有一些难度的,尤其是一些高阶操作,要说清楚也要非常深厚的功力。
本文只讲入门,只讲一个命令“Git Clone”。
Git Clone可以简单地理解为高级版Ctrl+C和Ctrl+V。
有了这个命令之后,我们就可以去github获取其他开源平台上拉项目了。
完整的命令如下:
git clone https://gitee.com/dream80/test.git
或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dream80/test.git
上面一行是去gitee上面克隆(下载)一个叫test的项目。
下面一行是去github上克隆(下载)一个叫test的项目。
由于国内网络环境的问题,默认情况下克隆github难度比较大。练手的时候可以用上面的gitee项目。
首次执行命令,会弹出登录框,截图如下:
这里只要输入gitee.com的账号密码就可以了。如果还没有注册,就先打开网页注册一下。
账号密码输入成功后,就会开始克隆项目了,过程如上图。等显示100% done的时候,就证明已经完成了。
成功之后会在当前工作目录下生成一个叫test的文件夹,文件夹里面就是我们克隆的源文件。
有些开源项目更新比较快,你可以通过更新命令快速获取最新版本。
更新命令:
cd C:Userstonytest
git pull
执行这个命令前,一定要先进入这个项目文件夹。回车之后,git会详细显示有多少文件发生了变化,并用新的内容覆盖旧的内容。
如果你实在学不会的话。可以点击开源项目的code下面的Download ZIP 直接下载压缩包。
这种方式简单粗暴,而且不受网络影响。
git相关的内容就写到这里了,clone命令很简单,如果去github上克隆项目,最大的问题可能就是“网路问题” 。不过这也不是大问题,总有办法解决!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小明今天拿站了吗):一文搞懂CMD用法+Python Pip+Git使用方法(AI创作者必会)
- 左青龙
- 微信扫一扫
-
- 右白虎
- 微信扫一扫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