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言规
///////////////
数据合规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很多问题都难以通过公开渠道检索到答案。此时,实务人士间的思想碰撞、交流就显得尤为珍贵。
• CONTENT •
「房地产数据合规」
● 调用大模型对客要备案吗
-问:关于受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的公告,上海终于也有咨询电话了,但他这里也没说集成方要不要备案呀。
-答1:集成方纯调用不用做,前提是集成方用的那个大模型是备案过了的而且不能微调。
-答2:湖北、内蒙网信办的公告明确说了,不用AIGC备案,但上线前需要省网信办同意。
对于通过API接口或其他方式直接调用已备案大模型能力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或功能,在满足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经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同意并发放上线编号后,可直接上线提供服务,后期运行过程中如出现违规行为,将视情通知开展备案。 公众号:网信湖北
对于通过API接口或者其他方式直接调用已备案大模型能力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或功能,在满足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经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同意后,可不用备案直接上线提供服务,后期运行过程中如出现违规行为,将视情通知开展备案。 公众号:网信内蒙古
总结:鉴于两地网信办均有类似表述,可以推测应该在更高层面已达成统一共识,只是其他地区暂未公开。口径如下:调用已备案大模型能力提供AIGC备案服务的,经省级网信部门同意后(部分地区会发放编号),无需进行AIGC备案,可直接上线提供服务。
● 房地产数据合规
-问:现在房地产行业数据合规卷吗?
-答1:卷啊,场景还挺多的其实各种住宅、销售、商场运营。
总结:房地产这个与民生息息相关的行业数据合规肯定很重要,不过房地产企业是否经得起揉搓也是个问题。
● 人脸识别取纸的告知同意
-问:感觉这个还挺不合规的,收集人脸信息,30分钟内不得再取。不过好在没有上云,只是在本地,因为另一台机器还能取。
-答1:没做告知,没做单独同意,也大概率没做PIA,还缺乏必要性,很不合规,但确实也有需求,详见:旅途人脸识别使用观察。
-追问:碰到个做了一点告知的,但不存人脸信息,怎么能防止我二次拿纸呢?
-答2:只说明定时删除,颗粒度够吗,多久删也没说清楚啊。
-答3:右边那边勉强算说明了一下必要性?节约用纸。。
-答4:不是缓存(缓存一般存储在内存中),而是存储在机器的存储卡中。不是存的人脸原图,存的是人脸信息特征值。刚扫脸取过纸,提取并记录了你的人脸特征值,过几分钟你又来扫脸取纸,就再提取一次特征值跟已存储的一堆特征值进行比对,如果有匹配的,机器就会认为你已经扫脸取过纸,这次就不给纸了或这次得加钱了(反薅羊毛)。
即便如此,该设备中没来得及及时删除的一堆人脸特征值仍有非法获取、滥用等风险。人脸特征值不等同于哈希值(摘要信息),仍存在关联(定位)到自然人的可能,仍属于个人信息。虽然刷脸验证取纸很方便,但为了这种方便而采用人脸验证这种较高风险的措施,不符合洋人说的“比例原则”。
-答5:不需要特征值,取一段就行,就像一般餐厅只校对你手机号后四位
-答6:如厕取纸这样的便利措施,再怎么要紧再怎么利益重大,也不会比人脸生物特征要紧吧?
-答7:最好的方案是不要用人脸识别,就取两张纸上个厕所,动不动就用人脸信息,虽然是特征值 但显然是弊大于利。类似的机器之前东莞上线过,被要求下线了:网友炸锅!东莞星级公厕“刷脸取厕纸”引热议!最新回应来了!
-答8:我网上搜不同人的正面肖像,展示给它,是不是可以一直取?
-答9:看了这个我觉得悲哀的是另一个问题,这个设置的初衷是先假设民众会浪费厕纸,然后设计了这个限制浪费的扫脸装置……什么叫这个出纸量足够成年人正常用量?如果谁拉肚子了,就不能拿纸了?
-答10:要看他采用的具体技术了,最基础的是静态的2D面部识别,再高级一点的是3D面部识别,再高级一点的是活体检测。如果只要是个人脸就能通过(2D),那就可以这么做。如果是3D或者活体检测,那光给一张静态照片可能就不行了。小学生用照片破解丰巢刷脸? 3D面部识别的背后。不过话说回来,就为了取一张厕纸,采用3D人脸识别甚至活体检测,这也太夸张了,要平衡一下成本和风险。
总结:不合规,但有一定的合理性,数据合规落地不容易呀。
• END •
关注小号防失联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数据何规):煮酒言规 | 第119期 | 调用大模型对客要备案吗
- 左青龙
- 微信扫一扫
-
- 右白虎
- 微信扫一扫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