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远程锁车“
近日,有网友发文称,大半夜理想汽车把车主账号锁了不让车主开车,手机APP失去远程控制车辆的权限,原因竟然是车主的主账号授权给了车主父亲手机一个亲情账号,父亲因短时间内同时关注多个账号触发风控导致车主父亲的亲情账号直接被Ban。据该网友自述,账号被锁后,理想远程禁止了我操作自己的车,没有实体钥匙的情况下车已经开不了了。该车主称,理想北京官方来电就只说账号在app里社区短时间关注了十几个人,然后就被社区管理员锁了,我问他为什么影响我用车,支支吾吾无法回答。没有任何歉意。车主表示,车子是全款车,没有发布过任何不当言论。
此外据车主最新爆料,理想客服方面回应称,理想汽车APP会监测社区用户的一些异常行为(例如短时间内关注多个车友账号),为了保护车主隐私及账号安全,系统会判断可能存在风险行为,会临时暂停登录APP账号,但主车控账号是不会被暂停。但该车主同时质疑称,一个社区账号被办都可以办掉车子的操控权,这是个很危险的信号。
6月10日有博主发帖称,理想APP后台触发了“非车主账号短时间关注10人以上会被识别为风险账号”,这个原本是为了防止之前社区有一些“广告营销号”大量关注以及打扰车主,结果没有将车主授权的亲情账号放进白名单,导致系统“误伤”了车主父亲,经确认理想汽车方面已经修复了这个问题。
该事件引发广大网友评论(还请广大网友理性看待)
此外,22年的广汽埃安AION S“无故锁车”和理想L9被“远程锁车”与此类似,显示出这并非个案,而是智能汽车行业在快速发展中可能普遍面临的问题。这些事件引发了对智能汽车网络安全措施适当性的质疑:如何在保护车辆网络与数据安全的同时,确保用户的正常使用权益不受侵犯?
风险控制与用户权益
随着智能汽车的兴起,车企们纷纷向智能化转型,远程控制车辆不再是科幻小说里的场景。但这种便利的背后,却让不少车主开始犯嘀咕:我花大价钱买的车,到头来,我还能说了算吗?
智能汽车带来了很多便利,比如远程启动、自动导航等。但同时,远程控制也意味着车企有能力在千里之外对车辆进行操作。这让一些车主感到不安,担心自己的车会不会哪天突然就被车企给“遥控”了。
就拿理想汽车来说,最近因为风控系统误判,远程锁了车主的车,引发了不小的争议。虽然理想汽车回应说,没有用户授权,他们不会远程锁车,但这个回应似乎并没有完全消除车主们的疑虑。
车主们担心的不是没有道理。随着汽车越来越智能化,车企似乎也越来越容易从车主手中“夺权”。这种担忧,实际上是对个人财产控制权的一种自我保护。根据专业法律人士分析,在不告知车主的情况下对车辆进行控制操作,已经是车企侵犯个人财产的证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消费者在支付全款后,就拥有了购买的商品的所有权,包括新能源汽车。如果厂家或销售商在未经您同意的情况下进行远程锁车或是对于车辆参数配置进行修改,这是违反了物权法,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车企在智能化的道路上,不能只看重技术的进步,更要考虑用户的感受和权益。风险控制系统的建立,应该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用户,保护用户的安全,而不是让用户感到被束缚。
车企需要更加透明地向用户解释风险控制的原理和操作方式,让用户明白这些措施是如何保护他们的,数据如何被收集、使用和保护,以及在何种情况下可能会采取风控措施。
技术是解决智能汽车网络安全问题的关键。当前,加密技术、多因素认证、入侵检测系统等都是有效的网络安全防护措施。未来,随着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我们有望看到更多创新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它们将提供更高级别的安全保护;同时也要考虑减少对用户正常使用的影响,在保护网络安全和维护用户权益之间寻找平衡,给科技以温度,赋安全以人心。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安全脉脉):理想“远程锁车”事件:从风控到用户信任的网络安全之路
- 左青龙
- 微信扫一扫
-
- 右白虎
- 微信扫一扫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