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网络安全正在经历从被动防御到主动防御的重要发展,即不满足于事后被动地响应,而是在事前进行主动预防、发现和阻断潜在的威胁,而采用威胁情报协同攻击面收敛方面至关重要。通过组织精准的情报数据,安全人员可以更有效地识别并关闭潜在的风险,降低被攻击的可能性。
身处数字时代,企业信息系统的日益复杂化,已让攻击面管理成为网络安全的基石。在传统防御措施难以跟上攻击者步伐的情况下,威胁情报为攻击面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情报协同,精准识别。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威胁情报优化攻击面管理,从而提高整体的安全防护能力。
威胁情报在攻击面管理中的应用
威胁情报在攻击面管理中的应用是一个多层面、跨学科的领域,它涉及到收集、分析和应用关于潜在威胁的数据和信息,旨在帮助企业有效应对潜在的网络威胁,以提高企业对网络攻击的防御能力。以下是威胁情报在攻击面管理中的应用概述:
-
实时监测外部威胁:以情报协同,持续监控外部威胁源,如黑客论坛、暗网、威胁情报平台等,获取有关潜在攻击的早期预警信息,并帮助组织了解其攻击面的全貌,包括所有公开的和隐藏的资产。如:一个金融机构通过威胁情报平台监控到,有黑客在暗网讨论并交易其内部系统的访问凭证。该机构可以迅速采取行动,发现是由于某个未公开的测试服务器在互联网上是可访问的,于是关闭服务器的外部访问或加固其安全性,并更改相关系统的凭证和强化访问控制。
-
情报驱动的漏洞管理:通过威胁情报,可以识别当前正在活跃的威胁、攻击者的策略、技术和程序(TTPs)。这些信息可以帮助组织识别其攻击面中最可能被利用的部分,并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如:国内某企业通过威胁情报得知,实战攻防期间存在大量利用某特定漏洞(如CVE-XXXX-XXXX)的攻击活动。安全运营人员可以迅速扫描网络中是否存在该漏洞,优先修复或隔离受影响的系统,从而减少攻击面。
-
企业针对性攻击模拟:基于情报与组织资产关联,帮助企业了解哪些资产最有可能成为攻击目标,以及哪些漏洞被利用的可能性最高。通过当前最流行的手法,来模拟黑客入侵的路径和技巧,从而检验和强化自身的防御体系。如,但情报显示某一特定端口被频繁扫描,企业优先加固该端口的防护措施,确认存在可被利用的漏洞,同时根据攻击模拟,发现边界WAF针对该漏洞利用路径存无法拦截,从而针对性调整策略,实现安全策略调优。
-
企业跨分支情报协同:针对“集团总部-省级分支-地市机构”的组织架构,通过与其他组织或行业联盟构建共享情报中心,创建一个更广泛的防御网络。例如,如果一个分支安全人员发现了新型恶意软件样本,他可以迅速将情报分享上传到情报库中,给其使所有组织都能够及时了解最新的攻击手法和防御措施,提高整体的安全防护水平。
如何有效利用威胁情报优化攻击面管理
有效利用威胁情报来优化攻击面管理,首先需要构建一个全面且实时的威胁情报收集与分析体系。这个体系能够不断捕获和整合来自各种渠道的威胁信息,包括安全公告、漏洞报告、黑客论坛讨论等,确保组织对最新威胁有清晰的认识。
接下来,通过深入分析这些威胁情报,组织可以识别出针对其特定业务环境和资产的潜在攻击面。这些攻击面可能包括未修补的漏洞、暴露的服务端口、不安全的配置等,它们都是攻击者可能利用的入口点。
在明确了攻击面之后,组织就可以根据威胁情报的指引,制定针对性的防护策略。这可能包括优先修补高危漏洞、关闭不必要的服务端口、加强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等。通过这些措施,组织可以显著减少其攻击面,降低被攻击的风险。
此外,威胁情报还可以帮助组织及时发现并应对潜在的威胁活动。当组织发现与威胁情报中描述的攻击模式相匹配的行为时,可以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阻断攻击行为,减少损失。
综上所述,有效利用威胁情报是优化攻击面管理的关键。通过构建威胁情报收集与分析体系,识别潜在攻击面,制定针对性防护策略,并及时发现和应对威胁活动,组织可以显著提升其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结论
威胁情报为攻击面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工具。通过主动收集和分析威胁信息,企业可以更加专业和前瞻性地管理其网络攻击面。在网络安全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威胁情报已成为优化攻击面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有效利用威胁情报,企业可以实时洞察威胁动态、精准定位关键风险点、强化供应链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从而提升网络安全防御能力,保护企业的数字资产免受网络威胁的侵害。作为网络安全专家,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和探索威胁情报在攻击面管理中的应用和实践,为企业网络安全保驾护航。
往期回顾
资质荣誉
核心客户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华云安):如何利用威胁情报优化攻击面管理
- 左青龙
- 微信扫一扫
-
- 右白虎
- 微信扫一扫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