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翻了翻道德经,看到这句:“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忽然想到科技创新求的是简单还是复杂?所谓大道至简,衍化至繁,想了想有的下文。
目前国内人工智能受困于芯片的计算能力抵不过国外的,被卡了脖子,现在想想,好像也不是脖子,这玩意的脖子应该是电力能源问题,中国地大物博,海能、风能、太阳能这都是大自然提供的,也是大力在发展的,反观美国在ai上已经面临到了电力能源的瓶颈。国产的光刻机宣称也在冲刺5nm技术,追逐高精度固然重要,但伴生的漏电、短路造成的功耗和散热问题也很重要,先不管多少纳米,假设制造工艺与能源都有了,如果目的只是考虑大型计算,非那种移动类装置,那就没有必要做成显卡那种芯片的规格吧,最终性能都是经过binning后确定的,该屏蔽的屏蔽,该关闭的关闭,分开不分开也没多少区别,规格越小要求散热器的精度越高,规格大了反而简单,甚至可以考虑液冷、液氮这种技术,散热装置的构建甚至都可以用上电气焊因地制宜的定制,极端散热环境下,最起码对于主频的提升不会捉襟见肘了,笔者家里还珍藏着一块别人用2B铅笔划过线的毒龙600,死于风扇😅。定制化的优势就是不用考虑通用,恰恰国家做的事情也不必考虑民生上的通用,中国比西方国家的最大优势就是国家说了算而不是资本说了算,异想天开一下,如果打造出一个铜银电子巨兽,如果电力够用,能力可以无限迭代扩容,对外部就有了不同维度的谈资,被限制的商务问题还不好解决吗?昨天在公众号里笔者把名家流派总结为了“卸势钻空,大巧不工”,名家以钻空子擅长,但面对强大的势,是没空子可钻的,卸掉了势又是另一番风景,故大的取巧是不用考虑工整的,当然取巧的方法解燃眉之急尚可,治本问题还是得从根上解决,但可以在时间轴上做缓冲。这类流派虽然笔者不喜欢,不过历史九流之中占一席位自有其道理。这篇杂文夸夸其谈,标题写的就是异想天开,觉得有问题的请手下留情,大晚上手机打字也挺累。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锐眼安全实验室):异想天开|科技创新追风和遁地也有两种选择
- 左青龙
- 微信扫一扫
-
- 右白虎
- 微信扫一扫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