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启全:网络空间地理学的理论、技术与实战

admin 2024年10月9日09:16:42评论51 views字数 2596阅读8分39秒阅读模式

郭启全:网络空间地理学的理论、技术与实战

    9月21日,一场聚焦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的网络安全行业盛会——2024年度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论坛,在北京圆满落下帷幕,取得圆满成功。本次论坛设一个主论坛和四个分论坛,在分论坛三“网络空间地理学的理论、技术与实战论坛”的会上,公安部十一局原副局长、一级巡视员、总工程师郭启全,发表了《网络空间地理学的理论、技术与实战》的主题演讲。

郭启全:网络空间地理学的理论、技术与实战
公安部十一局原副局长、一级巡视员、总工程师 郭启全
此次演讲深入探讨了网络空间地理学的理论基础、技术体系及其在网络安全实战中的应用,为构建国家网络空间安全综合防御体系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技术指导。郭启全首先介绍了科技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网络空间地理图谱构建与智能认知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圆满完成。该项目不仅获得了专家的高度评价,更在“理论支撑技术、技术支撑实战”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全国城市和重要行业的网络安全综合防控体系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一、网络空间地理学的兴起与意义

    郭启全指出,网络空间地理学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将地理学、网络空间安全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技术理论等学科有机融合,旨在深入研究网络空间与地理空间的内在关系、作用机制及规律特点。这一学科的兴起,不仅是对传统地理学理论的拓展,更是对网络空间安全研究的重大创新。

    借用我国成熟的地理学理论、方法论和成果,网络空间地理学深入分析网络空间的要素构成、相互关系和表达方法,研究网络空间测绘、智能认知、可视化表达、图谱构建、时空模拟等技术,以及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的映射关系。这不仅为科技工作者提供了研究网络空间安全的新方法、新思路和新途径,更有助于看清搞清网络空间,提升对网络空间的智能认知能力和水平,从而更好地把握网络空间的规律和特点,聚焦于网络空间安全。

    二、研究网络空间地理学的主要目的

    郭启全详细阐述了研究网络空间地理学的五大主要目的:

    目的一:突破核心技术

    在网络空间地理学理论的指导下,突破一批如网络空间图谱要素生成技术、地理环境要素获取与处理技术、网络空间资产测绘技术、智能认知技术、可视化表达技术、图谱构建技术等核心技术,为网络安全实战需要提供技术支撑。

    目的二:建设综合防御体系

    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建设网络安全综合防御体系指挥作战平台,实现网络安全核心业务全要素上图,构建网络空间安全图谱,实施“挂图作战”。

    目的三:支撑公安机关实战

    为公安机关开展网络违法犯罪侦查打击、网络安全安全监管、通报预警、应急指挥等提供技术支撑。

    目的四:提升重要行业防护能力

    支持重要行业建设网络安全管理系统、技术防护体系、运营体系及保障体系等,提升技术对抗能力和综合防护能力。

    目的五:缩短技术差距

    努力缩短与发达国家在网络安全技术方面的差距,提升国家网络安全整体实战能力。

    三、网络空间与地理空间的内在关系

    郭启全强调,网络空间与地理空间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地理空间是网络空间的物质载体,而网络空间则是地理空间在时空上的延续和拓展。两者交织融合发展,共同支撑着人类的生产生活。这种“人-地-网”的新型纽带关系,已经充分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

    四、网络空间地理学的基础理论

    网络空间地理学的基础理论包括网络空间地理图谱理论,网络空间图谱要素分类、代码与图形符号以及网络空间智能认知方法体系三大部分。其中,网络空间地理图谱理论将地理学的“人-地”关系拓展到“人-地-网”关系,形成了网络空间地理学的理论基础。而网络空间图谱要素分类、代码与图形符号的设计,则为构建网络空间图谱提供了重要支撑。网络空间智能认知方法体系则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了对网络空间环境的智能认知。

    五、网络空间地理学技术体系

    郭启全详细介绍了网络空间地理学技术体系的七大关键技术:

    关键技术一:地理空间网络空间资产测绘技术

    通过探测、数据挖掘等手段,获取地理空间和网络空间的数据,并以图形形式呈现。

    关键技术二:地理环境要素获取与处理技术

    利用传感器设备感知地理空间实体的特征和变化规律,借助先进技术呈现网络空间要素所处的物理环境。

    关键技术三:网络空间图谱要素生成技术

    通过多种技术手段感知网络空间中的要素、行为和关系,采集和融合海量多源异构数据。

    关键技术四:网络空间地理图谱构建技术

    以地图为载体,挖掘网络空间关系,实现网络空间要素/关系的可视化。

    关键技术五:网络空间可视化表达技术

    构建网络空间可视化表达的语言、模型、方法体系,绘制网络空间地图。

    关键技术六:网络空间行为智能认知技术

    在网络空间、现实空间的映射关系基础上,实现对网络空间行为的智能认知。

    关键技术七:网络空间及地理空间现象的时空模拟技术

    建立数学模型描述地理和网络现象的时空变化。

    六、网络空间安全图谱的构建

    郭启全指出,网络空间安全图谱的构建是网络空间地理学的重要应用之一。通过网络空间与地理空间的映射,以数字化地理空间场景为载体,以网络空间安全知识图谱为基础,形成包括地理地图、物理网络地图、逻辑网络地图等各种应用场景图形的系列地图集合。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了解网络空间的安全状况,更能够为网络安全实战提供有力的支持。

    七、网络空间地理学的广泛应用领域

    最后,郭启全强调了网络空间地理学的广泛应用领域。由于网络空间地理学研究的是地理空间、网络空间以及相互关系,其理论与技术可以应用于各行各业,为各行各业的生产活动、业务活动提供指导和支撑。特别是在网络安全“挂图作战”和国家网络空间安全综合防御体系建设方面,网络空间地理学更是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结语

网络空间地理学的兴起和发展,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研究网络空间安全的新视角和新方法,更为国家网络安全整体实战能力的提升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网络空间地理学将在更广泛的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构建安全、稳定、繁荣的网络空间贡献智慧和力量。
郭启全:网络空间地理学的理论、技术与实战
郭启全:网络空间地理学的理论、技术与实战

郭启全:网络空间地理学的理论、技术与实战

理事服务 |  会员服务  

      请联系:13810321968(微信同号)     

     商务合作 |  开白转载 | 媒体交流 | 文章投稿       

     请联系:13810321968(微信同号) 

郭启全:网络空间地理学的理论、技术与实战
郭启全:网络空间地理学的理论、技术与实战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联盟):郭启全:网络空间地理学的理论、技术与实战

免责声明:文章中涉及的程序(方法)可能带有攻击性,仅供安全研究与教学之用,读者将其信息做其他用途,由读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如有问题可邮件联系(建议使用企业邮箱或有效邮箱,避免邮件被拦截,联系方式见首页),望知悉。
  • 左青龙
  • 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右白虎
  • 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admin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4年10月9日09:16:42
  • 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CN-SEC中文网:感谢原作者辛苦付出):
                   郭启全:网络空间地理学的理论、技术与实战https://cn-sec.com/archives/3244040.html
                  免责声明:文章中涉及的程序(方法)可能带有攻击性,仅供安全研究与教学之用,读者将其信息做其他用途,由读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如有问题可邮件联系(建议使用企业邮箱或有效邮箱,避免邮件被拦截,联系方式见首页),望知悉.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