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头非法获取信息案
一封来自猎头李芸的求饶信在网络中引起广泛关注。信中,李芸透露自己因非法获取奇安信公司员工通讯录而遭遇跨省追捕,其电脑和手机被警方没收,其中包含了涉及奇安信的1000-2000条通讯录记录。她解释称,这些信息是她多年积累的结果,并非专门针对奇安信,且未曾从中非法获利。李芸在信中表达了对奇安信的歉意,并希望获得公司董事长齐向东的谅解。此外,文中还涉及了奇安信的业务状况及律师对此类案件的法律见解。
猎头行业信息获取争议
2023年3月,猎头工作室负责人李芸,通过离职销售人员获取了奇安信公司内部沟通软件界面的截图,从而得到了近五百名员工的个人信息。半年后,李芸的助理开始通过微信添加这些联系人,却不料引发了一连串的事件。2023年10月25日,奇安信员工对李芸获取信息的方式表示质疑,并警告她可能面临法律问题。李芸认为,在猎头行业中,通过关系获取联系方式是常见做法,她一直以为只要不出售这些信息就不会违法。
李芸的法律困境
在被警方逮捕的当天,李芸被采取了取保候审措施。她曾以为一年后就能摆脱麻烦,但事与愿违,案件在10月23日转交给了检察院。她的代理律师明确表示,要想检察院不予起诉,必须在10月27日前获得一份谅解书。如果检察院决定提起公诉,李芸可能面临缓刑,也有可能被判处长达三年的监禁。她忧心忡忡地说:'如果我被关进监狱,我将无法继续工作,而我的儿子将失去经济来源。'此外,李芸得知,这起案件是由奇安信公司的董事长齐向东亲自督办,他似乎有意将她作为典型案例,以此来警示他人。
奇安信业绩下滑但净利润增长,涉及案件待宣判
奇安信集团,专注于网络安全领域,拥有网络安全产品、服务及硬件等多元化业务。2024年上半年,该公司录得营业收入17.83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8.17%,而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虽为负值,却实现了6.78%的同比增长,亏损额为8.2亿元。目前,奇安信的市值维持在222.89亿元。
针对近期的法律纠纷,奇安信向《风暴眼》透露,公司是公安机关依法处理案件的受害者之一。公司指出,嫌疑人李芸的多处陈述与事实存在严重偏差。李芸在2023年被公安机关逮捕并随后获得取保候审,目前案件已进入检察机关审理阶段,具体细节将在法院宣判后公布。
个人信息保护法律解读
上海申宜禾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李海权在与《风暴眼》的对话中,详细阐释了个人信息的法律分类。他指出,个人信息被分为三类:关键的实质类信息,如行踪轨迹、通信内容、征信和财产信息;记录类信息;以及一般信息。根据《刑法》的条款,非法获取或出售50条以上的实质类个人信息,将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和罚金。若情节特别严重,刑期可延长至三年以上七年以下。对于手机号码和邮箱地址这类一般信息,非法获取或出售5000条以上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及罚金,而5万条以上则属于特别严重情节。关于李芸获得谅解书后是否会免于起诉,李海权解释说,虽然公诉案件可以考虑当事人的谅解,但这并不是必然导致案件撤销的因素。司法机关会根据受害者的谅解来适当调整处理方式。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吉祥快学网络安全吧):《求饶信》背后:女猎头猎取奇安信员工信息案
- 左青龙
- 微信扫一扫
-
- 右白虎
- 微信扫一扫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