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过滤器作用范围设置为/或/*一样么?
安全人员可能觉得不一样,毕竟从对通配符的认识来说,/代表的只是根目录,/*代表所有。
开发人员可能觉得一样,根据平常的开发经验,并未发现两者的差别。
其实呢,这两种认识都不正确,更确切地说前者说的不够正确。具体许我慢慢道来。
0x01
问题背景
回想起之前做的代码审计时,发现项目设置全局过滤器时,有的设置为/,有的设置为/*。在自己模糊印象里,在校学jsp时确实感觉两者是一样的。但作为安全人员,还是不禁好奇。于是查资料写代码实验,终于发现他们的不同。在我明白了它们的不同之后,我调查了下周边做安全和开发的朋友,结果清一色的认为它们一样。
0x02
实验测试
我们以防御XSS漏洞的demo来实验,过滤器使用上篇文章的代码。
存在XSS漏洞的jsp页面代码
web.xml中过滤器配置
由于演示动图无法上传公众号,下面截图关键效果,想看动图请移步:
http://gv7.me/articles/2019/security-raised-by-java-filter-scope-missetting/show.gif
设置范围为/*,发现过滤器可以过滤到带有payload的请求。
设置范围为/,发现过滤器无法过滤到带有payload的请求。
通过演示的结果我们知道:
-
/*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过滤所有请求
-
/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过滤所有请求,它过滤除jsp页面之外的请求
0x03
最后总结
一般项目采用MVC架构之后,基本不会有程序猿继续在jsp文件写后端处理代码。然而这个世界很奇怪,正如墨菲定律说的那样,觉得不可能的往往会发生。而我们更不能把安全寄托于人性上,所以全局安全过滤器请设置作用范围为/*。
当我们在进行代码审计发现全局过滤器的作用范围为/,则可以着重检查jsp文件中是否包含后端处理代码,毕竟其不在过滤器保护范围内。
本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回忆飘如雪):【第10周】过滤器作用范围/和/*引发的安全问题
- 左青龙
- 微信扫一扫
-
- 右白虎
- 微信扫一扫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