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魔都安全札记」
有关政府不再隐藏个人部分身份证号码引起的困惑与热议,数码发展及新闻部长杨莉明和财政部第二部长英兰妮召开记者会,说明事件源于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失误,并再次就事件道歉。
杨莉明:相关机构职员协调实施政策时出现失误
政府的计划是先在政府内部系统中,停止以身份证号码作为密码或身份验证,以及停止隐藏部分身份证号。新做法可从新推出的服务开始,并逐渐在其他服务更新时也实行。在私人领域方面,政府打算在作出任何改变前,先在明年展开公众咨询。
杨莉明说:“不幸的是,(相关机构)工作人员之间在协调如何实施政策时出现失误,导致ACRA在新推出的Bizfie中不再隐藏身份证号。
Bizfile下周将重启检讨后的个人资料搜寻(People Search)功能,但初步查询结果不再显示任何身份证号。
延伸:
问:身份识别(identification)和身份验证(authentication)有何区别?答:“身份识别”,就是让人知道你是谁。身份证号码就好比个人姓名,具备识别身份的功能,但又比姓名更加独一无二,因为同名同姓者不少,身份证号码不可能重复。“身份验证”,则是向对方证明你就是自称的身份,必须经过身份验证,才能获取各种信息、服务、权限。
但是既为识别身份的工具,个人身份证号码也和姓名一样,不属于完全机密资料,也总会有人能掌握我们的身份证号码。因此,它不适合用来进行身份验证。但是政府发现如今越来越多机构组织会要求客户以身份证号码来验证身份,一通过验证就可获取一些个人私密的资料如医疗记录、银行账目等等。其实要验证身份,不应使用身份证号码,而应该通过不容易猜测的密码、密码生成器、面部识别等其他方式来进行。
问:身份证和身份证号码有何区别?
答:身份证和身份证号码其实是两回事。一个人可以用身份证来识别自己,也可以验证我就是自称的某某人。这是因为身份证上不仅有一组编号,还有头像、指纹可查证;而且身份证不易伪造。
出示身份证以证实我就是身份证持有人,与光报出身份证号码就声称自己就是自称的身份,这两种情况是截然不同的。
问:我们应该在什么时候提供完整的身份证号码?
答:新加坡政府提醒,在识别身份时,只有需要高度精准的情况,如到医院接受治疗或获配处方、到酒店办理入住、申办手机,才需要提供完整身份证号码识别身份,如患者必须确保医生不会因为搞错身份而开错药。
般情况如商家抽奖活动、注册为商场会员,兑换礼券等等,无需要求完整身份证号码来识别身份。业者应该采用其他的替代验证方式,如索取客户的电邮地址、手机号码来识别客户身份。
新加坡身份证号码(NRIC)的规则如下:
基本结构:新加坡身份证号码由一个字母和七个数字组成,最后一位是校验码。字母代表性别和国籍,其中S表示新加坡公民,T表示永久居民或外国人。数字部分代表出生年份、月份和顺序号。
字母的含义:
S:表示新加坡公民,适用于1900年代出生的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
T:表示新加坡公民,适用于2000年代出生的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
F和G:表示外籍人士,其中F开头的号码是2000年前签发的,G开头的号码是2000年后签发的。
数字的含义:
前两位数字代表出生年份的后两位。
接下来的两位数字代表出生月份。
最后的四位数字是一个顺序号,用于区分同一天出生的人。
校验码和控制位:身份证号码的第8位是校验码,用于验证号码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第9位是控制位,用于验证号码的正确性。
身份证号码的生成和使用场景:
新加坡公民的身份证号码以S或T开头,加上7位数字,最后一位是校验码。例如,S9123456Z。
整理自《联合早报》
-THE END-
知识星球
星球里有什么?
各类监管通知,法律法规安全标准整理,各类等级保护、安全检查checklist、培训ppt模版、漏洞预警、漏洞poc,以及其他乱七八糟的的好玩的东西 定期更新:
我会坚持更新公众号和知识星球,希望能跟大家一起不断提升自我,结伴前行。可领优惠券或私我(限时免费)加入
📚 往期文章精选:
🔗:公网信息泄露监测(网盘、暗网、搜索引擎、文档平台)思路分享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魔都安全札记):新加坡将不再隐藏身份证号
- 左青龙
- 微信扫一扫
-
- 右白虎
- 微信扫一扫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