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将公众号点上星标✨,这样每次公众号更新文章,就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你的订阅号列表~
网络安全攻防领域,提权攻击一直是黑客们关注的重点。Windows系统作为广泛使用的操作系统之一,其提权攻击技术更是备受关注。简单列出Windows系统下提权的20种主要姿势、防范措施,仅供参考。
一、引言
提权攻击,即提升权限攻击,是指攻击者利用系统漏洞、配置错误等手段,将自身权限提升至更高层次,从而获得对系统的完全控制。在Windows系统下,提权攻击通常涉及对系统内核、数据库、服务、组策略等方面的利用。
二、20种主要提权姿势
1. 内核溢出漏洞提权
原理:内核溢出漏洞是指由于系统内核在处理输入数据时没有进行充分的边界检查,导致攻击者可以构造恶意的输入数据,使系统内核崩溃或执行恶意代码。
方法:攻击者通过发送精心构造的恶意数据包或利用特定的应用程序漏洞,触发系统内核的溢出漏洞,从而执行任意代码,提升权限。
防范措施:及时安装系统补丁,关闭不必要的服务,限制对系统内核的访问权限。
2. 数据库提权
原理:数据库提权是指攻击者利用数据库系统的漏洞或配置错误,获得对数据库服务器的控制权,进而提升系统权限。
方法:攻击者可以通过SQL注入、数据库弱密码、数据库备份文件泄露等手段,获得对数据库的访问权限,然后利用数据库系统的内置功能或外部工具,执行系统命令,提升权限。
防范措施:对数据库进行安全配置,使用强密码策略,限制数据库用户的权限,定期备份数据库并加密存储。
3. 系统配置错误提权
原理:系统配置错误提权是指攻击者利用系统管理员在配置系统时犯下的错误,获得对系统的控制权。
方法:攻击者可以通过搜索系统的配置文件、服务列表、计划任务等,寻找可以利用的配置错误,如弱密码、未打补丁的服务、可写目录等,然后利用这些错误提升权限。
防范措施:加强系统配置的安全审核,遵循最佳安全实践,定期更新系统补丁和服务配置。
4. 组策略首选项提权
原理:组策略首选项提权是指攻击者利用Windows组策略首选项(Group Policy Preferences)中的漏洞,提升系统权限。
方法:攻击者可以修改组策略首选项中的设置,如计划任务、启动脚本等,使其在系统启动时执行恶意代码。
防范措施:禁用或限制组策略首选项的使用,加强组策略的安全配置。
5. Bypass UAC提权
原理:Bypass UAC(User Account Control)提权是指攻击者利用Windows用户账户控制机制的漏洞,绕过权限提升的限制。
方法:攻击者可以通过修改注册表、利用系统漏洞或第三方工具等手段,绕过UAC的限制,执行需要管理员权限的操作。
防范措施:保持UAC的启用状态,加强系统安全配置,限制对敏感操作的访问权限。
6. 令牌窃取提权
原理:令牌窃取提权是指攻击者利用系统令牌管理的漏洞,窃取其他用户的令牌,从而以该用户的身份执行操作。
方法:攻击者可以通过利用系统漏洞或第三方工具,窃取其他用户的令牌,然后使用该令牌执行需要更高权限的操作。
防范措施:加强系统令牌管理的安全配置,限制对敏感操作的访问权限。
7. DLL劫持提权
原理:DLL劫持提权是指攻击者通过替换或修改系统中的动态链接库(DLL)文件,使系统在加载该DLL时执行恶意代码。
方法:攻击者可以找到系统加载的DLL文件路径中的漏洞,将恶意DLL文件替换到该路径下,或者通过修改系统配置,使系统加载恶意DLL文件。
防范措施:加强系统DLL文件的管理和监控,限制对敏感目录的写入权限。
8. 第三方软件/服务提权
原理:第三方软件/服务提权是指攻击者利用系统中安装的第三方软件或服务的漏洞,提升系统权限。
方法:攻击者可以通过扫描系统中的第三方软件和服务,寻找可以利用的漏洞,如弱密码、未打补丁的漏洞等,然后利用这些漏洞提升权限。
防范措施:加强对第三方软件和服务的安全审核和管理,及时更新补丁和安全配置。
9. AT命令提权
原理:AT命令是Windows系统中的一个计划任务命令,攻击者可以利用该命令执行定时任务,提升权限。
方法:攻击者可以通过在AT命令中嵌入恶意代码,使系统在执行计划任务时执行恶意代码。
防范措施:限制AT命令的使用权限,加强系统计划任务的安全配置。
10. SC命令提权
原理:SC命令是Windows系统中的一个服务控制命令,攻击者可以利用该命令启动、停止、删除或配置系统服务。
方法:攻击者可以通过修改服务配置或替换服务可执行文件等手段,利用SC命令提升权限。
防范措施:加强系统服务的安全配置和管理,限制对SC命令的访问权限。
11. 令牌烂土豆提权
原理:令牌烂土豆提权是一种利用Windows系统令牌管理漏洞的提权方法。
方法:攻击者通过伪造或篡改系统令牌,使系统以更高权限执行操作。
防范措施:加强系统令牌管理的安全配置,限制对敏感操作的访问权限。
12. 进程迁移注入提权
原理:进程迁移注入提权是指攻击者将恶意代码注入到高权限进程中,从而以该进程的身份执行操作。
方法:攻击者可以通过利用系统漏洞或第三方工具,将恶意代码注入到高权限进程中。
防范措施:加强系统进程管理的安全配置,限制对敏感进程的访问权限。
13. 不带引号服务路径提权
原理:不带引号服务路径提权是指攻击者利用Windows系统服务路径配置中的漏洞,通过构造特殊的路径字符串,使系统加载恶意可执行文件。
方法:攻击者可以在服务路径配置中插入恶意路径字符串,使系统在启动服务时加载恶意可执行文件。
防范措施:加强系统服务路径配置的安全审核和管理,确保路径字符串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14. 不安全的服务权限提权
原理:不安全的服务权限提权是指攻击者利用系统服务权限配置不当的漏洞,提升系统权限。
方法:攻击者可以通过修改服务权限配置,使低权限用户能够启动或控制高权限服务。
防范措施:加强系统服务权限的安全配置和管理,限制对敏感服务的访问权限。
15. 注册表键AlwaysInstallElevated提权
原理:注册表键AlwaysInstallElevated提权是指攻击者利用Windows注册表中的一个策略设置项,允许低权限用户以系统权限运行安装文件。
方法:攻击者可以通过修改注册表中的AlwaysInstallElevated策略设置项,使低权限用户能够安装恶意的MSI文件,从而提升权限。
防范措施:禁用或限制AlwaysInstallElevated策略设置项的使用,加强系统注册表的安全配置和管理。
16. 系统信息收集提权
原理:系统信息收集提权是指攻击者通过收集系统信息,了解系统的漏洞和配置情况,从而制定提权攻击计划。
方法:攻击者可以使用各种工具和方法,如系统命令、网络扫描、漏洞扫描等,收集系统的信息。
防范措施:加强系统安全配置和管理,定期更新系统补丁和安全策略,限制对敏感信息的访问权限。
17. Web中间件漏洞提权
原理:Web中间件漏洞提权是指攻击者利用Web中间件(如IIS、Apache等)的漏洞,提升系统权限。
方法:攻击者可以通过扫描Web中间件的漏洞,利用漏洞执行恶意代码或执行系统命令。
防范措施:加强Web中间件的安全配置和管理,及时更新补丁和安全策略,限制对敏感操作的访问权限。
18. 远程桌面协议(RDP)提权
原理:远程桌面协议(RDP)提权是指攻击者利用RDP服务的漏洞或配置错误,远程连接到系统并提升权限。
方法:攻击者可以通过猜测RDP密码、利用RDP漏洞或配置错误等手段,远程连接到系统并执行恶意操作。
防范措施:加强RDP服务的安全配置和管理,使用强密码策略,限制对RDP服务的访问权限。
19. 漏洞利用框架(如Metasploit)提权
原理:漏洞利用框架(如Metasploit)提权是指攻击者利用漏洞利用框架中的漏洞库和攻击模块,自动化地执行提权攻击。
方法:攻击者可以使用漏洞利用框架中的漏洞库和攻击模块,扫描系统漏洞并执行相应的攻击操作。
防范措施:加强系统安全配置和管理,及时更新漏洞利用框架的漏洞库和攻击模块,限制对漏洞利用框架的访问权限。
20. 社会工程学提权
原理:社会工程学提权是指攻击者利用人类心理和社会行为学的原理,通过欺骗、诱导等手段获取系统访问权限。
方法:攻击者可以通过伪造身份、发送钓鱼邮件、利用用户的好奇心或贪婪心理等手段,诱导用户执行恶意操作或泄露敏感信息。
防范措施:加强用户安全意识培训和教育,提高用户对网络安全的认知和警惕性。
三、防范措施总结
针对以上提权攻击方法,可以采取以下防范措施来加强系统的安全性:
(1)及时更新系统补丁:
-
• 定期检查和安装Windows系统及其应用程序的安全更新和补丁,以修复已知的安全漏洞。
-
• 使用自动化工具或配置管理系统来确保补丁的及时部署。
(2)强化访问控制和身份验证:
-
• 实施严格的访问控制策略,限制对敏感数据和系统的访问。
-
• 使用多因素身份验证方法,如密码、生物识别、硬件令牌等,增加账户的安全性。
-
• 定期审查和更新用户权限,确保最小权限原则的实施。
(3)配置安全策略和服务:
-
• 禁用不必要的服务和端口,减少攻击面。
-
• 配置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以监控和阻止可疑的网络活动。
-
• 使用安全策略来限制对关键文件和目录的访问。
(4)加强应用安全:
-
• 对第三方软件和应用程序进行安全审查和测试,确保其不包含恶意代码或漏洞。
-
• 定期更新和修补第三方软件,以修复已知的安全问题。
-
• 使用应用程序白名单技术,阻止未经授权的应用程序运行。
(5)实施安全监控和日志记录:
-
• 启用系统日志记录功能,记录所有重要的系统事件和更改。
-
• 使用安全监控工具来实时监控系统的异常行为和潜在威胁。
-
• 定期对日志进行分析和审计,以发现潜在的安全问题。
(6)加强用户教育和意识提升:
-
• 提供定期的安全培训和教育,使用户了解常见的网络攻击手法和防御策略。
-
• 鼓励用户保持警惕,避免点击可疑链接或下载未知来源的文件。
-
• 教导用户如何识别和处理网络钓鱼、社交工程等攻击。
(7)建立应急响应计划:
-
• 制定详细的应急响应计划,以应对潜在的安全事件。
-
• 定期进行应急演练,确保团队成员熟悉应急响应流程。
-
• 配备专业的安全团队或外部安全服务提供商,以便在发生安全事件时提供及时的响应和支持。
(8)利用安全工具和框架:
-
• 使用专业的安全工具和框架来检测、分析和修复系统中的漏洞。
-
• 定期进行安全评估和渗透测试,以评估系统的安全性并发现潜在的安全问题。
-
• 利用自动化工具来监控和管理系统的安全配置和补丁状态。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HACK之道):黑客在Windows系统下提权的20种主要姿势!
- 左青龙
- 微信扫一扫
-
- 右白虎
- 微信扫一扫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