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的安全VS现实中的安全幻想篇

admin 2025年1月27日00:58:50评论14 views字数 4437阅读14分47秒阅读模式

安小圈

第596期

网络安全 · 幻想篇

网络中的安全VS现实中的安全幻想篇

网络中的安全VS现实中的安全幻想篇

我就想写写自己的,根据我了解的网络安全架构,和OSI七层模型有紧密的联系,做了一些调整和归纳,将安全防护措施融入网络的各个层面。下面涵盖了,对六个层面的简要解析,以及每个层面"可能"采用的安全技术和措施:
1. 物理层安全:
  • 保护网络硬件免受物理损坏、盗窃或未经授权的访问;

  • 安全技术与措施:机房安全、门禁系统、监控摄像头、防火、防水、防静电等;

2. 接入层安全:
  • 控制和管理用户或设备接入网络的过程;

  • 安全技术与措施:802.1X认证、MAC地址过滤、端口安全、VLAN隔离等;

3. 系统层安全:
  • 保护操作系统和运行在操作系统上的应用程序免受攻击;

  • 安全技术与措施: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IDS)、入侵防御系统(IPS)、操作系统补丁管理、防病毒软件等;

4. 网络层安全:
  • 保障数据在网络传输中的安全性;

  • 安全技术与措施:虚拟专用网络(VPN)、加密技术(如IPsec)、路由协议安全、网络地址转换(NAT)等;

5. 应用层安全:
  • 确保应用程序和服务的使用安全;

  • 安全技术与措施:Web应用防火墙(WAF)、安全套接层(SSL)/传输层安全(TLS)、API安全、内容过滤等;

6. 管理层安全:
  • 管理网络的配置、监控和审计;

  • 安全技术与措施:网络监控、日志分析、安全管理中心(SOC)、配置管理、合规性检查等。

这六个层面的网络安全相互依赖,任何一个层面的薄弱都可能成为整个网络的突破口。因此,构建一个全面的网络安全体系需要在所有层面实施相应的安全措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01

物理层

网络中的安全VS现实中的安全幻想篇

物理层网络安全聚焦于保护实体环境和设备不受损害,确保网络基础坚固无虞。这里的关键在于三个核心领域:机房环境安全、物理设备安全和通信线路安全

机房环境安全

想象机房就像一个高科技堡垒,需要做到:

  • 防火防盗,防止静电和雷电的伤害;

  • 保持适宜的温湿度,避免极端条件损伤设备;

  • 预防电磁泄露,不让敏感信息随风飘散;

为了达到高标准,可参考《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和《数据中心通信基础设施标准》,有详细的指导,比如A级要求和Tier3级别以上的标准。

物理设备安全

设备本身也需要特别关照,重点在于:

  • 抵御自然灾害,像地震、水灾这样不速之客;
  • 防范电磁泄密,让秘密锁在"保险箱"里;
  • 对付人为破坏,从偷盗到故意毁坏都要设防;
额外的防护措施包括:
  • 防侧信道攻击,不让黑客从异常行为中嗅探秘密;
  • 检测硬件木马,清除潜藏的风险;
  • 建立硬件信任机制,确保源头纯净;
  • 考虑容灾规划,做好最坏打算的准备;
  • 可信硬件和电子防护,筑起多重屏障;
  • 干扰屏蔽,隔绝外界干扰;

通信线路安全

通信线路是信息传递的生命线,需要:

  • 日常安全操作,定期检查线路健康;
  • 监控通信状态,及时发现潜在威胁;
  • 防止监听窃取,保证信息在路上的安全。

综上所述,物理层网络安全是多方位、立体化的防护体系,每一个环节都是网络安全链中的关键一环,缺一不可。

02

接入层

网络中的安全VS现实中的安全幻想篇

接入层网络安全就像是网络世界的大门卫士,它负责检查每一个想进入网络的设备,确保它们都是"好同志",不会带来麻烦。主要干两件大事:检查设备身份和防端口被"坏人"利用

终端接入身份认证:设备的“身份证”检查

想象一下,网络就像一个大聚会,但不是谁都能进的。门卫(即认证系统)会对每个想进来的设备(如电脑、手机)进行"身份证"检查:

  • 看看这设备是不是合规的,比如有没有装好杀毒软件,系统补丁是否更新,运行的软件是否安全;
  • 如果设备不合规,比如没打疫苗(没更新补丁)或者携带病毒(有恶意软件),门卫会自动"打标签",不让它进来,或者隔离起来,防止它影响其他人;
防端口攻击:堵住门缝,防止小偷
网络的门(端口)如果管理不好,小偷(攻击者)很容易钻空子。为了防止这种情况,有几项关键技术:
  • 端口隔离,让不同的设备不能随意"串门";
  • 邻居发现防攻击,确保只有真正的邻居才能互相访问;
  • 抑制广播风暴,避免信息大爆炸;
  • 环路检测,防止信息在某个地方无限循环;
  • ARP检测和DHCP监测,确保地址分配不出错;
  • 动态地址解析检测和IP源地址保护,防止假冒地址;
  • 地址解析协议限速,控制信息流量;
  • 密钥管理,确保加密通道的安全。
通过这些技术,接入层网络安全就像一个聪明的门卫,不仅检查"身份证",还堵住所有可能的"门缝",让网络环境更加安全可靠。

03

系统层

网络中的安全VS现实中的安全幻想篇

系统层网络安全,简单来说,就是要确保电脑系统软件的固若金汤,不让坏蛋有机可乘。它分成两大部分:设计一个安全的"骨架"和保证软件本身的安全。

设计安全的“骨架”

想象一下,我们要给房子设计一个既安全又牢靠的框架。体系架构安全就类似于这事儿,用的"设计图"包括:

  • 动态安全循环(P2DR):就像定期体检和及时修缮,确保房子随时都能应对突发状况;
  • 修复能力模型(PDRR):强调房子不仅要防得住,还要能快速"回血";
  • 纵深防御框架(IATF):多层保护,就像给房子装上多道防盗门;
  • DNS系统安全:确保房子的"门牌号"不被篡改,防止坏人冒充;

保证软件本身的安全

软件安全技术,就是要让房子的内部装修既美观又安全,重点在于:

  • 及时打补丁:就像给房子刷防水漆,防止雨水(病毒)渗透;
  • 配置无误:确保门窗锁好,不给小偷留机会;
  • 防止病毒入侵:装上防盗网,不让蚊虫(病毒)进屋;
  • 语言处理程序:保证"家具"(程序)质量,用得舒心;
  • 数据库安全:藏好"保险箱",不让重要信息外泄;
  • 辅助程序安全:确保"备用钥匙"安全,不会被滥用。

总的来说,系统层网络安全就是给软件穿上盔甲,从里到外都得安全,这样才能在数字世界里安心生活。

04

网络层

网络层网络安全,就像是信息高速路上的交警和路障,确保数据包安全无阻地从A点到B点。主要关注点是互联网、无线网、物联网和工控网的安全,确保传输过程中的信息不被"偷窥"或"掉包"。

互联网安全协议(IPSec)

想象一下,你的秘密信息就像装在信封里的信,IPSec就是那个负责加锁的邮差,确保你的信在传输过程中既不会被人打开偷看,也不会被冒领。通过加密和认证,它防止了网络监听和欺骗攻击。

虚拟专用网(VPN)

VPN就像一条隐形的隧道,专为特定用户服务。它让这些用户之间的交流变得安全,就像在隧道内说话,外面的人听不到。同时,它还设置了门禁,非内部人员无法进入,保证了内部网络资源的安全。

SSL:网络上的保险箱

SSL协议就像是网络上的保险箱,它通过数据加密技术,确保你的信息在网络传输过程中不会被"小偷"截取或窃听,让数据通信安全无忧。

其他安全技术

网络世界里还有许多"超级英雄":

  • 网络攻防专家,他们在暗处与黑客较量,保护网络安全;
  • 安全监管人员,时刻监视着网络环境,确保一切正常;
  • 法证追踪师,一旦发生网络犯罪,他们能追踪线索,找出"罪犯";
  • 匿名通信分析员,他们保护用户隐私,分析异常通信;
  • 用户行为分析师,通过观察用户行为模式,提前预防潜在威胁;。
这些技术共同编织成一张安全大网,确保信息在互联网这个庞大生态系统中安全、高效地传输。

05

应用层

应用层网络安全,就像是数据的贴身保镖,确保你的信息在互联网这个大世界里既安全又私密。它主要关注点在Web安全、网络应用系统安全和应用数据安全。

Web应用安全:网购的守护神

SET协议,就相当于网络购物时的高级安全警卫。它通过公钥密码和数字证书,确保你的支付信息就像被装在保险箱里一样,只有你和商家才能打开,保证了交易的安全性。

网络应用系统安全:软件的金钟罩

国家标准GB/T 38674-2020,就像是软件开发的"武功秘籍",教会开发者如何从数据加密、代码编写、资源管理到运行环境,全方位打造坚不可摧的应用系统,不让任何漏洞有机可乘。

应用软件的防火墙

针对软件,我们有各种安全技术,比如:

  • 漏洞检测:定期体检,确保软件没病;
  • 注册信息验证:确认你是你,防止假冒;
  • 软件防篡改:给软件穿上防弹衣,防止被改;
  • 代码混淆:让代码变得难以理解,增加破解难度。

应用数据安全:隐私的守护者

数据安全治理体系,不再只是堆砌安全产品,而是建立了一个综合管理体系,包括决策、人员、流程和技术工具,确保数据的隐私和安全,就像给数据加了一层又一层的保护罩。

总之,应用层网络安全就是确保你的数据在网络上既安全又私密,就像给你的信息装上了贴身保镖,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得到最好的保护。

06

管理层

网络中的安全VS现实中的安全幻想篇

管理层网络安全,就像是网络安全的大脑,指挥和协调身体各个部分,确保整体健康运作。它涵盖了安全人员管理、网络设备安全管理以及安全运维管理三大关键领域。

安全人员管理:团队的力量

这里,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角色和责任。领导们制定清晰的目标,安排合适的岗位;专业人才负责具体任务,每个人都经过授权和培训,确保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怎么做好。定期的评估和教育,让团队不断进步,形成强大的安全力量。

网络设备安全管理:设备的"户口本"

这一步骤就像给家里的每台设备做户籍登记,清楚它们的位置、状态和作用。通过先进的网络资产测绘技术,我们可以精准了解每一个角落的设备情况,就像有了超能力,实时掌控所有资产的动向。

安全运维管理:自动化的小能手

DevOps让安全性成为开发和运维的一部分,就像是团队里的全能选手,既能静悄悄检查代码安全(静态应用安全测试),也能在运行中发现问题(动态应用安全测试)。甚至还能扮演侦探(渗透测试)、检验员(黑白灰盒检测),确保每一环都安全可靠。

SOAR技术则是那位聪明的管家,它搜集各方情报,整合各种安全事件,然后自动执行预先设定的任务,减轻运维人员负担,提高反应速度,让安全运营变得更加轻松高效。

总而言之,管理层网络安全就像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通过精细的分工协作、设备的全面掌握和自动化的高效响应,确保整体网络安全稳定,无惧任何挑战。

网络中的安全VS现实中的安全幻想篇

网络中的安全VS现实中的安全幻想篇

 专题回顾:  

网络中的安全VS现实中的安全幻想篇

END

【原文来源: 老登的安全观 

网络中的安全VS现实中的安全幻想篇

网络中的安全VS现实中的安全幻想篇
网络中的安全VS现实中的安全幻想篇
网络中的安全VS现实中的安全幻想篇
网络中的安全VS现实中的安全幻想篇
网络中的安全VS现实中的安全幻想篇
网络中的安全VS现实中的安全幻想篇
网络中的安全VS现实中的安全幻想篇
网络中的安全VS现实中的安全幻想篇

网络中的安全VS现实中的安全幻想篇

网络中的安全VS现实中的安全幻想篇
网络中的安全VS现实中的安全幻想篇

网络中的安全VS现实中的安全幻想篇

网络中的安全VS现实中的安全幻想篇

网络中的安全VS现实中的安全幻想篇

网络中的安全VS现实中的安全幻想篇

网络中的安全VS现实中的安全幻想篇

网络中的安全VS现实中的安全幻想篇

网络中的安全VS现实中的安全幻想篇

网络中的安全VS现实中的安全幻想篇

网络中的安全VS现实中的安全幻想篇

网络中的安全VS现实中的安全幻想篇网络中的安全VS现实中的安全幻想篇网络中的安全VS现实中的安全幻想篇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安小圈):网络中的安全VS现实中的安全--幻想篇

免责声明:文章中涉及的程序(方法)可能带有攻击性,仅供安全研究与教学之用,读者将其信息做其他用途,由读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如有问题可邮件联系(建议使用企业邮箱或有效邮箱,避免邮件被拦截,联系方式见首页),望知悉。
  • 左青龙
  • 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右白虎
  • 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admin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5年1月27日00:58:50
  • 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CN-SEC中文网:感谢原作者辛苦付出):
                   网络中的安全VS现实中的安全幻想篇https://cn-sec.com/archives/3669189.html
                  免责声明:文章中涉及的程序(方法)可能带有攻击性,仅供安全研究与教学之用,读者将其信息做其他用途,由读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如有问题可邮件联系(建议使用企业邮箱或有效邮箱,避免邮件被拦截,联系方式见首页),望知悉.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