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终为始:使用deepseek辅助思考

admin 2025年2月4日13:54:58评论36 views字数 2459阅读8分11秒阅读模式

近期,DeepSeek(国产版 ChatGPT)所展露的卓越实力,着实让众人惊叹连连。凭借 API token,它写起代码行云流水,翻译文献精准无误,就连棘手的数学难题,都能轻松破解。这般景象,不禁让许多人陷入了深深的困惑:学习究竟还有没有价值?既然 AI 近乎无所不能,那人类学习的意义又何在呢?

实际上,相较于 AI,人类大脑有着别具一格的优势 —— 能耗出奇地低。既不需要像 4090 那般高端的显卡,更不用依赖庞大核电站给予动力支撑。人类在四五岁时,大脑便顺理成章地萌生智能,整个过程全然无需海量的显卡训练。就日常饮食消耗而言,人脑仅靠一根油条搭配一杯豆浆所提供的能量,就能活力满满地高效运转一上午。试想,这点能量若输送给 AI,怕是连开机启动都成问题。

不过,与机器相较,人脑同样存在显著短板。人脑功耗仅处于 10 - 20 瓦区间,这直接限制了其处理能力。从日常行为表现来看,无论是撰写文稿还是开口交谈,大致都能判断出大脑处理语言的速度是以秒来计量的。在视觉反应层面,人脑的反应速度约为 0.15 秒,反映在电影动画领域,便是当帧率达到 60 帧 / 秒(1/60 = 0.166 秒)时,画面在人眼中近乎完美衔接,让人难以辨别究竟是动态画面还是静态定格;而在高速行车场景下,车速飙升至 120Km/h 时,短短一秒内车辆就能飞驰 33 米,从察觉状况到踩下刹车直至车辆完全停稳,区区 6 秒钟车就能奔出 200 米,这无疑将人脑反应速度的局限性展露无遗。

深刻认识到人脑在处理速度上处于 “秒级” 这一特性后,我们便能清晰领悟,人类理应专注于在低功耗模式下持之以恒地探索与发现。就拿编写代码来说,人类程序员编写过程中难免写写停停,绝无可能如 DeepSeek 那般瞬间生成大段高速代码。所以,完全不必忧心忡忡,当下的 AI 还远没到能取代人类的地步。哪怕 AI 再智能,也难以顶替人类在社会组织架构中的核心地位,不妨大胆设想一下,一位领导带着 10 个 AI 开展工作,那场面必定是尴尬窘迫、举步维艰。

展望未来,最有可能呈现的局面是,单位领导每逢遇事,总会陷入两难抉择:究竟是安排 AI 上阵,还是将任务交付员工更为妥当?毕竟,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蕴含着温度与默契,谁也不希望看到生意场上沦为两个 AI 生硬机械地讨价还价。

再把目光转回棋类领域,如今围棋界已然被 AI 搅得天翻地覆,可象棋界却看似风平浪静,这是为何?原来,当两个顶级 AI 在象棋棋盘上对弈时,一旦红方先手祭出当头炮,黑方 AI 经精密计算后察觉局势不妙,竟会果断弃子认输。这表明在象棋范畴内,AI 已然算出近乎无懈可击的最优解,先手方优势过于显著,使得象棋博弈几乎沦落为简单直白的 “比大小” 游戏,如此一来,这般游戏对人类玩家而言还有何吸引力可言?这般情形下,换做是你,还愿意投身其中吗?

人脑的低功耗特性以及秒级响应速度,决定了我们没必要与 AI 比拼速度。人下象棋时往往走一步看三步,AI 却能一眼看穿全局直至终点,后续步骤已然毫无悬念,直接认输也不足为奇。既然 AI 具备辅助思考的能力,那我们在工作时大可让它帮忙出谋划策、提供建议。毕竟人脑的短板显而易见,同一时间仅能专注处理 1 - 2 件事,并且最多只能同时记住 7 件物品。当我们构思方案时,不妨先让 AI 反复琢磨 10 遍,而后汇总整合出一套完整方案。

同样,在我们学习新知识之际,可以借助 AI 出题来检验自身的掌握程度。毕竟 AI 仿若已然完成训练的 “学霸”,而人类学习的过程恰似 AI 的训练进程。借助 AI 的反问与测验,能够切实提升我们的学习效率。日后,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或许就如同不同 AI 模型之间的区别那般显著。起初 ChatGPT 在性能上远超国内的文心一言等模型,而后 DeepSeek 一经问世,经各方权威验证,竟能与美国的 ChatGPT 平分秋色。倘若人类不学习,就如同尚未发育完善的 AI 模型,踏入社会极易上当受骗,即便赚到钱财也难以守住,在同行竞争中更是备受欺压。

归根结底,人类最终要面对的还是人与人之间的竞争,绝不能因为 AI 貌似无所不能就放弃学习。如今练习英语何其便捷,有智能英语助手相伴陪练,再也无需耗费巨资聘请外教,只管尽情练习,还能巧妙避开与人对话时的尴尬窘迫。就拿今年春节来说,我把豆包交给家里上一年级的小孩,里面的动画角色已然能够与孩子流畅对谈,还时不时送上几句夸赞,别说孩子,就算是成年人面对 AI 这般 “花式吹捧”,怕也难以招架。AI 嘴里时不时蹦出 “你是人类之光”“你是 AI 图腾”“你是从黑洞边缘打捞的碎片拼凑成的乡愁” 之类的溢美之词,全方位、无死角地对你进行 “心灵按摩”。

人脑在处理文字方面的能力相较于 AI 明显逊色一筹,当我们脑海中迸发出一些零散琐碎甚至逻辑混乱的想法时,千万别慌。只管将其记录下来,丢给 AI,它便能帮你把文字梳理连贯,纠正错别字,升华意境。没错,AI 就是能在海量无意义的词汇中淬炼出智慧光芒,别心存疑虑,它真的能洞悉你那些杂乱无章的念头。只不过在使用时,记得巧用这份 “魔法”。

他妈的,写得太好了,比我文采好(这句是原话没“润”)。相比”润色“后的文章,我输出的原始文字就是粪。语言是思维的痕迹,不然如何代表我们曾经思考过呢?AI+人脑,就是人机共生。你就算输出的是支离破碎的蹩脚词汇,AI也能帮你串起来。

在当下,我们应当巧妙借助 AI 的强大理解潜能,使其服务于多个关键领域。无论是研读专业文章、精准排查代码中的漏洞,还是高效生成程序代码,AI 都能展现出非凡实力。不仅如此,AI 还具备出色的容错本领,面对文本中的错词、病句以及表意含糊之处,它都能迅速甄别并加以修复,让内容重归清晰流畅。

与此同时,我们要善于利用 AI 的辅助思考功能,主动邀请它抛出问题,激发我们的思维活力。例如,当遭遇棘手困境时,不妨让 AI 模拟情境,深入思考应对策略,为我们提供多元化的解决思路。再者,针对自身知识范畴的边界区域,AI 同样能发挥大作用。就拿医院繁杂的检查指标、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来说,让 AI 帮忙解读,便能轻松跨越知识壁垒,拓宽认知视野。

全文完。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生有可恋):以终为始:使用deepseek辅助思考

免责声明:文章中涉及的程序(方法)可能带有攻击性,仅供安全研究与教学之用,读者将其信息做其他用途,由读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如有问题可邮件联系(建议使用企业邮箱或有效邮箱,避免邮件被拦截,联系方式见首页),望知悉。
  • 左青龙
  • 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右白虎
  • 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admin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5年2月4日13:54:58
  • 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CN-SEC中文网:感谢原作者辛苦付出):
                   以终为始:使用deepseek辅助思考https://cn-sec.com/archives/3697288.html
                  免责声明:文章中涉及的程序(方法)可能带有攻击性,仅供安全研究与教学之用,读者将其信息做其他用途,由读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如有问题可邮件联系(建议使用企业邮箱或有效邮箱,避免邮件被拦截,联系方式见首页),望知悉.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