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T38:朝鲜背后钱柜黑客集团揭秘——金融战场上的无形战役

admin 2025年2月23日00:51:29评论27 views字数 1473阅读4分54秒阅读模式

大家好,我是紫队安全研究。建议大家把公众号“紫队安全研究”设为星标,否则可能就无法及时看到啦!因为公众号只对常读和星标的公众号才能大图推送。操作方法:先点击上面的“紫队安全研究”,然后点击右上角的【...】,然后点击【设为星标】即可。

APT38:朝鲜背后钱柜黑客集团揭秘——金融战场上的无形战役

近年来,全球金融机构接连遭遇跨国网络攻击,而在这背后,一支专门从事资金窃取的黑客集团正日益猖獗。根据FireEye于2018年10月发布的报告,APT38这一与朝鲜政府密切相关的网络间谍团队,正利用高超技术针对全球银行系统进行“SWIFT劫持”式攻击,累计窃取资金数亿美元,为朝鲜政权提供“经济燃料”。

一、APT38的神秘面纱

独立于Lazarus:虽然APT38与臭名昭著的Lazarus集团同属朝鲜网络攻击家族,但FireEye明确指出,APT38在目标选择、攻击手法和战术技术上已与Lazarus明显分化,是一支独立运作的金融劫持集团。

活跃已久:自2014年以来,APT38就开始盯上全球金融机构,先后针对16家以上的机构,覆盖11个国家。这支团队不仅对金融系统展开精密渗透,还采用毁灭性恶意软件,试图大规模窃取银行资金。

二、致命目标——金融系统的“薄弱环节”

APT38的攻击目标主要集中在SWIFT系统和银行间的金融基础设施上:

越南TP银行(2015年)、孟加拉国中央银行(2016年)、台湾远东国际(2017年)、墨西哥Bancomext(2018年)及智利Banco de Chile(2018年)等一系列重大案例,均显示出其对金融系统深度渗透与操控的能力。

该团队通过操纵银行间交易系统,试图绕过国际对朝鲜的制裁,非法获取大量现金,助力朝鲜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生存。

三、绝望中的技术革新

报告中提到,APT38的行动节奏反映了朝鲜在日益严峻的国际制裁下,为筹措资金而采取的“绝望”策略。尽管近年来全球金融安全意识不断提高,多起SWIFT劫持行动最终被挫败,但APT38依然不断改进攻击手法:

资源庞大:大量投入与复杂的网络体系,使其有能力持续渗透和窃取资金。

技术升级:为了规避日益完善的安全防护措施,APT38预计将不断采用更为复杂、隐蔽的新战术,继续在金融战场上大展拳脚。

四、全球金融安全的警钟长鸣

随着国际社会对朝鲜网络活动的关注不断升级,APT38的存在不仅威胁到全球银行系统的安全,更对全球金融稳定构成潜在风险。面对这一现实,金融机构必须:

加强网络安全防护:持续更新系统补丁、强化多因素认证、部署先进的入侵检测系统,构建多层次防御体系。

强化监管与合作:各国监管机构应加强信息共享与协作,共同构筑全球金融网络安全屏障。

持续技术革新:面对不断进化的APT38攻击手法,金融机构必须不断投入研发力量,提升技术防护能力,确保SWIFT等关键系统的安全运行。

结语

APT38作为朝鲜背后重要的“资金窃贼”,其金融攻击行动不仅为国际金融市场敲响了警钟,更揭示了全球网络安全领域面临的严峻挑战。未来,随着国际制裁不断加码,APT38可能会采取更加隐蔽而复杂的策略。我们呼吁各界共同关注网络安全,增强防范意识,为全球金融安全构筑坚实的防护墙。

推荐阅读:知识星球连载创作"全球高级持续威胁:网络世界的隐形战争",总共26章,相信能够为你带来不一样的世界认知,欢迎感兴趣的朋友入圈沟通交流。

APT38:朝鲜背后钱柜黑客集团揭秘——金融战场上的无形战役APT38:朝鲜背后钱柜黑客集团揭秘——金融战场上的无形战役

免费知识星球,不定期提供网上资源,也作为与粉丝的沟通桥梁。

APT38:朝鲜背后钱柜黑客集团揭秘——金融战场上的无形战役

喜欢文章的朋友动动发财手点赞、转发、赞赏,你的每一次认可,都是我继续前进的动力。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紫队安全研究):APT38:朝鲜背后“钱柜”黑客集团揭秘——金融战场上的无形战役

免责声明:文章中涉及的程序(方法)可能带有攻击性,仅供安全研究与教学之用,读者将其信息做其他用途,由读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如有问题可邮件联系(建议使用企业邮箱或有效邮箱,避免邮件被拦截,联系方式见首页),望知悉。
  • 左青龙
  • 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右白虎
  • 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admin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5年2月23日00:51:29
  • 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CN-SEC中文网:感谢原作者辛苦付出):
                   APT38:朝鲜背后钱柜黑客集团揭秘——金融战场上的无形战役https://cn-sec.com/archives/3770372.html
                  免责声明:文章中涉及的程序(方法)可能带有攻击性,仅供安全研究与教学之用,读者将其信息做其他用途,由读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如有问题可邮件联系(建议使用企业邮箱或有效邮箱,避免邮件被拦截,联系方式见首页),望知悉.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