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路程
在渗透测试相关项目中,比如护网、任务要求、企业测试需求等等,会有着需要隧道代理来动态切换出口IP的需求,可是隧道代理服务都是由企业提供的,并且价格高昂,配置好点一天几十块,配置差点一天也得一二十。
这对于很多原厂师傅来说太贵了,本来参加护网之类的就是工作内容,大多数情况下是不会报销的,平白无故一天增加几十块的支出,这极不划算。
通过爬虫获取一些免费代理地址或者未授权访问的socks5代理地址,虽然是免费了,可是这些的稳定性和性能却差到无法接受。时不时就掉线、并发一下就崩溃、数据传输都不完整,这对使用体验极差无比。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在专利网、Github、社群、朋友、大佬等地方到处寻找解决方案,最终一无所获。基本开源产品都只是简单的通过爬虫获取公开的免费代理,那这跟我自己收集来的完全一样,也就是弊病也会一样。亦或是也有部分项目能够处理一些socks5组成的代理池,来进行少量数据交互的动态切换,可是这样的性能和稳定性实在是太差了。
综上所述,我决定自行开发一个产品,专门来解决这些问题,并提升对应的性能和功能。
ProxyCat的诞生
在决定自己研发一款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产品之后,我开始思考解决方案,有什么方式是能够低成本但又性能强大的呢?我想到了解决方案,因为发现了短效静态IP价格是非常便宜的,0.006元就能拿到,并且一般是不限制并发和带宽的,也就是说既能满足低成本,又能满足性能强大。缺点就是时效性太短了,正常使用要不断手动配置新的代理IP,这不符合我们的需求。
但可以结合一下隧道代理呀,因此ProxyCat应运而生!从初代的不完善,到ProxyCat-V2.0.1性能远超商业隧道代理,并且价格只有它的几十分之一,同时还能满足我们固定代理地址的目的。在性能、价格、体验上都做到了不错的平衡。
因此我决定投稿参与某安全厂商的老牌计划中,理由是在这计划中完全没有看到类似的项目,并且市面上也没有其他相关开源产品。(我个人所找的未看到能满足的,但企业有,我也认识这位师傅)我认为能给广大网安师傅带来一定的帮助。
事与愿违
可惜事情发展并不如我所想的那样,收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没能通过技术评审。
很失落,但是也不气馁,毕竟是老牌计划,要求高点很正常,所以我想了解一下技术评审会对哪些方面进行认定,是全新的技术?还是全新的思路?或者是非常深入的研究?了解这些才能让我有优化方向,因此我向他们的运营发起了咨询。
在咨询之前我先看了一下通过审核的项目他们有哪些特点,试图从中寻找一下可能的技术评审要求,但是一件让我无法理解的事情发生了。
这不是爬虫+API获取数据并展示吗?既不是新技术,也不是深入研究,并且这两个的功能还都差不多,这什么情况。
不是说有类似工具就不收录吗,这些怎么回事啊?
带着我的疑问,也是继续咨询下去,原来是计划没有收录,但是市面上是有的哦。(计划中都有重复功能的,为什么呢?)
既然发来了功能重复的项目,那也来看一下他们怎么写的中间件,我也学习一下。
这对吗?这是爬虫爬取免费IP地址然后保存下来供你使用,他并不是隧道代理中间件呀?然后终于看到一个是代理池相关的,但是其功能、性能、对接内容全都跟我不一样,仅仅只能用免费代理+http请求。
我可以接受你说这个项目技术难度不大,不够深入研究,这个我心知肚明,可是更简单的爬虫就深入了吗?就因为我现在还没有增加爬虫进去就过不去技术评审吗?我本身就是做过爬虫的,这种连反爬都没有,反反爬都不需要研究的是什么很难的东西吗。。。
小丑时刻
带着这些问题在小群里吐槽了,可是突然有师傅告诉我,我所指出的这几个项目,其实都是人家公司的。。。。我猛的想起来,这些项目的所有者貌似是一个公司啊。。。难怪我带着这些问题过去,人家不搭理我,是我唐突了。。
2025年小丑时刻实至名归,这件事告诉我信息收集的重要性,你不能拿着别人PY的东西去跟人提问,这不是打人家脸吗?
最后感想
或许直接打包成盒闭源,进行商业化销售会是更加优质的选择,作为开源项目进行宣传遇到的障碍实在是太多了,倘若与供应商谈好合作,利用更强大的性能是否能抢占更多的市场?特别高性能需求的场景不一定能很好的胜任,但是对于大多数个体用户似乎会形成垄断优势?
开源不易,且用且珍惜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樱花庄的本间白猫):【小丑日记】小丑与开源历程
- 左青龙
- 微信扫一扫
-
- 右白虎
- 微信扫一扫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