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网络安全行业内卷严重,不仅是厂商在卷,职场也在卷。网安行业的老牛马们,真心卷不赢新生代,尤其是那些已经过了35岁的网安老牛马。另外招聘市场35岁以上不招的不成文规定,确实让下有老,下有小的网安老牛马们叫苦不迭!
举个例子,JUN哥一个好朋友老张,在网络安全公司干了十年,今年刚满39岁。他曾是公司里的“技术大牛”,但最近两年越来越焦虑。为什么呢?因为新来的95后同事能快速上手AI安全分析工具,而他还在用传统方法排查漏洞;公司业务转型云安全,他却发现自己对容器安全知之甚少。“我明明经验更丰富,但老板现在开会总带着年轻人。”老张的困惑,正是35-45岁网络安全从业者的集体缩影。
在这个技术迭代以“月”为单位的行业,年龄增长带来的不仅是经验,还有认知固化、体能下降和家庭负担。作为中年人,薪资水平要的肯定要稍微高一些,这单上又打不过年轻人,你不干,有的是大把年轻人去干,要的薪水还没你高,这不得不说确实是网安中年人的职场危机。但危机背后藏着转机——你沉淀的实战经验、行业资源和人脉,恰恰是年轻人难以快速复制的优势。关键在于,如何把“中年危机”变成“中年机遇”。
「持续学习,深耕技能」
从业二十年,很多老网安人在靠「吃老本」混日子,得过且过。
但网络安全行业有个残酷真相:三年前学的技术,今年可能就过时了。去年ChatGPT引爆AI安全需求,今年零信任架构成为企业刚需,明年量子计算可能颠覆加密体系。如果你还守着防火墙配置、渗透测试这些“基本功”,迟早会被淘汰。
那么面对技术迭代带来的危机,具体怎么做?
每天抽1小时“跟跑技术前沿”。订阅CVE漏洞数据库更新,关注OWASP年度十大风险报告,用碎片时间听行业播客(推荐《CyberWire Daily》)。
每年掌握1-2个新工具。比如今年可以学云原生安全平台Aqua Security,或者自动化威胁检测工具CrowdStrike。
把自己变成“技术翻译官”。学习用老板听得懂的语言解释技术风险。例如不说“检测到CVE-2023-1234漏洞”,而说“这个漏洞能让黑客半小时内攻破财务系统,预计修复成本比事后赔偿低80%”。
案例:某40岁安全工程师报名CSA云安全认证培训,半年后主导公司云安全架构升级,工资涨了30%。
网安老牛马,身体最重要,没有好的身体,一切都是扯淡,因此健康管理比漏洞修复更紧急。
凌晨三点应急响应、连续一周熬夜写分析报告...这些场景对网络安全人来说太熟悉了。但40岁后你会发现,熬夜一天,三天缓不过来;颈椎病、高血压可能比黑客更早击垮你。
因此,网络安全老牛马,必须建立的四个习惯:
第一个习惯,设置“强制休息闹钟”。每工作1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用番茄工作法保护颈椎和眼睛。
第二个习惯,家庭健身房计划。买对弹力带和瑜伽垫,每天20分钟核心训练(可以网上搜“程序员拉伸教程”)。
第三个习惯,饮食红线。应急响应时别靠可乐和薯片续命,抽屉里常备坚果、全麦面包等,以备不时之需。
第三个习惯,年度体检加码。40岁以上务必增加心脏彩超、颈动脉超声检查,这是预防,也是经验之谈。
血泪教训:某安全公司总监因长期熬夜突发心梗,手术后被迫转岗降薪,技术生涯戛然而止。
最近两年,网络安全行业裁员潮教会咱们一个道理:企业给你的title,远不如自己能掌控的变现能力可靠。40岁后要学会用技术积累撬动“睡后收入”。
三个低门槛副业方向仅供参考:
知识付费:在知乎Live开《中小企业数据防泄露实战课》,定价99元/人,每月讲2场。
企业外脑:为本地中小企业提供年度安全顾问服务,每月8小时咨询收费8000元。
技能跨界:懂安全的程序员可以开发“一键检测家庭摄像头风险”的小程序,上架微信商店。
关键提示:副业初期别指望赚大钱,先跑通最小闭环。例如先给朋友公司做免费安全评估,积累案例后再收费。
网络安全人最擅长帮企业做风险评估,却常忽略自己的财务漏洞。记住:失业风险、医疗支出、教育开销,才是你人生最大的“零日漏洞”。
财务安全三步走:
设立“6个月生存金”:按家庭月支出×6存货币基金,防止突然失业还不上房贷。
投资只碰“看得懂”的:40岁后别盲目跟风炒股,指数基金定投+商业保险更稳妥。
给能力上保险:每年拿出5%收入投资教育,考CISSP、CISA等证书既是镀金,也是退路。
真实数据:2023年网络安全行业平均失业周期为4.2个月,但有应急储备金的人焦虑感下降60%。
面对95后同事,别再说“我当年如何如何”。真正的竞争力不是年龄带来的资历,而是持续进化的能力。与其担心被取代,不如主动成为“跨代际团队”的纽带,和年轻人“组队打怪”,更多的是给予指导,而不是抢他们的装备
三个立即见效的行动:
每月和年轻人组队攻防演练:既能学他们的工具新玩法,也能传授实战经验,还可以了解到最新的攻防动态。
在团队培养“徒弟”:把零信任架构部署经验写成内部手册,新人成长越快,你越有机会晋升管理岗。
建立行业影响力:在FreeBuf、安全客等平台写技术专栏,你的经验能帮到更多人,也会带来新机会。
正向案例:某43岁安全专家在GitHub开源自动化渗透测试框架,被多家企业采用,现已成为行业KOL。
写在最后:中年不是下坡路,而是换道超车的机会
老张后来做了三件事:报名云安全培训、给本地小企业做兼职安全顾问、每天早晨打太极拳。一年后,他不仅拿下公司新成立的云安全事业部负责人职位,副业收入还超过了工资。他说:“以前总怕被淘汰,现在才发现,中年人的经验+持续学习=不可替代性。”
网络安全行业有个有趣的规律:对抗攻击最有效的方法不是堵住所有漏洞,而是建立动态防御体系。职业发展也是如此——接受年龄带来的变化,主动升级认知、身体和财务的“防御策略”,你就能把中年危机变成厚积薄发的跳板。
记住:40岁的你,比20岁时更懂攻防之道,比30岁时更会管理风险。这才是你最强大的“安全防火墙”。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君说安全):网络安全行业老牛马,该如何破局?
- 左青龙
- 微信扫一扫
-
- 右白虎
- 微信扫一扫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