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简单的方式来总结,可以把数据大致分为车内信息与车外信息两部分,车外信息又包含视听数据和软件数据两种,具体如下:
·车内信息:包括车主、驾驶人、乘车人、行人等的个人信息,以及能够推断个人身份、描述个人行为等的各种信息。
·车外信息-视听数据:军事管理区、国防科工等涉及国家秘密的单位、县级以上党政机关等重要敏感区域的人流车流数据;道路上车辆类型、车辆流量等数据;包含人脸、声音、车牌等的车外音视频数据;国家网信部门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明确的其他可能影响国家安全、公共利益的数据;
·车外信息-软件数据:高于国家公开发布地图精度的测绘数据;汽车充电网的运行数据。
国内加强汽车数据监管呼声高涨
我国智能汽车行业正迎来发展的黄金期,据国家发改委预计,2025 年中国的智能汽车渗透率达 82%,数量将达到 2800 万辆。2030 年将达到 95%,约为 3800 万辆。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信息安全行业协会会长谈剑锋带来了一份《关于加强对智能汽车数据安全监管》的提案。他表示,如果对于智能汽车产业过度宽容," 先发展,再治理 ",将可能带来严重的社会安全和国家安全问题。
与此同时,国家主管部门也在密集推出监管措施。
专家:特斯拉做法值得肯定,但面临多个问题
网络安全和数据合规法律专家、汇业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天航 25 日晚接受观察者网采访时,分析了特斯拉在中国建造数据中心的可行性,以及面临的数据出境合规性问题。
他表示,首先,特斯拉到底是自建数据中心,还是依托国内的供应商来建数据中心?如果是自建数据中心,肯定需要一个周期。本身,数据中心作为物理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属于新基建范畴,各项标准都有明确的要求,这远比建一栋楼要复杂。
" 还有就是建数据中心的各项设备需要采购,那么公司的采购体系和采购流程是什么样的?而且采购的这些硬件,国内是不是都有,国内没有的话那么还要生产,可能还要从境外做一些采购来组装。所以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工程,周期会很长。"
李天航表示,从国内供应商的角度,其实国内这些大的云服务供应商、数据中心,都有现成的,能够容纳特斯拉海量的数据。但是从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的角度,或者从数据的安全性、可用性、完整性和保密性角度来看,特斯拉有可能倾向于自建数据中心。
他表示,特斯拉位于上海临港自贸区。如果数据中心建在那里,会不会考虑一个建在自贸区范畴里的离岸数据中心?离岸数据中心,虽然它物理位置在中国境内,但是对它一些约束管辖方面,法律上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 当前,中国对离岸数据中心的法律规制和约束不是特别明确,还需要探索。那么如果在法律政策的框架不是特别明晰的情况之下,去做这样的探索,还是需要一些政府或者是立法机关的支持,所以这方面会有一些不确定性。"
他认为,特斯拉如果是完完全全按照它的说法,留在中国境内,可能离岸数据中心这一方案如果没有前期酝酿推进的过程,周期会很长。如果要落实时间短,那么就是国内供应商直接去签合同,类似于苹果的 iCloud 模式(云上贵州),和现有的国内供应商直接去签合同。
一家企业多少都会带上创始人独特的气质,所以在中国,特斯拉这家公司本身具备的「颠覆者」气质以及马斯克本人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的影响力,都使得特斯拉在中国市场得到了一波「爆发式」的增长,后续的降价等策略,也在不断收获新用户。
但是近期在中国市场的种种遭遇,不管是刹车失灵事件带来的舆论反噬,或是人们对数据安全的高度关注,都给了特斯拉一个强提醒,「一招鲜」在全球范围内并不适用,尤其是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存在着自己的规则。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1 年 4 月,特斯拉(上海)销量为 25845 辆,去掉出口数据后,特斯拉在中国的销量为 11671 辆,环比 3 月的 35478 辆,跌去 67.10%,这也是特斯拉自本土化生产以来在国内销量环降幅度最大的一个月。
虽然暂不能证明销量下跌与特斯拉之前的负面影响有着紧密联系,市场规律和特斯拉工厂停产都直接或间接影响了特斯拉在 4 月的交付量,但可以看出的是,如果特斯拉还没有给出解决方法,在市场上必定受到很大影响。
2018 年,苹果建立「云上贵州」,通过 iCloud 云服务提供的数据全部保存在中国本地。在中国市场发生巨大变化时,骄傲如马斯克,也不得不重新衡量这层关系。
然而,将数据保留在本地也未必是件多坏的事情。就自动驾驶功能而言,特斯拉此前一直仰仗的是依靠汽车本身获取的行驶数据来完善其自动驾驶技术,数据量越大,就越有可能给技术迭代提供良好的基础。
马斯克的「蒙眼狂奔」策略在中国市场行不通了
既然在中国行驶的数据无法传至境外,特斯拉会在中国本地建立一支自动驾驶研发团队吗?中国与美国的路况有很大差异,前者比后者复杂许多倍,自动驾驶的训练上也更有挑战性。不少中国的自动驾驶公司都在强调,他们最大的一点优势就是对本土的道路更加熟悉,长期来看是个很强的竞争力。
对于在量产车上自动驾驶体验最好的特斯拉,如果要想办法保持技术和体验上的领先,建立本地的自动驾驶研发团队,配合针对中国市场的车型,对中国用户来说很友好,本地的数据中心,反而成为了特斯拉的一大优势。何乐而不为呢?
有更多内容在“情报学院”知识星球👇
本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情报分析师):特斯拉来华建立数据中心,还面临哪些问题?
- 左青龙
- 微信扫一扫
-
- 右白虎
- 微信扫一扫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