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网络安全和基础设施安全局(CISA)已将Apache Tomcat路径等效漏洞(编号CVE-2025-24813)列入其已知被利用漏洞(KEV)目录。该漏洞在公开概念验证(PoC)代码发布仅30小时后即遭活跃利用。
该漏洞属于Apache Tomcat路径等效缺陷,在满足特定条件时可导致远程代码执行或信息泄露。受影响版本包括:
-
11.0.0-M1至11.0.2
-
10.1.0-M1至10.1.34
-
9.0.0.M1至9.0.98
漏洞利用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
默认Servlet启用写入功能(默认禁用)
-
启用部分PUT请求支持(默认启用)
-
存在特定文件处理条件
根据安全公告,原始实现中部分PUT请求会基于用户提供的文件名和路径创建临时文件,并将路径分隔符替换为"."。当满足以下全部条件时,攻击者可查看敏感文件或注入恶意内容:
-
安全敏感文件的上传目标URL是公共上传目标URL的子目录
-
攻击者知晓正在上传的安全敏感文件名
-
安全敏感文件同样通过部分PUT方式上传
若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则可实现远程代码执行:
-
应用程序使用Tomcat基于文件的会话持久化功能(默认存储位置)
-
应用程序包含可被反序列化攻击利用的库
Tomcat已发布9.0.99、10.1.35和11.0版本修复该漏洞。Wallarm研究人员确认漏洞正遭活跃利用,攻击者仅需发送单个PUT API请求即可劫持Apache Tomcat服务器。
攻击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
上传恶意序列化会话:攻击者发送包含base64编码的ysoserial工具链的PUT请求,将其存储至Tomcat会话目录
-
通过会话Cookie触发执行:携带恶意JSESSIONID的GET请求会强制Tomcat反序列化并执行载荷
该攻击具有以下特征导致防御困难:
-
无需认证即可执行
-
base64编码可绕过传统安全过滤器检测
多数Web应用防火墙(WAF)无法有效识别,因为:
-
PUT请求看似正常且不含明显恶意内容
-
载荷采用base64编码规避基于模式的检测
-
攻击分两步执行,实际攻击发生在反序列化阶段
CISA根据第22-01号约束性操作指令(BOD 22-01)要求联邦机构最迟于2025年4月22日前修复该漏洞。
安全专家建议:
-
受影响用户应立即升级至修复版本
-
企业应检查基础设施中是否存在该漏洞
-
关注多步骤攻击的日志监控,建立更完善的文件上传检测机制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FreeBuf):CISA将Apache Tomcat路径等效漏洞列入已知被利用漏洞目录
- 左青龙
- 微信扫一扫
-
- 右白虎
- 微信扫一扫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