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微软退出中国的消息又开始沸沸扬扬了。
这次微软退出中国的传言,首先来自于微软的一家合资外包公司:上海微创。
2025 年 4 月 7 日,上海微创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内部邮件称,4 月 8 日起,正式停止在中国区的运营。
微创内部普遍认为,这次业务迁移的直接导火索,在于一项刚刚生效的美国法令:第14117号行政令。
它的全称很长,叫做《防止受关注国家获取美国人批量敏感个人数据及美国政府相关数据》,
防止受关注国家,获得美国人数据。
嗯。那么,谁是“受关注国家”?
中国、俄罗斯、古巴、伊朗、朝鲜和委内瑞拉等等国家。他们,都是“危险人士”。
那,又怎么防止“危险人士”获得数据?
根据规则原文:
……自生效日期起,任何美国人士不得在未遵守安全要求的情况下,故意参与涉及关注国家或受限主体的供应商协议、雇佣协议或投资协议的受限数据交易……
像微软这样的“美国人士”,如果和“受关注国家”的实体(比如微创在中国的团队),进行涉及访问“敏感数据”的交易,就会被“限制”。
你只要和“危险人士”交易数据,我就要限制你。
想解除限制?那你至少得满足一系列安全要求。由美国网络与基础设施安全局(CISA)制定的 ,严苛要求。
在中国境内,让一个处理数据的外包团队,达到CISA的严苛标准,证明数据绝对安全。成本之高,难度之大,难以想象。
所以,为了规避巨大的合规风险,微软作为客户,最直接的选择,就是把这部分涉及敏感数据的业务,迁走。迁出中国。迁出“受关注国家”。
而行政令的最终生效时间,是:2025年4月8日。再回头看看那封邮件,“停止运营”日期,也是:4月8日。
好了,都对上了。说到这里,“微软退出中国”的这场恐慌,算是基本搞清楚了。
微软离开中国,当然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事实上,近些年来,已经发生了很多的事情。
微软的AI部门被从中国挪去了澳大利亚,爱尔兰,加拿大等国家,是已经发生了的事情。
微软亚洲研究院的一些AI研究人员被挪去了加拿大,也是已经发生了的事情。
更重要的事,微软亚洲研究院这么多年来一直把北京作为总部,结果最近却在日本东京成立了分支机构,微软这么做到底是为什么,可想而知。
网上还传闻,原来定于运营到2025年的微软上海张江人工智能与物联网实验室,在2024年底已经停止新项目入驻。并且有传言表示双方已经停止合作,实验室已经关闭。
这两年微软一直一旦一点的往外走,重要岗位都搬走了,即使现在没搬走,也很快就会搬走。
当然,做得比微软更坚决更快的,首先是Oracle,其次是IBM。这两家公司在中国的研发部门,乃至技术支持部门都搬走了,大把的撤到了印度。
所以不可否认的是,外企们在搬走,尤其是研发部都在搬走。至于留下来的,基本上就是销售团队了。
而在一众外企里面,微软的表现,还是相对保守,犹豫的。毕竟微软进入中国,并且从中国市场受益,从中国的研究和开发人员受益是毫无疑问的。
但是,历史似乎是到了一个转折点。微软在内的外国企业这些年在印度的投入可谓巨资,和其在中国亦步亦趋的撤离完全不一样。
现在程序员们都很难找工作,除了印度的程序员。印度的程序员不但工资高,而且工作随便找,到处都是职位,到处都在招人。
所以问题并不是微创的HR这封信写的是真的还是假的,因为不管真的还是假的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微软已经做了很多事情,在一点点的搬离中国。重要的是,不仅仅微软,其他很多外企也已经做了很多事情,而且做的比微软坚决得多。
那么,微软到底会不会在什么时候会完全撤离中国呢?
参考:
1、刘润,《微软被疯传“撤出中国”,到底发生了什么?》
2、飞总聊IT,《微软退出中国。。。》
3、云头条,《微软一外包「微创」中国区停运。。。2000 人或受影响》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数据学堂):微软退出中国。。。
免责声明:文章中涉及的程序(方法)可能带有攻击性,仅供安全研究与教学之用,读者将其信息做其他用途,由读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如有问题可邮件联系(建议使用企业邮箱或有效邮箱,避免邮件被拦截,联系方式见首页),望知悉。
- 左青龙
- 微信扫一扫
-
- 右白虎
- 微信扫一扫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