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速度越来越快了 很多技术爆炸式发展,a2a,mcp, to agent的llm等都开始新的探索和思路的发展。
这个对s(istj)人很不友好啊 发展的方向太多了都是新的,很虚无缥缈的方向,连产品具体形态也不知道,都需要从需求端开始幻想。
最近又看到yc在23、24年投资的ai公司开始全面赚钱,并且投资同比开始放缓,毕竟那些投资公司已经开始成为某个领域的霸主,没必要重复投资了。这意味着“水位上来了 岸不多了” ,在金钱还没被ai完全干掉之前,岸越来越少了。表现就是岗位减少,创业公司不断死亡、被兼并。
我每天的attenion分配,基本上是50%思考未来,50%处理技术、市场分析、团队构建。虽然我没完全落地这些,但是我认为先胜而后求战。
需要快速反馈的地方我也会速度快的去做,不会因为过度思考导致错失先机。50%的思考包括对自己的思维的缺陷的思考,越来越内倾,越来越减少和外部的精神交流,更多focus在自己的思维上的盲区的建设。
目前的体感来看,大厂因为都是跟随战略,会有一些介入ai+安全转型,但是因为这些都不好说,已经在亏钱了,还在做探索,这些探索不亚于重新pmf创业。ai 卷到大家都在搞,但是战术的路线和取舍每家公司都要做出具体的选择,甚至也许ai只是个战略幌子,毕竟安全行业不一样。技术本身的变现能力并没销售那么强。所以转不转ai其实没那么大的成果转换,毕竟ai不能100%准确,最终还是要一个人,如果效果不强,也没那么大的说服力。
我依然认为未来代码层的漏洞都会消失,不断缩小,不断消失,而且这一天会很快到来(3年内),我虽然也在做安全,但是我有我的想法和趋势的判断,并且我认为我的方向足够避开这些劣势,有足够的战略生存空间。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xsser的博客):随便聊聊AI发展趋势
免责声明:文章中涉及的程序(方法)可能带有攻击性,仅供安全研究与教学之用,读者将其信息做其他用途,由读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如有问题可邮件联系(建议使用企业邮箱或有效邮箱,避免邮件被拦截,联系方式见首页),望知悉。
点赞
https://cn-sec.com/archives/3962275.html
复制链接
复制链接
-
左青龙
- 微信扫一扫
-
-
右白虎
- 微信扫一扫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