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tner:人工智能是网络安全的包袱

admin 2025年4月24日15:29:33评论0 views字数 1324阅读4分24秒阅读模式
Gartner:人工智能是网络安全的包袱

曾被寄予厚望的AI,原本应成为网络安全团队的“神兵利器”,但是由于企业的仓促上马,如今却成为了令他们倍感压力的“第二战场”。

Gartner副总裁分析师Richard Addiscott坦言:“AI的确能带来效率,但对于安全团队来说,它更多是新的责任,而非解放。”他们一边被要求治理组织内部的AI使用,另一边还要将AI技术融入自身工作流,而这一切往往发生在缺乏充分培训的前提下。安全职责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叠加”了AI治理的重担。

一场“仓促上马”的AI竞赛

Gartner数据显示,98%的企业已经部署或计划部署AI,只有1%明确表示不会使用。但这种全速前进的趋势,正在给企业带来一种熟悉的风险感:“赶潮流式”转型。

印度国际保险公司CISO、NexisCyber创始人Anil Appayanna指出:“现在谁在讲座上不说自己在用AI?这就是现实压力。大家都怕落后。”但他也警告:“这不是‘上一个工具’那么简单,你得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目的是什么、是否具备执行能力。”

Appayanna采取的策略是分阶段引入AI,先用它处理重复性低阶任务,然后逐步扩展到复杂领域,如自动化红队测试。他始终强调:“先培训,再上线。”

技能缺口正在撕裂安全防线

O'Reilly发布的《2025技术趋势》报告显示,AI相关技能热度持续攀升:

  • 人工智能兴趣增长:+190%

  • 生成式AI:+289%

  • AI原理:+386%

  • 提示工程:+456%

但在热度背后,是现实的冷水。Addiscott指出:“如果没人了解大型语言模型如何运作,也没人懂提示工程,那要怎么用好AI?”

更棘手的是,攻击者也在用AI,甚至比防御者用得更好,效率更高。Rona Spiegel,前Wells Fargo和Cisco云治理专家表示:“攻击者只需一次成功,但防御者必须次次正确。AI让攻击者成功的概率更高。”

攻击者正用AI生成更逼真的钓鱼邮件、自动化侦察、甚至开发躲避检测的恶意软件,而不少安全人员甚至还没意识到自己面对的是AI生成的威胁。

AI能否缓解人才荒?别太乐观

尽管现实严峻,也有人认为AI并非“洪水猛兽”。Spiegel指出:“真正缺的不是技能,而是领导层对网络安全本质的理解。”

她建议CISO采取更策略性的方式看待AI:“大家都在讲‘自动化’,但你得知道在什么领域自动化,如何与其他部门协作,如何将AI纳入统一的治理策略,而不是孤立地看待AI。”

Appayanna则认为,AI可以释放人力,让团队聚焦于更高级的工作任务:“我不会让一线分析师去翻三小时的日志,让AI去干这事更合适。但它是辅助工具,永远不是替代。”

Addiscott的结论清晰而现实:“AI不会替代既有的安全职责,它只是叠加在原有体系之上。”政策管理、应用安全、云安全、监控机制……这些基础工作依然不可或缺,而AI的嵌入,将是一个“需要一代人时间”的渐进过程。

在这场新旧交叠的AI变革中,真正具备战略视野的CISO,将不会被AI的热潮裹挟,而是清醒地为企业找到价值落地点。不盲从、不冒进、有准备、敢取舍,积极提升安全团队的AI技能,才是走出AI焦虑陷阱的最佳路径。

Gartner:人工智能是网络安全的包袱

END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GoUpSec):Gartner:人工智能是网络安全的包袱

免责声明:文章中涉及的程序(方法)可能带有攻击性,仅供安全研究与教学之用,读者将其信息做其他用途,由读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如有问题可邮件联系(建议使用企业邮箱或有效邮箱,避免邮件被拦截,联系方式见首页),望知悉。
  • 左青龙
  • 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右白虎
  • 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admin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5年4月24日15:29:33
  • 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CN-SEC中文网:感谢原作者辛苦付出):
                   Gartner:人工智能是网络安全的包袱http://cn-sec.com/archives/3994671.html
                  免责声明:文章中涉及的程序(方法)可能带有攻击性,仅供安全研究与教学之用,读者将其信息做其他用途,由读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如有问题可邮件联系(建议使用企业邮箱或有效邮箱,避免邮件被拦截,联系方式见首页),望知悉.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