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一下:大模型在各行各业如火如荼的发展,单模态、多模态、agent
这么多的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咋到了安全行业就特殊了呢。
吐槽一下:大模型好不容易堆了海量的参数训练出来,具备了理解&推理的能力,
结果又当成了一个模型进行比对,暴殄天物,拿着屠龙宝刀杀鸡。
吐槽一下:几百万的报警人都分析不明白,喂给大模型凭什么就能分析明白呢。
难道大模型比人脑的推理能力还强?而且市面上看到了很多的厂商也推出了安全
大脑,可以直接进行智能化分析,不理解!
吐槽一下:有没有可能是自己使用不当呢? 微调、rag/rat、agent、mcp
等等的不停的在发展,是否能在安全领域内使用一下呢。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安全实战派):闲扯安全在大模型领域的“误区”
免责声明:文章中涉及的程序(方法)可能带有攻击性,仅供安全研究与教学之用,读者将其信息做其他用途,由读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如有问题可邮件联系(建议使用企业邮箱或有效邮箱,避免邮件被拦截,联系方式见首页),望知悉。
- 左青龙
- 微信扫一扫
-
- 右白虎
- 微信扫一扫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