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威胁猎人研究人员调研发现,有一批黑产团伙在公开兜售东南亚跨境电商平台的品牌授权资料,并提供“代过本土店铺品牌授权”服务。其涉案品牌包括近期大火的潮玩、美妆等国际知名品牌,黑产在广告中宣称服务可做到"100%通过率"。
与以往零散的品牌资质伪造不同,此次发现的黑产呈现出明显的组织化、规模化特征。
威胁猎人研究人员深入调研,并结合2023-2024年间积累的情报数据,我们识别出此次伪造产业链条在以下方面实现了关键升级:
1、服务范围从单一平台扩展至多平台协同
2、组织结构从个体运营发展为专业分工协作
3、定价策略从一口价转变为分级服务与定制化方案
这些特征表明,电商平台伪造虚假品牌授权欺诈已经从早期的机会主义行为,演变为一种成熟的黑产业务模式,正对全球电商生态构成了更为严峻的挑战。
一、黑产新型攻击手法深度解析
威胁猎人运营人员研究发现,这些黑产并非只是在做简单的假文件。他们在“技术手段”和“运营模式”两条主线同步升级,呈现出技术专业化、产业链商品化水平提升的双重趋势。
1.1 技术手段演进
本次发现的黑产在技术层面呈现出明显的升级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资质伪造技术升级:
借助图片伪造技术的发展,能够精准复制资质,达到了人工审核难以识别的阶段。
验证流程漏洞利用:
黑产不断深入研究各大电商平台的品牌授权验证流程,持续找到其中的技术或业务漏洞来进行作恶。
授权链关系伪造:
最新的攻击手法是构建完整的"授权链关系",而非单一文件伪造。黑产会同时伪造品牌方、一级代理商和二级代理商的完整授权链条,使得伪造的授权在系统中呈现为一个完整的、合法的授权体系,大大提高了通过审核的概率。
1.2 运营模式创新
同时,黑产正借鉴正规商业的运营逻辑,逐步构建起清晰的产品结构与服务分工,形成了一种更具“专业度”和可复制性的“黑灰产业链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分级服务体系:
黑产建立了完整的分级服务体系,根据不同平台、不同品牌和不同授权类型提供差异化定价。例如,某跨境电商本土店铺品牌授权(6000元/年)与跨境店授权资料(2000元/份)采用不同的价格策略,反映了不同服务的技术难度和市场需求。
"预付定金+尾款"商业模式:
为建立信任机制,黑产采用了"预付50%定金,授权通过后支付尾款"的模式,降低了客户的决策门槛和风险感知。这种模式显示出黑产对自身服务成功率的高度自信。
成功案例展示策略:
黑产会向潜在客户展示大量的"成功案例"截图,包括已通过审核的品牌授权页面、Case ID和授权编码等关键信息。黑产为自身服务背书,增强推广说服力。
多渠道营销网络:
黑产已经建立了覆盖社交平台、私密群聊,暗网论坛等多平台的营销网络,针对不同客户群体采用差异化的推广策略。例如,在国内社交平台主要面向中国卖家推广东南亚市场的授权服务,而在私密群聊则面向国际卖家提供跨境平台的授权解决方案。
二、黑产团伙画像分析
2.1 组织结构与专业分工
通过对黑产服务流程和技术特征的深入分析,威胁猎人研究人员大致勾勒出了这类黑产团伙的组织结构和专业分工:
核心技术团队:
负责研究平台验证机制、开发伪造技术和维护技术更新。通常由多名具有平台开发或安全背景的技术人员组成,他们熟悉电商平台的技术架构和验证流程。
资源获取团队:
专门负责获取真实品牌授权资料、官方模板和验证样本。他们通过内部人员、社交工程或数据泄露等多种渠道获取原始资料,为技术团队提供基础素材。
客户服务团队:
负责客户沟通、需求确认和售后支持。他们通常具备多语言能力,能够服务不同地区的电商卖家,并掌握各平台的政策和流程知识。
财务结算团队:
负责收款、资金流转和风险控制。他们建立了复杂的收款体系,通常涉及多层级的资金中转,以规避监管和追踪。
这种专业分工结构使黑产团伙能够高效运作,并快速适应平台政策和技术变化。与早期的个体黑产相比,这种组织化运作模式大大提高了服务的专业性和成功率。
2.2 地域分布与活动特征
同时,该黑产团伙展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布及时间协同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地域分布特点:
通过对通讯时间、语言特征和支付方式的分析,我们发现这类黑产团伙呈现出明显的跨国协作特征。例如核心技术团队多位于中国,而客户服务和资源获取团队则分布在东南亚国家(如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形成了覆盖多个时区的运营网络。
跨境协作网络:
黑产团伙建立了高效的跨境协作机制,利用不同地区的资源优势。例如,东南亚团队负责收集当地品牌资质和政策信息,中国团队负责技术开发和文件伪造,形成了完整的跨境协作链条。
活动时间规律:
黑产团队的活动呈现出明显的时间规律,通常在电商平台政策调整或品牌授权审核标准变更后的1-2周内,会迅速推出针对性的新服务。这表明黑产团队对平台动态保持高度敏感,并能快速调整服务策略。
三、相关事件案例分析
3.1 某平台东南亚虚假授权案例
近期,威胁猎人情报团队发现黑产通过微信渠道大规模推广某跨境电商平台品牌授权服务,其服务覆盖潮玩 美妆等知名品牌。该服务声称"100%通过率",价格为6000元/年。
影响
根据黑产展示的成功案例数量和反馈,估计该服务已帮助至少数几十家无授权卖家通过了该平台的品牌审核,涉及美妆、家用电器、纺织品等多个类别。这些伪造授权的有效期通常设置为1-2年,意味着这些风险将长期存在于平台生态中。
3.2 某平台品牌授权造假服务案例
近期,威胁猎人情报团队在Telegram频道发现针对某跨境电商平台的品牌授权造假服务,该服务不仅提供授权文件伪造,还声称可以"删除账户健康投诉",包括商标和假冒/正品投诉。
影响
伪造授权文件混入平台数据库,则会导致品牌关联图谱失真 ,影响算法推荐的精准度。而黑产提供的可删除健康投诉的行为,直接干扰平台履行《电子商务法》规定的争议处理义务。
四、结语
随着黑产链条的加速演进,“品牌”不再只是正品保障的象征,也成为黑产牟利的新入口。一纸假授权的背后,不只是一个商家的违法操作,更可能是一个生态系统的隐患导火索。
企业需要重点关注以下问题:
法律合规风险:
电商平台作为中介服务提供商,在知道或应当知道卖家存在侵权行为的情况下,未采取必要措施的,可能需要承担连带责任。
品牌形象与用户信任度损害:
伪造品牌授权导致的假冒商品流入,将直接损害平台的品牌形象和用户信任。假冒商品通常质量低劣,用户购物体验差,导致用户满意度下降。频繁的假冒商品投诉会损害平台在消费者心中的可信度,致使平台信誉受损。
平台生态与公平竞争环境破坏:
伪造品牌授权服务的泛滥,将严重扭曲平台的竞争环境。合法获取品牌授权的卖家投入更高成本,却面临不公平竞争,假冒授权卖家通过低价策略挤压合规卖家的生存空间,致使劣币驱逐良币。
威胁猎人针对性防御建议
使用威胁猎人情报服务,针对各渠道内发布过品牌授权广告的黑产进行监控,识别黑产发出的案例截图,提取关键信息,进行内部定位。并持续监控这类黑产的手法,提取特征进行识别,再使用情报社工方法,通过深入跟进黑产获取相关手法和细节,用于平台内部定位。
风险实时预警:
威胁猎人提供品牌授权异常检测服务,基于跨平台账号关联分析,追踪历史捕获黑产联系方式的历史活动,深入跟进挖掘其背后产业链。
定制化解决方案:
针对东南亚市场推出多语言舆情监控模块(支持中文、泰语、越南语),结合本地化情报运营团队,快速响应区域性品牌侵权风险。
威胁猎人将持续追踪此类风险,以情报驱动为核心,协助平台构建前瞻性防线,守护品牌与用户的信任边界。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威胁猎人Threat Hunter):品牌资质虚假授权产业链分析
- 左青龙
- 微信扫一扫
-
- 右白虎
- 微信扫一扫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