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预期功能安全(三)

admin 2022年3月14日08:03:57评论104 views字数 1795阅读5分59秒阅读模式

在系统开发V模型中的上升阶段,什么时候意味着开发可以收口,系统达到了发布的条件,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就是说具备什么条件,意味着系统残余的风险可以接受,在预期功能安全中,可以总结为两句话:

一:所有已知的风险已有对应措施进行了控制(区域2)——ISO21448第10节

二:所有未知的风险在实际运行中已经足够小(区域3)——ISO21448第11节

下面对这两个方面展开谈谈

第一句是对已知的不安全情况(区域2)进行评估,确保在采取SOTIF缓解措施的情况下,已知情况下导致危害事件,不存在不合理的风险了。缓解措施可能包括限制系统应用范围ODD,进行传感器和算法的冗余设计。风险接受的重点在于是否根据已知的缓解措施对传感器、算法、执行器和集成后的系统进行有针对性的测试。ISO21448提供了一系列测试方法的组合,包括分析、模拟仿真和实车测试,用于对区域2的各种场景进行全面的测试。

验证技术的运用不那么简单,寥寥数语,实际做起来非常考验安全和验证人员的能力。举个例子,对于第一点,已知不安全情况的风险评估,在采用了冗余的系统架构时,不同计算通道的独立性是需要验证的。而独立性要从系统失效的独立性(软件和硬件)和随机失效的独立性(硬件)两个方面进行验证,例如软件系统性失效方面如使用了两个不同类型算法的分类器,但采用了相同的数据集进行训练,容易对相同的样本产生同一错误的输出,因此建议采用有区分度的数据集进行训练,硬件系统性失效,如主计算通道和辅计算通道采用了不同的硬件平台进行冗余计算,但存在采用了同一电源,在同一个电路板上,存在由于电源波动和EMI干扰,导致多样化硬件同时失效的情况,这些都是系统保证独立性需要考虑的因素。

比如在基于触发事件进行场景测试时,要求单个触发事件有明确的场景条件,基于场景可以去构建测试案例,如果危害分析中的触发事件比较笼统,则需要进行额外的分析,以建立基于场景的测试案例。以车道保持系统触发事件——车道线被覆盖导致相机无法检测到,需要考虑的场景变量就有很多种:

车辆行驶的地点有:出入高速口、车道并窄、分叉口、弯道左转、弯道右转、施工维修路障;

覆盖物类型有:水完全淹没、雪、沙、雨水淋、泥浆、淤泥、标线模糊、跌落异物。

如何理解预期功能安全(三)

ODD不同场景的延展 (取自网络)

第二句是对未知的不安全情况(区域3)进行评估,这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仅靠测试里程的不断累积显然无法达到目标,需要综合运用结构化的分析技术(如引导词头脑风暴HAZOP)和道路测试,暴露未知不安全的场景。在SOTIF过程中,识别未知不安全场景所需的测试范围仍然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测试范围与场景的类别和分布相关联,能够覆盖ODD的所有要素,并考虑到以前的经验成果、司机的可控性和其它因素。

ISO21448附录C提供了一种方法,先设定一个里程目标值,在测试范围中识别出了新的未知不安全场景,就需要补充新的类型的测试,以针对设计更改的范围。

如何理解预期功能安全(三)



总结以上,在ISO21448中对于区域2和区域3给出的指导性原则方法,在实际项目中进行延展,构建一套完整的结构化分析方法和测试场景库。

那么,什么是预期功能安全最终的衡量标准,可以考虑的方法有:

  1. 与现有的交通数据(如碰撞事故统计、数据分析)比较;

  2. 现行行业中类似功能预先存在的目标;

  3. 与人类驾驶员行为的对比

  4. 其它的风险接受准则(GAMAB、ALARP等)。

对于L2和L3级系统,由于存在着自动驾驶系统与人之间的权限过渡,如果系统不能实现驾驶任务,但是能安全地让司机接管,也会避免事故的发生,因此需要考虑司机接管成功的概率。

没有足够的交通数据的情况,选择其它的风险评价原则,GAMAB和ALARP是法国和英国铁路领域应用的风险评价原则,

GAMAB(全局至少一样好),增加系统带来的风险不高于用于比较的现有系统的风险。这个概念是基于风险和危害之间的权衡。

ALARP,合理可行的范围内减少风险,同时考虑减少风险的成本,取得风险降低和成本之间的权衡。

以上四种风险接受方法可以结合使用,先将系统性能与交通数据或人类驾驶行为进行比较,取决于数据是否可用,如果系统允许司机接管,则评估司机安全接管的概率,不断验证和迭代系统开发,直到系统满足选定的指标。最后,如果存在具有成本效益的措施可以进一步降低风险,满足ALARP原则,也将这些措施考虑到系统设计中。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薄说安全):如何理解预期功能安全(三)

免责声明:文章中涉及的程序(方法)可能带有攻击性,仅供安全研究与教学之用,读者将其信息做其他用途,由读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如有问题可邮件联系(建议使用企业邮箱或有效邮箱,避免邮件被拦截,联系方式见首页),望知悉。
  • 左青龙
  • 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右白虎
  • 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admin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2年3月14日08:03:57
  • 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CN-SEC中文网:感谢原作者辛苦付出):
                   如何理解预期功能安全(三)https://cn-sec.com/archives/828177.html
                  免责声明:文章中涉及的程序(方法)可能带有攻击性,仅供安全研究与教学之用,读者将其信息做其他用途,由读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如有问题可邮件联系(建议使用企业邮箱或有效邮箱,避免邮件被拦截,联系方式见首页),望知悉.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