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在社会工程学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中,“人肉”搜索受到了广大的欢迎,然而“人肉”搜索自从诞生以来就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任何的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不可否认,“人肉”搜索除了侵犯个人隐私以外其实也有另一面,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用“人肉”搜索去侵犯公民的个人信息,去查看他们的身份证、户籍乃至一天之内的行踪轨迹等。这里我不向大家去传授“人肉”搜索是如何完成的,只向大家说一说“人肉”搜索的思路,让各位了解到你的个人信息是如何被搜集出来的。
言归正传,“人肉”搜索的思路大致分为以下6点:
1、搜索引擎:以目标的QQ为例,利用搜索引擎可以找到手机、目标的邮箱、支付宝账号、淘宝账号以及常用ID等。
2、社工库:整理一下搜集到的信息,可以用QQ通过社工库去找到手机号、归属地、老密、名字等。
3、利用搜集到的老密可以去破解一些比较简单的网站,这里提示一下各位,不要想去破解QQ登录。这个想法很不现实。
4、常用密码:根据用户的习惯搜集密码,如:姓名字母首拼+手机号、喜欢或者暗恋的人姓名首拼/手机号/QQ/5201314等弱口令。
5、第三方网站:老密存留、用户习惯、职业、收入、爱好等。
6、目的:身份证信息、姓名、地址等。
以上的内容就是思路,因为一些原因只能写的点到为止。(懂的都懂)
特别声明:
由于传播、利用此文所提供的信息而造成的任何直接或者间接的后果及损失,均由使用者本人负责,作者及平台不为此承担任何责任。
作者有对此文章的修改和解释权。如欲转载或传播此文章,必须保证此文章的完整性,包括版权声明等全部内容。
未经作者的允许,不得任意修改或者增减此文章内容,不得以任何方式将其用于商业目的。切勿用于非法,仅供学习参考。
扫
码
关
注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网安之道):“人肉”搜索思路
- 左青龙
- 微信扫一扫
-
- 右白虎
- 微信扫一扫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