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技风险提示是指对上级监管机构要求的信息科技信息报送。
1、例行性报送内容,如银监会信息科技非现场监管报表(包括季报和年报);
2、非例行性报送内容,如监管机构调查信息、各类重大信息科技突发事件、信息科技非现场监管实时报表等。
监管信息报送程序
银监会信息科技非现场监管报表报送按照以下程序进行报送:
-
银监会信息科技非现场监管报表由信息科技部门指定人员负责收集、整理相关数据,并按格式进行填写; -
填写完毕后,由信息科技部门负责人进行审核; -
信息科技部门负责人审核完毕后,通过银监会数据采集平台(1104)进行报送; -
报送时间上,应符合银监会的报送时间要求。
其它监管信息应按以下程序进行报送:
-
根据监管信息报送内容,由信息科技部门相应人员收集、汇总和编写报送信息;
-
报送信息经信息科技部负责人审核后,提交风险管理部门进行审核; -
风险管理部门审核完毕后,由办公室统一进行报送。
监管信息报送要求
重大突发性事件的报送必须注意时效性。重大事故、突发事件在发生后,应按应急预案的有关要求,立即电话通报,并快速整理成文字信息进行书面报告;
信息材料一般采用电子邮件或者内部OA会签的方式,通过内网报送,严禁通过因特网传输;
报送信息材料作为信息科技部门资料存档、保管。
监管信息报送统计考核
监管信息报送工作应按季度进行统计,统计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
报送信息名称; -
报送信息数量; -
报送信息时间; -
报送信息质量; -
报送信息是否被退回、遗漏或延迟。
-
凡被监管机构考核加分的,对相应报送人员进行相应加分; -
凡被监管机构推荐发布到国内、外刊物的,对相应报送人员加分; -
凡被监管机构退回要求重新进行报送的,对相应报送人员扣分; -
凡未按照报送时限要求进行报送,或漏报的,对相应报送人员扣分。
信息科技部门每年对考核结果进行通报,并将考核成绩纳入员工年度绩效考核。
获取更多资源与话题讨论
阅读更多文章▼▼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微言晓意):信息科技风险报送管理
免责声明:文章中涉及的程序(方法)可能带有攻击性,仅供安全研究与教学之用,读者将其信息做其他用途,由读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如有问题可邮件联系(建议使用企业邮箱或有效邮箱,避免邮件被拦截,联系方式见首页),望知悉。
- 左青龙
- 微信扫一扫
-
- 右白虎
- 微信扫一扫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