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探讨了《网络安全等级保护:贯彻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原则》,今天简单谈一下网络安全工作中的法律依据。首先,公安机关作为网络安全保卫工作的法理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六条第十二...
人工智能的发展引发的法律依据问题
关注我们,学习更多隐私合规讯息大型语言模型提供了诸如更高的效率、生产力、研究和创新等好处。欧洲数据保护委员会工作组在其5月23日发布的报告中也承认了这一点。所有LLM都是使用数据集开发和培训的。目前在...
零信任隐私的挑战和回报
近期,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举行的、名称为“数字信任世界”的2023年ISACA北美会议上:数字信任世界上,Lisa McKee 博士发表了关于零信任隐私的演讲。本文概括了她对零信任战略、好处、挑战、...
干货丨从《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 看等保1.0到等保2.0的重要变化
重要变化一:核心法律依据的效力位阶提高等保1.0的核心法律依据是由公安部、国家保密局、国家密码管理局、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共同制定、发布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而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