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威胁猎人运营团队通过全球情报监测网络,监控到多起跨国协作进行恶意退款成功的案例。
并且这些团伙,通过Telegram、Facebook等平台公开发布广告,宣称可提供"100%有效"的退款服务,同时对成功的订单号进行了公示,以增加可信度,从而吸引普通用户委托他们代理退款,或购买他们的退款教程。
「关键发现」
•跨国组织结构:发现黑产当前提供服务形成跨国协作网络,覆盖英/美/德/加/法等多国市场,呈现出明显的跨国运营特征。
•技术更迭:传统退款手法与数字化工具结合,如利用热敏打印技术制作24-48小时内自动消失的物流标签,利用AI技术伪造证明等。
•专业分工:黑产内部已形成明确的角色划分,包括技术开发、客户引流、退款操作和资金结算等环节。
•定价模式:发现阶梯佣金制(如首单10%,后续15%),主要按商品价格比例抽成(10%-30%)的商业模式。
通过对此次监测共计捕获到该团伙的恶意退款成功事件订单的深入分析,我们发现了 一系列值得关注的风险特征。
01
1.1 电商恶意退款手法演进路径
通过对2023-2025年间电商平台退款欺诈案例的纵向分析,我们发现黑产手法呈现出明显的演进路径:
1.1.1 传统基础手法
虚假物流欺诈:利用虚假物流追踪ID伪装退货已送达
商品调包/空箱欺诈:藏匿商品后寄回空箱,或用低价物品替换高价值商品
虚假质量/损坏索赔:虚构商品损坏、发错货等问题
利用平台规则漏洞:频繁退货以短期使用商品或获取促销优惠
1.1.2 技术升级手法
热敏标签技术:通过热敏打印机打印易褪色标签(地址24-48小时消失)
AI生成证据:利用AI技术生成逼真的商品损坏照片或视频证据
多平台协同:黑产针对某一产品在多个平台分散下单,利用各平台数据孤岛效应,规避关联检测风险
1.1.3 新型高级手法
危险物质泄漏声明:用户收到货物后,虚构危险物质泄漏,以安全为由拒绝退货,并声称物品已作为生物危害品销毁
社会工程学持续演变:利用客服同情心的话术持续更新,精心设计的新型剧本不断出现
内部勾结模式:与相关平台内部人员(如内部售后经理、客服)合作,利用内部操作进行货到退款
1.2 电商恶意退款黑产组织特征与运营模式
1.2.1 组织特征
本次监测中,我们发现了一个具有明确组织架构的跨国退款黑产网络,具有以下特征:
跨国协作网络:通过对WhatsApp号段分析,发现主要操作者来自巴基斯坦(+92)、墨西哥(+52)等国家,覆盖范围包括了英/美/德/加/法等主要电商市场;
专业分工明确:团伙内部已形成技术开发、客户引流、退款操作和资金结算等专业分工;
品牌化运营:黑产组织开始使用统一的品牌标识和服务承诺,如"XXX(平台名) Refund Pro"、"Shop Return Master"等,提升专业形象;
多层级代理结构:采用总代理-区域代理-操作员的三级分销模式,扩大影响范围。
1.2.2 运营模式
阶梯佣金制:不同团伙佣金收取比例有所不同,如最新捕获事件中,黑产打出首单10%,后续15%的佣金制度,用首单优惠来鼓励用户使用该项服务。
动态比例抽成:根据退款难度和金额大小,收取商品支付金额的10%-30%来作为手续费。
订单号公示制度:通过公开展示成功退款的订单号增强服务可信度。
区域化精准营销: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电商平台政策差异,提供定制化退款方案。
1.2.3 黑产经济模型
多元化收入来源:除直接收取退款佣金外,还通过出售教程、提供VIP会员服务等方式获利。
资金循环利用:利用退款获得的资金再次购买高价值商品,形成资金循环放大效应。
风险分担机制:黑产承诺退款100%有效。部分黑产会提前收取一半定金,并表示若退款失败则定金退还。部分黑产会先行退款,在确认退款成功后收取佣金,以此对失败的退款操作提供保障,降低用户尝试门槛。
02
电商恶意退款黑产手法演进与团伙特征
2.1 跨国协作型电商恶意退款案例
「案例一:某电商平台恶意退款」
2025年5月19日,威胁猎人运营团队发现一起针对某平台德国地区的专项退款服务。该服务由德国本地团队负责操作,通过常见退款手法实现退款。
攻击链路分析:
1. 引流阶段:在Facebook德语用户群中精准投放广告
2. 沟通阶段:与有退款需求的用户进行沟通,配合进行退款
3. 操作阶段:运用以上所提到的常见手法进行退款协作
4. 退款阶段:客户通过黑产团队所提供方法进行操作
5. 结算阶段:退款成功后,客户支付服务费(按预定比例结算)
「案例二:恶意退款"当天到货当天退款"快速服务」
2025年5月22日,威胁猎人运营团队发现黑产在Telegram发布的一项退款服务,承诺"当天到货当天退款",并采用首单10%、后续15%的阶梯佣金制。
攻击链路分析和案例一基本一致,但该服务又进一步针对了某平台的即时退款政策漏洞。
2.2 新型手法深度剖析:危险物质泄漏声明
在本次监测中,我们还发现了"危险物质泄漏"这一退款手法,其精妙之处在于利用了电商平台对安全问题的高度敏感性和相关法规约束。
「手法详解」
1. 目标选择:优先选择危险物质的商品。
2. 证据制作:使用无害物质(如食用色素、盐水)模拟泄漏痕迹。
3. 安全声明:向平台报告潜在的危险物质泄漏,声称出于安全考虑已将商品隔离。
4. 法规引用:引用当地危险品处理法规,声明商品已按要求处置,无法退回。
5. 平台反应:平台为避免安全和法律风险,通常会快速批准仅退款不退货的申请
「黑产针对性利用的平台薄弱点」
1、平台对安全相关投诉的优先处理机制
2、客服人员缺乏专业知识难以远程判断泄漏真伪
3、物流公司拒绝运输声明为危险品的包裹
4、平台为避免负面公关和潜在法律风险倾向于快速解决
03
行业影响与防御建议
3.1 恶意退款对电商平台的影响分析
3.1.1 直接经济损失:
商家层面:恶意退款导致商品损失与货款双流失,需承担退货物流、人工审核等额外成本。
平台层面:自营模式下需全额承担商品成本与退款支出,平台需赔付商家损失并面临法律纠纷风险。
3.1.2 品牌信誉与信任危机
1、频繁的恶意投诉商品质量问题或物流疏漏,导致消费者对品牌信任度下滑。
2、黑产伪造的商品损坏证据在社交媒体传播,直接影响品牌声誉。
3、平台退款政策收紧,影响正常消费者体验,形成恶性循环。
3.1.3 数据污染与决策误导
1、高频退款干扰库存与销售数据准确性,误导企业决策。
2、黑产利用小额订单批量退款,导致平台误判热销商品并错误备货。
3、退款数据异常扰乱算法推荐系统,影响平台用户体验。
3.2 恶意退款防御策略
基于对新型黑产手法和组织结构的深入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创新防御策略:
3.2.1 技术层面防御
智能包装完整性监测:在包装上应用特殊标记,可检测包装是否被打开或替换。
生物特征签收认证:高价值商品要求生物特征(如面部识别)签收,减少冒领风险。
AI视觉验证系统:要求退货商品拍摄多角度视频,通过AI比对确认商品一致性。
区块链物流追踪:利用区块链技术记录物流全过程,防止物流信息篡改。
3.2.2 技术策略层面防御层面防御
差异化退款政策:根据用户信用等级、购买历史和商品类型制定个性化退款政策。
退款行为模式分析:建立用户退款行为基线,识别异常退款模式。
跨平台信息共享:建立行业联盟,共享黑产信息和高风险账号数据。
3.2.3 情报驱动防御
威胁猎人情报运营团队可通过全网风险监测、黑产行为分析与精准防御策略,帮助企业高效应对恶意退款风险:
风险动态实时预警:基于AI算法与人工审核,主动监测黑产在Telegram、Facebook等平台的退款服务广告、教程及订单信息,提前识别风险账号与异常行为。
黑产手段深度剖析:通过全网检测风险事件,运营人员深入调研,及时向平台方进行预警。
攻击链路中断策略:针对不同退款手法的攻击链路,提供精准中断点建议。
- 左青龙
- 微信扫一扫
-
- 右白虎
- 微信扫一扫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