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RubyGems冒充Fastlane窃取Telegram API数据

admin 2025年6月11日10:11:10评论13 views字数 1389阅读4分37秒阅读模式
恶意RubyGems冒充Fastlane窃取Telegram API数据

两个恶意的RubyGems包伪装成流行的Fastlane CI/CD插件,将Telegram API请求重定向到攻击者控制的服务器,以拦截和窃取数据。

RubyGems是Ruby编程语言的官方包管理器,用于分发、安装和管理Ruby库(gems),类似于JavaScript的npm和Python的PyPI。

这些软件包拦截敏感数据,包括聊天id和消息内容、附加文件、代理凭证,甚至可用于劫持Telegram机器人的bot令牌。

供应链攻击是由Socket研究人员发现的,他们通过一份报告警告了Ruby开发者社区这一风险。

这两个包在RubyGems上仍然存在,它们的名字如下:

·fastlane-plugin-telegram-proxy:发布于2025年5月30日,有287次下载

·fastlane-plugin-proxy_teleram:发布于2025年5月24日,有133次下载

恶意RubyGems冒充Fastlane窃取Telegram API数据
窃取数据的捷径

Fastlane是一个合法的开源插件,可以作为移动应用开发者的自动化工具。它用于代码签名、编译构建、应用商店上传、通知传递和元数据管理。

“Fastlane -plugin- Telegram”是一个合法的插件,允许Fastlane通过Telegram发送通知,使用在指定频道上发布的Telegram bot。

这对需要实时更新Telegram工作空间中的CI/CD管道的开发人员很有帮助,允许他们跟踪关键事件而不必检查仪表板。

恶意RubyGems冒充Fastlane窃取Telegram API数据

在RubyGems上搜索Fastlane时出现恶意信息

Socket发现的恶意gem几乎与合法插件相同,具有相同的公共API、自述文件、文档和核心功能。唯一的区别(尽管是至关重要的区别)是将合法的Telegram API端点(https://api.telegram.org/)与攻击者的代理控制端点(粗糙微风-0c37[.]buidanhnam95[.]workers[.]dev)交换,以便截获(并且很可能收集)敏感信息。

恶意RubyGems冒充Fastlane窃取Telegram API数据

来自项目描述

被盗数据包括bot令牌、消息数据、任何上传的文件以及配置好的代理凭证。攻击者有充分的机会进行利用和持久化,因为Telegram bot令牌在受害者手动撤销之前一直有效。

Socket注意到gems的登陆页面提到代理“不会存储或修改您的bot令牌”,然而,没有办法验证这一说法。Socket解释说:“Cloudflare Worker脚本是不公开可见的,威胁者保留了记录、检查或修改传输中的任何数据的全部能力。”

使用这个代理,再加上受信任的Fastlane插件的typposquatting,清楚地表明了在正常CI行为的幌子下窃取令牌和消息数据的意图。此外,威胁者没有公布Worker的源代码,使其实现完全不透明。

安全研究人员建议安装了这两个恶意gem的开发人员应该立即删除它们,并重新构建安装日期之后生成的任何移动二进制文件。此外,所有与Fastlane一起使用的bot令牌都应该被旋转,因为它们已被破坏。

参考及来源:https://www.bleepingcomputer.com/news/security/malicious-rubygems-pose-as-fastlane-to-steal-telegram-api-data/

恶意RubyGems冒充Fastlane窃取Telegram API数据
恶意RubyGems冒充Fastlane窃取Telegram API数据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嘶吼专业版):恶意RubyGems冒充Fastlane窃取Telegram API数据

免责声明:文章中涉及的程序(方法)可能带有攻击性,仅供安全研究与教学之用,读者将其信息做其他用途,由读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如有问题可邮件联系(建议使用企业邮箱或有效邮箱,避免邮件被拦截,联系方式见首页),望知悉。
  • 左青龙
  • 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右白虎
  • 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admin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5年6月11日10:11:10
  • 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CN-SEC中文网:感谢原作者辛苦付出):
                   恶意RubyGems冒充Fastlane窃取Telegram API数据https://cn-sec.com/archives/4152977.html
                  免责声明:文章中涉及的程序(方法)可能带有攻击性,仅供安全研究与教学之用,读者将其信息做其他用途,由读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如有问题可邮件联系(建议使用企业邮箱或有效邮箱,避免邮件被拦截,联系方式见首页),望知悉.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