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密码管理、特权账号管理、双因素身份认证的讨论,涉及海外用户的网站在数据出入境、内外部合规方面的一些建议 | 总第162周

admin 2023年2月16日23:26:38评论51 views字数 6082阅读20分16秒阅读模式

关于企业密码管理、特权账号管理、双因素身份认证的讨论,涉及海外用户的网站在数据出入境、内外部合规方面的一些建议 | 总第162周

关于企业密码管理、特权账号管理、双因素身份认证的讨论,涉及海外用户的网站在数据出入境、内外部合规方面的一些建议 | 总第162周

0x1 本周话题TOP2

话题1:请教一下各位,大家密码管理都是怎么做的呢?除了bitwarden、1password等商业化的密码管理工具,有什么好的办法在团队直接管理和共享密码呢?

A1:密码原则上不应该共享,如果密码共享就不好审计了。

A2:公共账号么,最好还是rbac;个人用keepass。

Q:比如一些第三方的账号,设备账号什么的,我们希望集中存储,省得每个人到处瞎存。希望把业务端用的一些账号也关起来,比如和一些第三方对接时候的账号、密码啥的。

A3:服务器、数据库类的,可以用堡垒机密码托管,web类的,部分堡垒机支持,某品牌特权账号支持更好一些。设备账号可以对接ldap。

A4:最严格的办法是用专门特权帐号管理软件,对每个系统做接口对接。银行就这么干的。

关于企业密码管理、特权账号管理、双因素身份认证的讨论,涉及海外用户的网站在数据出入境、内外部合规方面的一些建议 | 总第162周

A5:其实技术类的整体倒还好,现在比较头疼的是业务上的很多密码,尤其是和第三方对接的时候拿到的很多奇奇怪怪的账密,也不知道放在哪,也不知道咋交接,要么就是复制粘贴的到处都是,要么就是找谁谁都不知道。

A6:的确是这样,拿着放大镜和显微镜,看企业安全,一地鸡毛。

Q:提到特权账号,一直有个问题不明白 怎么识别到业务系统里的特权账号。尤其是大规模企业里,系统茫茫多。

关于企业密码管理、特权账号管理、双因素身份认证的讨论,涉及海外用户的网站在数据出入境、内外部合规方面的一些建议 | 总第162周


A7:开发想留后门,想识别成本可太高了,不如统一对接IAM,不许本地账号。比如银行,有强有力的合规动力去禁止特权账号,追责也是配套的。如果自下而上,基本推不动,他留了又怎样呢。

A8:提前得有个特权账号,系统提供账号查询接口,然后可以搞搞。

A9:特权账号可能根本不在权限表里,系统就算提供给你的接口也看不到。大企业要一下子找全比较难吧。或者可以先圈一波有“特权”的人或岗位。

有的例如公司微博账号,公众号管理员之类,就是要人肉了。延伸问题是公司高层自己开的抖音号微博号公众号算不算。

A10:完全技术发现比较难,而且容易漏。公司行政要一套管理报备制度。大一点的公司,外面的账号可能几百上千。

Q:请教各位,对于企业办公类应用,开启了双因素认证,是否还需要三个月定期修改密码呢?

A11:cis benchmark好像把密码修改频率更新成1年了,不过等保还是3个月,保持这个比较好吧,而且最好跟着LDAP,SSO一起改。

A12:理解你对于风险的思考。不过对支付行业来说,肯定还是需要的。合规是外规+风险驱动内规,不仅仅是风险考量。

A13:现在是员工觉得改密比较麻烦,我们想着有双因素了,都是密码+短信or软件令牌了,安全性够了,想提升用户体验。比如把修改密码的周期延长到6个月甚至1年。

Q:有没有什么地方能记住设备的,还是每次都要双因素?

A14:每次双因素,想在用户体验和安全找平衡。

A15:那确实没什么实质风险了,有一个因素是强制的且每次都变,且基于密码技术。

就监管合规考量了。

Q:监管有这么细的要求吗?强制三个月定期修改密码?

A16:有的,测评时就是问你多久改一次密码,实际操作就是超过90天算不符合。但是你这个情况,即使扣分,可能也不会算严重项,可以考虑和测评机构提前沟通“背书”下。但人行那边的就要小心了,扣分就扣了,无法找补。有一些排查通知,甚至直接写90天,这个可以和你们的合规岗位对齐下,这就是外规。

监管越多,自由度越小。但“规”无法保证每个人都和你一样理解深刻,它只能提高下限

A17:非银吗?办公OA不过非银,没事吧。

关于企业密码管理、特权账号管理、双因素身份认证的讨论,涉及海外用户的网站在数据出入境、内外部合规方面的一些建议 | 总第162周


A18:我认为密码策略和双因素是两个层面。密码策略加双因素本来是一个增强防护的功能,但是在使用手机短信或者是软件令牌我记得在某些场景下这个不算双因素,只是叫二次验证,但是这种方式如果你延长改密时间,内部人员的小动作可能风险就比较大一些。

我们用的都是密码加硬件key ,监管是有90天的密码修改策略的。

Q:短信和硬件KEY是一样的吧,有什么区别?

A19:从定义上短信不是双因素,而是二次验证。短信容易被劫持,都不认可为一个认证要素。

A20:非银不纳入,那pci呢?有两份文档,一份是公开的要求指南,一个是测评依据。金融等保三级要求是半年更换,四级是90天。

关于企业密码管理、特权账号管理、双因素身份认证的讨论,涉及海外用户的网站在数据出入境、内外部合规方面的一些建议 | 总第162周

A21:哈哈,半年可以哈。然后OA系统定级最多2级了,还达不到3级呢。提升用户体验兼顾安全,6个月还可以。非银认证,测评老师认可短信为一个因子哈。

A22:那就行,有背书。我们当年专门说短信不认可作为一个独立要素。

A23:现实情况很多人可能会同时访问三级和四级系统,有些账号密码可能跨系统打通了,还有堡垒机什么的,保守一点还是90天改一次。

A24:支付系统应该最高3级,办公系统就算没单独定级,参考3级那也是半年。银行还有银监的一堆要求,肯定90天安全。

Q:若是使用otp ,一分钟过期的那种,算多长时间改一下paasword?

A25:算你没用password。

关于企业密码管理、特权账号管理、双因素身份认证的讨论,涉及海外用户的网站在数据出入境、内外部合规方面的一些建议 | 总第162周


Q:双因素的原始定义是怎样的?

A26:多重要素验证(英语:Multi-factor authentication,缩写为 MFA),又译多因子认证、多因素验证、多因素认证,是一种计算机访问控制的方法,用户要通过两种以上的认证机制之后,才能得到授权,使用计算机资源。例如,用户要输入PIN码,插入银行卡,最后再经指纹比对,通过这三种认证方式,才能获得授权。这种认证方式可以提高安全性。双因素是多因素的一个子集。

Q:多因素都包括哪些,有时候,有的人会把同一因素的不同实现方式理解成某种另外的因素?

A27:两种要素,三选二:know,口令;have,令牌;are,指纹。


A28:言简意赅,令牌≈权限,指纹≈身份,这是不同要素,多种不同的令牌,物理钥匙,电子钥匙,属于同一种要素

Q:大家认为在ATM 交易场景中,银行卡+银行卡密码算不算双因素?银行卡是不是不算个验证因素?

A29:例如,用户要输入PIN码,插入银行卡,最后再经指纹比对,通过这三种认证方式,才能获得授权,刚才的MFA的解释中这样说。

A30:嗯它应该算个验证前的触发条件,不算个验证项。

A31:银联的线下人脸识别支付,用的人脸加索引码算不算双因素呢?

A32:人脸按书本来说是算生物特征的,但实践上人脸的对抗太多,目前还算是创新小额试点的范畴。就好比短信算不算呢?按原理好像可以算,出了劫持案例就禁止短信验证码登录了。认证要素需要能抗攻击。银行卡就不具备。

A33:把卡做成什么样就能算是个认证要素了? 怎么样都不能吧。

A34:银行卡为什么不具备抗攻击能力?IC卡 现在能复制么?IC卡的交易 都要做ARQC 和ARPC的校验的。

A35:那银行卡属于哪种认证要素?

A36:have.

A37:那银行卡+密码就是双因素了?

A38:我认为也算是,这个卡可以认为是个ID card ,就和门禁卡一样,如果是门禁卡加密码是双因素,我认为银行卡加银行卡密码就是双因素了。毕竟你只知道银行卡密码,在ATM机具上,或者到柜面上你是取不到钱的,必须要刷卡。

A40:你们操作系统登录时也用了 双因素吗?windows logon的控制。

A41:肯定不是。

A42:为啥捏如果是因为银行卡容易丢,那令牌也可以丢。

A43:

  • 银行卡是否可以复制?
  • 银行业务是否可以支持无卡方式?

A44:双因素的前提是不能替代,不可取消吧。
A45:上面说IC卡不可复制,也含有不可伪造的身份信息,是门禁卡一样的物理凭证,我觉得有道理,反驳不了。
A46:双因素都是组合,不存在不能替代的说法哦。无卡方式,那就是绕过了“银行卡”(不论它是否是一种独立要素)。
A47:那是不同的交易场景了,身份认证应该要结合验证场景来说。
A48:感觉银行卡只是一种个人银行账号的物理表现形式,本质上不算认证因素。
A49:银行卡(含IC卡)的设计是为了读卡号,而不承担证明你是你的职能对吧。
A50:否则,银行卡是have,密码是know,那这就组成双因素满足合规了。
A51:哈哈,咱们别反证呀,好像大家都先入为主认为不符合。但为什么呢?
A52:单因素吧。银行卡本身就是一种认证方式。
A53:有卡交易中,不仅仅是读卡提供卡号这个能力。还要上送卡片产生的应用密文的,在交易中要验证。
A54:它对操作主体没有指向性,只是证明了自己是个合格的卡。拥有这张卡,你就有初始操作权限,输入密码获得处理业务权限。
A55:这是中国银联 IC 卡技术规范——基础规范 第 5 部分:非接触式 IC 卡支付规范中的内容。
关于企业密码管理、特权账号管理、双因素身份认证的讨论,涉及海外用户的网站在数据出入境、内外部合规方面的一些建议 | 总第162周
A56:这个应用密文的作用是不是对卡片进行验证,防伪啥的。而不是对个人权限的验证。是判定是这个银行卡是真实有效的,而且是这个卡号办理的业务。这个过程,银行只关注使用过程的合理性,并不关注是不是本人在操作这张卡。不是个合格的卡,就不能触发后面的验证环节。
A57:概念是双因素认证,强调认证。卡只是识别,不是认证。卡+密码,不能算双因素认证。不这样讲的话,就所有前置条件都可以算作是验证因素了。安全做得很细的公司,把市面上认证因素做了组合。哪些组合算哪些不算。
A58:线下人脸识别支付那就是单因素了哦?
A59:你所拥有的,你所知道的,勉强算两个纬度的因素。
A60:IC卡认证 IC卡是一种内置集成电路的卡片,卡片中存有与用户身份相关的数据, IC卡由专门的厂商通过专门的设备生产,可以认为是不可复制的硬件。IC卡由合法用户随身携带,登录时必须将IC卡插入专用的读卡器读取其中的信息,以验证用户的身份。IC卡认证是基于“what you have”的手段,通过IC卡硬件不可复制来保证用户身份不会被仿冒。然而由于每次从IC卡中读取的数据还是静态的,通过内存扫描或网络监听等技术还是很容易截取到用户的身份验证信息。因此,静态验证的方式还是存在根本的安全隐患。
话题2:各位大佬,如果新建一个网站涉及海外用户,从数据出入境、内外部法规合规等方面看,有哪些注意事项和建议呢?
A1:这不算出入境吧,数据一直在我们本地数据中心,没有向海外传输数据。
A2:海外用户的数据存储到中国境内数据中心,要看哪个国家的数据了,如果是欧洲的,可能会涉及到GDPR。如果是美国的,则要评估下美国的法律风险。
Q:在什么业务场景下算出境呢?
A3:从境外能访问获取到,也算出境。
A4:这是获取自己的数据。咱们自己出国了,也能访问数据啊。怎么能算出境?他访问自己的数据。
Q:那么收集哪些数据前要注意呢,如果要采集有什么要求?国内一般网站如果海外用户注册都涉及吧。我理解是不是公开数据就不涉及呢?
A5:一个网站,同时服务境内外,合规很难做。
A6:不可能吧。哪个金融企业网站只能国内访问?
A7:那是欧洲关心的问题你在不在欧洲开公司不开公司根本不用关心这个问题
A8:嗯,同意。互联网是通的呀。
A9:静态内容展示和有交互的不一样。
一是数据处理者将在境内运营中收集和产生的数据传输、存储至境外。
二是数据处理者收集和产生的数据存储在境内,但境外的机构、组织或者个人可以访问或者调用。这个解释是依据数据处境安全评估办法。
A10:肯定不对,外国人办了个国内银行账号,然后这个银行的网站就属于数据出境?app也行,他回自己国家就不能用国内银行的app了?
A11:看他这个人在不在境内啊,不是看他身份。这个解释在《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答记者问有,应该是没问题的。
办法》所称数据出境活动主要包括:一是数据处理者将在境内运营中收集和产生的数据传输、存储至境外。二是数据处理者收集和产生的数据存储在境内,境外的机构、组织或者个人可以访问或者调用。
《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答记者问
A12:指批量数据吧,用户只能看自己个人的数据。这里的境外机构、组织或者个人肯定不是普通用户,至少是某方面的管理员用户的数据,他应该随时随地都可以访问
A13:重点在是否获取数据。你如果放在国内互联网,让人从境外接口下载,当然算数据出境…
A14:在的逻辑是,出境的定义宽,但是合规的要求根据具体情况有松紧。例如少量的,非重要的,签合同就可以了。参考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规定。
A15:我理解个人的意思,就是单纯个人。有很多app是锁区的。
A16:这种情况就很难办,随时都能拿这个说事。比如国内网站挂了个下载链接,在国外一下载,没法干了。
A17:锁区是业务要求,和数据出入境合规没关系吧。如果真这样了,难道这不是闭关锁国?
A18:公开的信息没事啊,重要数据和个人信息是强监管。
A19:我个人理解不应该算~所以问大佬们都有什么要注意的。也就是不涉及重要数据和个人信息就没事,重要数据按那个标准识别呢?
A20:GFW,不多说了。那个是防内。只要办理金融业务,肯定都是重要数据啊。
A21:应该还在制定吧。另外,除了看数据自身属性,还要看运营者自身的情况。
A22:要同时服务国内外用户,现在各国都有自己的区域法,跨区都有单向和双向跨境问题。还是先从法律角度判断比较好。
0x2 本周精粹
证券公司怎么做业务安全?
华泰证券:证券行业应用安全架构设计实践
0x3 群友分享
【安全资讯】
车载导航提示“路上有枪战” 专业人士:可能是系统BUG或黑客攻击;美国拟立法禁止采购有漏洞软件,“引爆”网络安全行业
一 CEO 被判 6 年:编写「木马病毒」入侵金融机构,控制 2474 台设备,获利 186 万
上海市召开数据分类分级、制定重要数据目录试点工作会议
谱写安全新曲,2022 CSO全球网络安全峰会(中国站)隆重开幕!

谷歌曝光有史以来最大 DDoS 攻击,数据比之前的记录高出 76%

https://m.toutiao.com/article/7133873787204682281?wxshare_count=2
Adobe突然查封中国账号,设计社区Behance无权访问!
ISO/IEC 27001换版在即,转换要求发布
【安全技术】
对甲方成功实施零信任的思考(评论赠书)
浅谈大型互联网的企业入侵检测及防护策略
容器安全最佳实践和常见威胁
密码学浅谈
ANT Tools:开源的近原渗透工具包
https://oshwhub.com/pusheax/album/ANT-Project
--------------------------------------------------------------------------------
【金融业企业安全建设实践群】和【企业安全建设实践群】每周讨论的精华话题会同步在本公众号推送(每周)。根据话题整理的群周报完整版——每个话题甲方朋友们的展开讨论内容——每周会上传知识星球,方便大家查阅。
往期群周报:
通过XFF获取客户端请求的真实IP地址的讨论,攻击者能否让目标忽略reset继续通信?如何评价乙方渗透测试效果?|总第161周
对当下热点事件的探讨,以及对“数字化”及“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企业信息安全建设路径的思考| 总第160周
针对堡垒机的攻击场景或风险有哪些,关于补丁更新的探讨等| 总第159周
重大演练活动期间大佬们在讨论些什么...?| 总第158周

如何进群?

如何下载群周报完整版?
请见下图:
关于企业密码管理、特权账号管理、双因素身份认证的讨论,涉及海外用户的网站在数据出入境、内外部合规方面的一些建议 | 总第162周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君哥的体历):关于企业密码管理、特权账号管理、双因素身份认证的讨论,涉及海外用户的网站在数据出入境、内外部合规方面的一些建议 | 总第162周

  • 左青龙
  • 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右白虎
  • 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admin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3年2月16日23:26:38
  • 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CN-SEC中文网:感谢原作者辛苦付出):
                   关于企业密码管理、特权账号管理、双因素身份认证的讨论,涉及海外用户的网站在数据出入境、内外部合规方面的一些建议 | 总第162周https://cn-sec.com/archives/1276308.html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