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解决实际的问题上,低成本、简单甚至无脑的手段只要能解决问题就好,高大上的东西并不见得一定“管用”、“好用”。
-
2.商业产品很多功能其实都是多余的,实际环境简陋的东西往往很有效,这就是自研的必然性。
-
3.市面上的很多linux/Windows加固措施,有一半操作是“不痛不痒”的,既不能说它无用,也没觉得对系统安全提升有多大帮助。
-
4.对付暴力破解最有效的方式是多因素认证或非密码认证,考虑到可用性的问题,不太可能开启账户登录失败锁定策略,那样的话就随着互联网上的暴破直接变成拒绝服务了,所以在无法使用MFA(多因素认证)或证书认证的场合,最低的底线的还是设置复杂的密码
-
5.越往后,一厢情愿地站在防御者角度做安全会越来越难做,防御者必须跟随攻击者的脚步,避免被“领先一个时代”。
-
6.在当下的安全产业,新概念层出不穷,但有很多属于旧酒装新瓶,换汤不换药。概念变了,实操层面扩展或者优化了一点,但本质没变。如果被概念所迷惑,安全工作就会进入死胡同。尤其是安全行业的后来者,如果没有搞清楚某项安全技术的起源是为解决什么问题的,而被一堆高大上的概念名词所吸引,甚至把厂商用来营销的软文当成技术学习的范本,就会跌入坑中。在解决实际的问题上,低成本、简单甚至无脑的手段只要能解决问题就好,高大上的东西并不见得一定“管用”、“好用”。
-
7.云计算的本质是改变企业需求方通过传统的渠道获取IT资源的形式。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WalkingCloud):【读书笔记】企业网络安全建设指南——读书笔记
免责声明:文章中涉及的程序(方法)可能带有攻击性,仅供安全研究与教学之用,读者将其信息做其他用途,由读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如有问题可邮件联系(建议使用企业邮箱或有效邮箱,避免邮件被拦截,联系方式见首页),望知悉。
- 左青龙
- 微信扫一扫
-
- 右白虎
- 微信扫一扫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