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叶草观点
引爆全球的人工智能
ChatGPT
——AI平民化的里程碑
全文共计2000字,阅读约需10分钟
火爆全球的ChatGPT
到底是个啥?
“2022年11月30日发布”
“OpenAI开发”
“基于GPT-3.5架构的大型语言模型”
简单讲,ChatGPT就是AI(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能够理解人类语言进行互动,例如写代码、码文章、做翻译、写情书(不是)……
2022卡塔尔世界杯期间ChatGPT报道
距最新数据统计,ChatGPT推出不到2个月,月活用户数量就已超1亿,而短视频杀手级App TikTok历时9个月才实现这一目标。
ChatGPT的横空出世孕育着新的生机,其实OpenAI在成立之初就受到资本瞩目,如今与微软的合作更加速了商业化进程,而它本身也是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浪潮的一部分。
Google-Bard
2月6日,Google(谷歌)宣布推出一款名为“Bard”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由对话应用程序语言模型LaMDA驱动,目前仅支持内测,将在几周后面向公众提供服务。
Bard新闻报道
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实际上Bard直线竞对火爆全球的ChatGPT。可以说Bard和ChatGPT的对决,就是LaMDA和GPT-3.5的对决,也是谷歌和OpenAI在大语言模型领域,冠绝全球的双雄主战场。
和ChatGPT已进行多次大大小小的更新迭代一样,谷歌Bard也会不断收集外部反馈并与内部测试相结合,确保其回答在质量、安全性和真实性等关键方面达到高标准,这也是 LaMDA模型中最重要的三核心目标。
比较尴尬的是,Bard好像出师不利,内侧阶段就出现客观回答错误问题。
谷歌利用Bard的提问
Bard页面问题回答
Twitter上Bard的事实性错误,一方面导致谷歌股票大跌超7%,市值蒸发约1020亿美元(约6932.50亿元人民币),另一方面也加剧了人们对新人工智能搜索引擎“不成熟”技术的担忧。
那ChatGPT是怎样回答的?
ChatGPT问题回答(点击显示)
也许,这就是AI技术的不同魅力所在。
实际上,谷歌本身作为AI领域技术先驱,也是最先提出深度学习模型核心算法的企业之一,Bard更标榜致力于将世界知识的广度与我们大型语言模型的力量、智慧和创造力结合,它究竟能否宣战成功,让我们拭目以待。
Microsoft-Bing
在谷歌宣布Bard后仅仅24小时,2月8日凌晨两点,微软便发布了面向大众的AI语言模型产品重大公告:给微软搜索引擎加入先进的AI对话模型,以支持全新版本的Bing(必应)和Edge。
也就是带有「AI助手」的全新Bing和Edge浏览器。
Microsoft-Bing界面
微软在上个月宣布投资OpenAI,成为其独家云合作伙伴,仅仅一个月就更新了全新的人工智能必应搜索引擎和Edge浏览器,提供了更好的搜索、更完整的答案、激发创造性火花、全新的聊天体验和生成内容、新的Microsoft Edge体验。
Bing-经典waitlist状态(点击显示)
值得期待的是,微软将在未来几周内将预览扩展到数百万,移动端也会尽快推出预览版本,届时就可尝试微软“脱胎换骨”的全新版搜索引擎。
AIGC-
生成式人工智能
近年来,我们目睹了一些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爆火,AI换脸、AI绘画、智能家居、智能客服体系等等。
百度搜索引擎
AI降低了网络犯罪门槛——即便没有技术,也能成为攻击者,带来巨大的网络威胁。
还是那句话:「科技无罪、但人有百态」,尤其触发的安全威胁不能置之不理。以滥用为代表的威胁行为,都是AIGC技术走俏背后,亟需解决的安全问题。
面对AI浪潮,我们亦可以使用人工智能来应对人工智能,一方面,网络安全行业从业者、学者可以利用ChatGPT、Bard、升级版Bing的力量进行创新和协作,例如漏洞发现、事件响应和钓鱼检测等等;另一方面,未来快马加鞭开发新的网络安全工具,应对检测人工智能生成的攻击更为上策。
对于新一波AI浪潮,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部分图源|网络)
小草近期资讯(点击跳转)
四叶草安全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四叶草安全):ChatGPT引爆又一波AI浪潮,“狼”真的来了吗?
- 左青龙
- 微信扫一扫
-
- 右白虎
- 微信扫一扫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