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泄露增长近两倍 美国账户成重灾区

admin 2023年8月21日21:03:10评论39 views字数 1508阅读5分1秒阅读模式

数据泄露增长近两倍 美国账户成重灾区

世界范围内看,相比第一季度,2023年第二季度数据泄露增长了1.6倍,平均每分钟有855个账户遭泄露。 

2023年第二季度,遭泄露的用户账户数量攀升156%,高达1.108亿,其中位于美国和俄罗斯的用户账户是遭泄露最严重的。 

美国用户账户约有4980万遭到泄露,占全球遭泄露账户数的45%。根据VPN提供商Surfshark的最新数据,俄罗斯约有1530万个用户账户遭泄露。世界范围内看,相比第一季度,2023年第二季度数据泄露增长了1.6倍,平均每分钟有855个账户遭泄露。 

只要电子邮件地址和密码等用户数据被泄露或复制,就认为是发生了数据泄露。Surfshark表示,每个被泄电子邮件地址都被视为一个遭泄露的用户或账户。其研究基于2.9万个公开数据库中的数据,并按电子邮件地址进行汇总,被泄账户位置由多个参数确定,包括IP地址、坐标、货币和电话号码。人口少于100万的市场未列入Surfshark的分析。 

至于第二季度,在数据泄露数量方面,北美是受影响最严重的地区,其次是欧洲,再次是亚洲。同时,北美数据泄露的季度涨幅也是最高的,从第一季度的560万上升到了第二季度的5130万。 

法国、土耳其、澳大利亚、印度、意大利、英国和巴西位列第二季度数据泄露最严重的十大市场。几乎19%的被泄账户来自未知位置。 

台湾地区则在第二季度见证了被泄账户的直线下降,为1.79万个;就在上一季度,台湾地区的被泄用户账户数量还有400万个之多,数据泄露严重程度位居第三。 

就季度增长率高企问题,Surfshark首席研究员Agneska Sablovskaja指出,数据泄露数量不断增加表明目前的数据保护措施防护不足。“敏感信息仍旧风险重重,因为网络犯罪分子仍在不断获取这些信息。” 

根据Surfshark的记录,2004年以来,超过164.8亿个账户遭泄露,其中58亿个账户具有唯一电子邮件地址。这两个数据表明,每个电子邮箱平均被泄三次,每100人有75个电子邮箱被泄露。Surfshark指出,大多数人都会用同一电子邮箱来注册不同在线账户。

政府部门渐成网络安全攻击目标

黑莓公司于8月3日发布的报告揭示,政府机构也在经历越来越多的网络安全攻击,今年3月到5月间,公共部门所遭攻击激增40%。这家加拿大公司负责保护全球5亿多个端点,包括超过2.35亿台车辆。

黑莓公司威胁研究与情报副总裁Ismael Valenzuela表示:“由于资源有限和网络防御计划不成熟,(政府和公共服务部门)难以抵御民族国家和网络罪犯的双重威胁。”

他指出,电力、公共交通和学校等公共服务运营商是网络犯罪分子和其他恶意黑客的目标,他们就是为了造成极大破坏,但往往极少受阻。

Valenzuela强调,公共部门需要加强其安全策略,保护社会运转所仰赖的重要服务和机构。 

黑莓最新版《全球威胁情报报告》还揭示,平均每分钟就有1.7个新恶意软件样本被部署,比上一报告周期增加了13%。这表明,攻击者正努力多样化其工具,从而规避防御措施。 

报告还指出,医疗保健和金融服务行业是遭到攻击最多的行业,其中金融服务行业面临数字银行服务类移动恶意软件增加的风险。 

* 本文为nana编译,原文地址:https://www.zdnet.com/article/data-breaches-grow-nearly-three-times-with-us-accounts-most-compromised/
注: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无法联系到版权持有者。如有侵权,请与后台联系,做删除处理。
— 【 THE END 】—

更多推荐


数据泄露增长近两倍 美国账户成重灾区
数据泄露增长近两倍 美国账户成重灾区
数据泄露增长近两倍 美国账户成重灾区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数世咨询):数据泄露增长近两倍 美国账户成重灾区

免责声明:文章中涉及的程序(方法)可能带有攻击性,仅供安全研究与教学之用,读者将其信息做其他用途,由读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如有问题可邮件联系(建议使用企业邮箱或有效邮箱,避免邮件被拦截,联系方式见首页),望知悉。
  • 左青龙
  • 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右白虎
  • 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admin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3年8月21日21:03:10
  • 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CN-SEC中文网:感谢原作者辛苦付出):
                   数据泄露增长近两倍 美国账户成重灾区https://cn-sec.com/archives/1967616.html
                  免责声明:文章中涉及的程序(方法)可能带有攻击性,仅供安全研究与教学之用,读者将其信息做其他用途,由读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如有问题可邮件联系(建议使用企业邮箱或有效邮箱,避免邮件被拦截,联系方式见首页),望知悉.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