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3年10月起,“诸子笔会2023第二季”正式拉开帷幕。10位专家作者组成新一届“笔友”,自拟每月主题,在诸子云知识星球做主题相关每日打卡,完成每月一篇原创。除了共同赢取万元高额奖金以外,我们更要聚焦甲方关注,发掘最佳实践,弘扬分享精神,实现名利双收。本期发文,即诸子笔会月度主题来稿之一。
浅谈应用安全建设年度规划
文 | 庄飞
庄飞
某金融机构应用安全团队负责人
DevOps标准工作组核心编写专家,公众号“DevSecOps联盟”运营者。多年产品研发及安全从业经历,具备金融机构SDL/DevSecOps应用安全能力体系建设及实践经验 。
笔者所在的应用安全团队,隶属于某金融机构,致力于组织的应用安全能力体系建设。已经完成了初步的应用安全能力体系建设,探索并落地实施了DevSecOps框架。然而,面对不断变化的安全威胁,应用安全能力建设也需要不断提升和适应环境的变化。在具备了一定的应用安全成熟度的基础上,我们迫切需要深思熟虑:如何规划未来一年应用安全能力更深层次的建设。
在规划应用安全建设方向时,需要体系化地进行思考,先规划整个应用安全能力体系建设蓝图。下图为组织规划的应用安全能力体系框架,从组织、技术和运营层面统筹规划未来一段时间的应用安全建设方向。
在规划自身应用安全能力体系时,可以参考业界领先的实践或者成熟度模型,如BSIMM软件安全构建成熟度模型、OWASP OpenSAMM、DoD DevSecOps成熟度模型等。运用这些安全成熟度模型,可以达到以下目标:
● 评估组织在软件系统安全保障能力上的现状和水平,分析与组织业务目标期望和业界平均安全水平的差距;
● 根据组织的业务目标,综合考虑资源情况和信息系统开发成熟度等限制因素,规划合理、可以实现的努力方向和演进路线;
● 定义并持续改进组织所采取的安全措施,形成可以执行的安全项目计划。
选择软件安全成熟度模型,对当前的安全水位进行度量和对比,可以发现和业界领先的差距,弥补短板,设定规划目标的优先级,可以指导应用安全规划的方向。
接下来将基于上面的应用安全能力建设框架,探讨几个重点方向,介绍具体的年度规划目标,以引领应用安全团队不断提升自身应用安全风险管理能力,确保组织的应用安全能够与时俱进,应对不断演变的挑战。
应用安全。由于更多关注研发安全,需要和研发有更深的协作,所以需要有既懂安全又懂研发的应用安全专业人员。由于应用系统新技术新框架在持续引入,如AI、大数据、云原生、区块链、服务网格等,应用安全人员需要持续学习和提升自身专业技能,才能跟上新技术的发展,从而识别新技术带来的安全风险,并提供安全解决方案。
因此在年度规划时,需要持续提升应用安全人员专业能力。主要从如下几方面来进行提升:
1)关注业界应用安全领域新兴技术的发展趋势,如通过Gartner、RSA等,并组织内部技术分享会;
2)参加国内安全峰会提升视野;
3)鼓励团队成员参与国内安全论坛的技术分享;
4)引入外部资源提供专题安全技能培训;
5)组织内部资深应用安全专家进行内部培训,如安全顾问训练营,以老带新;
6)参与安全类标准的编写,如软件供应链安全、开源安全风险技术指南等;
7)参与行业课题的研究;
8)参加安全技能认证,如CISP-PTE等;
9)不断思考和总结,并输出技术实践文章。
在制定年度目标时,对应用安全人员的自身能力提升提出要求,鼓励通过上述方式持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支撑组织应用安全能力体系的建设,给研发团队提供更加专业的技术支撑。
应用安全团队。负责安全左移,赋能开发安全,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同步开展安全需求、威胁建模、安全设计、安全测试等。安全建设过程通过项目安全评估流程作为载体进行,年度规划的其中一个目标就是优化项目安全评估流程,并对项目组进行深度赋能,实现系统“内生安全”。
研发开发安全赋能平台。作为项目安全建设的工作台,赋能项目组,实现、提升项目安全评估效能。主要功能优化点有:用户体验提升、UI整体风格优化、系统部署图在线编辑及用户场景联动、API线上化、自动化安全测试工具编排、轻量级威胁建模、渗透测试漏洞多维度统计分析、安全评估OA待办、超时邮件提醒、数据安全评估及个人信息保护评估内嵌、特采流程定制化、自动化生产部署验证等。
轻量级威胁建模优化。从风险管理视角,研究轻量级威胁建模方法的落地,包括根据历史漏洞分析,按MITRE 的CWE进行正规化分类,同时关联出攻击模式(CAPEC)和适用条件;进一步补充和完备“调查问卷”中的问题集合和关注点;完善相关的安全设计原则、安全编码实践,给出安全指南;在开发安全赋能平台中对功能优化进行实现等。
场景化安全设计方案库。在安全设计阶段,编写常见业务场景的实现示例,为研发团队提供基础的参考实现。如AES 256 GCM Nopadding加密、文件上传、基于PBKDF2的口令存储、XSS防护、滑动验证等。
安全知识赋能及培训。在wiki输出安全知识文章,对研发团队开展安全培训等。
多场景标准化安全架构。协同架构等,推动移动OA应用、互联网web应用、移动APP等标准化架构制定。
目标是优化端到端应用安全测试工具链,提升安全工具自动化率、检测覆盖率、准确率及用户体验。
建设ASOC自动化安全测试编排能力。研发自动化安全测试平台,将SAST源代码安全扫描、SCA开源组件安全扫描、DAST黑盒安全扫描、MAST移动安全扫描、容器镜像安全扫描等集成到安全测试平台,并以API方式提供开发安全赋能平台,实现自动化安全测试能力。
建设代码级API采集能力。基于开源框架进行改造,基于java字节码解析,识别API接口。
提升源代码安全检测能力。基于开源漏洞挖掘框架自研源代码安全扫描工具,针对业务代码特性针对性进行常规漏洞检测,如SQL注入,命令注入等,提高常规漏洞的检测率。
建设常态化安全扫描能力。针对制品库及git代码库,通过自动化测试平台实现定期的自动化安全扫描。
目标是建立互联网攻击面风险常态化运营机制,实现日常资产和攻击面风险运营工作。
建设应用攻击面管理平台。对各种扫描和安全活动、IT资产、CMDB、流量数据、系统API等内容进行自动化采集,基于资产、风险、威胁等多维度数据和风险度量模型,构建应用系统安全风险画像,实现挂图作战,赋能安全运营人员进行风险决策。
建立攻击面的日常风险常态化运营机制。利用攻击面测绘扫描工具来识别攻击面内容,评估攻击面中的潜在风险。建立持续的监测机制,对攻击面的变化进行实时跟踪和分析。
攻击面风险周期巡检。包括新增资产、漏洞、风险、系统等内容,评估新增资产和存量资产存在的风险,并及时开展处置工作。
根据日常的攻击面风险运营过程和结果,周期性地进行复盘工作,总结当前问题和不足,推动下一步工作和系统、流程的优化整改。
建立应用安全常态化运营机制。通过应用安全运营指标、运营报告、漏洞复盘、安全评估复盘等,驱动项目安全评估覆盖率、漏洞修复率及检测率的提升等,通过应用安全运营发现应用安全领域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和改进,促进应用安全各项工作有效性推进和能力提升。
应用安全运营领域指标设计。完成漏洞、SDL、风险等指标设计,包括当前漏洞总数、已修复漏洞总数、未修复漏洞总数、总修复率、漏洞发现来源分布、各中心漏洞排行、漏洞类型分布、安全评估用时、各中心接入数量、各中心安全评估覆盖率等。
应用安全周期化运营报告。实现漏洞总量趋势、未修复漏洞数量趋势图、漏洞来源分布、漏洞类型分布、项目组漏洞排行、团队安全评估覆盖率、安全评估平均用时等指标数据采集,定期输出应用安全运营周报及月报。
建立常态化应用安全运营复盘机制,通过复盘驱动改进。
持续优化和完善应用安全渗透测试体系。通过优化项目安全评估过程中渗透测试流程、规范渗透测试标准及执行过程、完善渗透测试场景及用例库、定期开展专项渗透测试行动等手段提升渗透测试漏洞发现能力。
制定渗透测试规范,包括渗透测试时间与风险管控原则、漏洞分类分级方案、漏洞复测原理和关闭流程、记录相关错误测试方法案例等。
成立内部专项渗透测试小组,内部渗透及外部众测进一步挖掘系统漏洞,降低应用安全风险。对安全评估的应用进行上线前人工渗透测试,确保上线前应用风险可控,对已上线应用进行回归测试和验证测试,确保线上应用无新增风险。
根据不同类型的应用系统制定渗透测试强制测试项,避免测试遗漏,并进相关操作记录,有利于渗透测试标准化,提升渗透测试质量。
周期复盘渗透测试发现的安全漏洞,定制专项测试用例。
应用安全能力建设年度规划,除了上述的年度重点目标,还有制度和规范完善、软件供应链安全风险治理、云原生安全能力提升、安全认知增强计划、安全产品研发、业务安全、移动安全、技术实践工程化研究、重大风险治理等,由于篇幅原因,就不做详细展开了。
应用安全能力建设年度规划的目标是持续提升应用安全能力成熟度,根据组织自身情况,按照优先级进行针对性规划建设,从而提升研发运营一体化过程的安全风险管理水平。
2023诸子笔会第二季
【10月主题:目标与规划】
2023诸子笔会第一季
【总结】
投票 揭晓
【6月主题:读书会:我读过的闲杂书】
李彦斌 刘志诚 于利新 杨文斌 刘志诚 李玲
赵锐 刘顺 孙琦 刘志诚 王忠惠 陈圣 回顾
【5月主题:读书会:我读过的管理书】
杨文斌 刘志诚 于利新 孙琦 刘顺
李玲 王忠惠 李彦斌 陈圣 赵锐 回顾
【4月主题:读书会:我读过的专业书】
杨文斌 刘顺 于利新 刘志诚 孙琦
王忠惠 李玲 李彦斌 陈圣 赵锐 回顾
2022第二届诸子笔会
2021首届诸子笔会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安在):诸子笔会2023 | 庄飞:浅谈应用安全建设年度规划
- 左青龙
- 微信扫一扫
-
- 右白虎
- 微信扫一扫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