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欧洲的Michael,成了加密货币圈最“郁闷”的人之一。2013年他以5300美元的价格购入了43枚比特币,这笔投资在当时并不算小。然而,当比特币的价格一路飞涨,如今达到百万美元的市值时,他才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无解的困境中:他忘记了加密钱包的密码。
为了保护这笔财富,Michael当初用了一款名为RoboForm的密码生成软件创建了一个复杂的20位密码,并没有将其保存到任何软件中,而是妥善地放到了一个他以为“绝对安全”的地方。然而,他没有想到的是,黑客并没有来偷他的比特币,反倒是他自己先被难倒了。原本用来“保护”资产的安全措施,成了打开财富大门的锁链。
Michael在这11年里尝试了许多方式,找了许多人帮忙。密码专家、黑客、甚至专业的软件公司,统统都给他下了同一个结论:“没戏,密码太长,几乎无解”。这些冷酷的回答给他泼了一盆又一盆冷水,最终他几乎放弃了这笔财富,开始接受它永远封存在钱包中的现实。
然而,去年的一次偶然机会,Michael在网上观看了一部纪录片,里面的主角是一位名叫Joe Grand的黑客。这位黑客,从10岁起就开始接触电脑,对解密有着极大的兴趣,他不仅是一个工程师,还是密码破解的业余爱好者。更重要的是,这位黑客在几年前曾成功破解过一个忘记密码的U盘加密钱包,这个事迹让Michael重新燃起了希望。他辗转联系到了Joe Grand,向他求助。
Joe Grand听了Michael的故事后,虽然心里也有些为难,但他决定接下这个挑战。Joe向来擅长硬件解密,而Michael的加密钱包是一个软件加密的电子钱包,这让他有些束手无策。不过,作为一位资深的“老牌黑客”,他决定从RoboForm这个密码生成软件入手,尝试破解其早期版本的安全漏洞。
为了破解RoboForm,Joe Grand开始研究其2013年版本的代码。他发现,RoboForm在生成密码时,使用的算法并不完全随机,甚至还有某种规律性,这给了Joe一个突破口。Joe进一步研究发现,早期版本的RoboForm会在生成密码时将年月日纳入计算,这意味着只要缩小范围到Michael可能生成密码的日期,就能提高破解的成功率。
不过,Michael已经完全记不清具体设置密码的日期了。通过对电子钱包日志的分析,Joe确定了Michael大约是在2013年4月14日左右存入比特币的,所以密码生成的日期范围不会太久远。Joe将时间锁定在2013年4月20日至6月1日之间,开始利用密码破解软件逐一枚举。
就在这个过程中,Joe向Michael询问了一些细节:他的密码通常喜欢用什么格式?是否包含特殊字符? Michael认真回忆后,想起自己偏爱字母和数字组合,而不喜欢用特殊字符。这一点细节为Joe带来了新的线索,他随即调整了破解软件的参数,过滤掉了包含特殊字符的密码组合,大大缩小了可能性。
终于,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在2023年11月,Joe打电话通知Michael:“你的密码解开了!是你在2013年5月15日下午4点10分40秒生成的。”Michael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四处求助了11年,几乎要放弃的财富,终于重见天日。
当时,比特币的价格已飙升至35000美元。虽然Michael最终决定在4万美元的价位卖出13枚比特币,套现了一部分,但他仍然握有30枚比特币。如今,30枚比特币的市值已超过200万美元。对于很多人来说,这笔财富早已足够实现财务自由,但Michael并不急于出手。经历了11年的漫长等待,他相信比特币的未来还有更大的潜力,所以打算在价格达到10万美元时再变现,届时他手中比特币的价值将超过300万美元。
回顾这段漫长的历程,Michael认为自己是幸运的:如果当初能打开钱包,可能早早地就变现了,而现在他得以享受比特币价格暴涨的收益。这段故事不仅是关于密码的奇迹,更揭示了加密货币世界的一个巨大风险:数字财富的安全性。
许多投资者因为过于复杂的密码系统而无法找回自己的加密资产,有些甚至面临永久损失的风险。因此,如何妥善管理数字资产的密码,既要避免被黑客攻破,又要防止自己遗忘,这已成为加密货币领域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对于普通用户,Michael的故事给出了几点值得参考的建议:
-
密码生成应避免过于复杂:Michael当年选择的20位复杂密码虽然极为安全,但反而成了他无法打开钱包的原因。选择复杂而易记的密码,同时考虑分散存储备份,是明智之举。
-
密码管理工具使用需谨慎:许多用户依赖密码管理工具,但要注意这些工具本身的安全性,选择可靠的品牌和版本,切忌依赖完全自动生成和存储的模式。
-
多层加密机制的风险:Michael之所以陷入困境,原因之一是因为没有备份复杂密码,这种做法本是为了避免黑客攻击,但实际上导致了更大的风险。对于大额资产,可以考虑多层加密,但一定要做好备份计划。
Michael的经历无疑是幸运的,能够在黑客的帮助下找回失落的比特币,让他获得了巨大的财富。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有这样幸运的结局。加密货币领域的投资者必须要对自己的资产安全保持警惕,一旦发生遗忘或丢失,极可能面临无法弥补的损失。
目前,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资产的市值正经历高峰波动,有专家认为加密货币在未来几年可能再创历史新高。Michael的故事提醒每一位加密货币的持有者,在追求资产升值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数字资产的安全存储。
Michael的11年等待和最终找回财富的经历,不仅仅是因祸得福,更是对加密货币时代的一种“另类”反思:如何在保护资产和便捷操作之间找到平衡? 在这个密码学与金融融合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银行家”,如何更安全、更稳妥地保管数字资产,是每一位投资者都应重视的课题。
财富有时需要等待,但安全始终不可忽视。
喜欢这篇文章,记得【点在+在看】哟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明暗安全):神秘操作背后:黑客思维如何轻松收割34枚比特币?
- 左青龙
- 微信扫一扫
-
- 右白虎
- 微信扫一扫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