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性开展保密检查不仅是为了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检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挥以查促改、以查促防、以查促管的作用。
(一)保密检查的作用。
开展保密检查的重要作用,是及时了解单位落实保密法规制度情况,发现存在的严重泄密隐患和各种违反保密法律法规问题,督促及时整改,提升保密整体管理水平。
1.以查促改。在保密检查中,针对发现的问题,结合检查的具体项目和内容,讲解有关保密法律法规,示范保密设施设备具体操作,介绍保密基础知识和技术规范,同时,通报保密检查情况,查处严重违规和泄密问题,追究相关责任人,促使检查对象提高思想认识,增强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和忧患意识。对存在问题的单位部门,明确提出整改要求,限期整改;对发生泄密和严重违规问题的,依法依纪对有关责任人员进行严肃处理。通过检查整改,督促问题单位部门及时排除泄密隐患、堵塞漏洞,切实加强保密管理,改进保密防护措施,提高保密防护水平,防止失泄密事件的发生。
2.以查促防。通过开展保密检查,了解单位保密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督促各项保密规定、标准、措施落实,促进单位提高保密防范工作能力和水平,构建筑牢人防、物防、技防综合防护体系,确保国家秘密安全。
3.以查促管。保密检查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单位的保密管理水平,切实维护国家秘密安全。通过开展保密检查,发现保密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指导帮助各部门进一步完善涉密人员、涉密载体、信息设备和存储设备等各项保密管理制度措施,促进单位保密工作责任制的落实,建立保密管理长效机制,提高保密管理水平。
(二)保密检查的基本要求。
涉密单位是保密工作的责任主体,要切实加强保密检查,建立健全规范的检查机制。
1.经常化。保密检查经常化,是建立健全保密检查长效机制的关键环节。经常化既包括保密工作机构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开展的经常性保密检查,也包括单位部门为加强保密工作责任制落实,组织开展经常性的自查自纠活动。将保密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纳入监督考评内容,纳入单位综合评价体系,确保各项保密要求和保密工作责任制落到实处。
2.规范化。保密检查规范化,是促进保密检查工作科学发展的前提,应当建立健全保密检查制度,全面规范保密检查程序、方法要求以及违规处置和责任追究等工作;通过制定保密检查具体操作要求和建立保密检查问题整改及奖惩等措施,加强保密检查过程管理,不断提高保密检查的规范化水平。
3.专业化。保密检查专业化,是不断提升保密检查质量的重要保证。专业化包括检查队伍专业化和检查工具专业化。单位应当适应保密工作形势任务要求,选择培训一批懂保密知识技能、监管指导能力较强的保密检查队伍;充分利用先进的保密技术和装备,提高查找问题的能力,完善保密技术检查标准和程序,增强发现和处置泄密隐患和违规行为的手段。
本文作者 郑宁涛
编辑 苏钰洁
审核 荆崇戌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信安保密):保密检查的作用和基本要求
- 左青龙
- 微信扫一扫
-
- 右白虎
- 微信扫一扫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