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24数据要素领域重要事件及政策

admin 2025年1月28日02:41:03评论19 views字数 3689阅读12分17秒阅读模式
盘点2024数据要素领域重要事件及政策

2024年,数据要素领域迎来了诸多重要事件及政策发布,这些事件和政策不仅推动了数据要素市场的快速发展,也为数字经济的繁荣注入了新的活力。以下是对这一年中数据要素领域重要事件及政策的详细盘点。

一、1月:数据要素政策框架初具雏形

1. 国家统计局等部门发布《“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

2024年1月4日,国家数据局等17个部门联合印发了《“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这是国家数据局挂牌成立后,主导发布的首个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规划政策文件。《行动计划》选取了工业制造、现代农业、商贸流通、交通运输、金融服务、科技创新、文化旅游、医疗健康、应急管理、气象服务、城市治理、绿色低碳等12个行业和领域,推动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并明确到2026年底,要打造300个以上示范性强、显示度高、带动性广的典型应用场景。《行动计划》明确指出,实施“数据要素×”行动,就是要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海量数据资源、丰富应用场景等多重优势,推动数据要素与劳动力、资本等要素协同,以数据流引领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突破传统资源要素约束,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数据多场景应用、多主体复用,培育基于数据要素的新产品和新服务,实现知识扩散、价值倍增,开辟经济增长新空间;加快多元数据融合,以数据规模扩张和数据类型丰富,促进生产工具创新升级,催生新产业、新模式,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2. 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加强数据资产管理的指导意见》

在1月,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加强数据资产管理的指导意见》并答记者问,明确了数据的资产属性,强调依法合规推动数据资产化,并为数据资产化提供了清晰的明确路径和完善的管理框架。其构建了“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多方共建”的数据资产治理模式,同时公布了一系列相关任务,为数据资产管理提供了全面的指导和规范。

二、2月:数据要素市场基础性工作启动

  1. 财政部:《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数据资产管理的通知》‍‍

财政部在2月发布了《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数据资产管理的通知》,进一步细化了行政事业单位在数据资产管理方面的职责和要求,为数据要素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2. 国家数据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全国数据资源调查的通知》

2月19日,国家数据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全国数据资源调查的通知》。此次调查范围广泛,涵盖了政府端的公安、工信等部门以及企业端的各类企业和数据相关机构,包括行业协会商会等单位。摸清数据资源底数是发挥数据要素价值的重要前提,通过全面、精准的调查,能够为后续科学制定数据政策、合理规划产业布局、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不可或缺的依据。

三、5月:数据要素市场流通机制探索

5月24日,在国家数据局推动下,24家数据交易机构在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主论坛上联合发布《数据交易机构互认互通倡议》(以下简称《倡议》),旨在提高数据流通和交易效率,降低合规流通和交易成本,激发数据要素市场活力,推动构建统一开放、活跃高效的数据要素市场。

四、6-7月:数据要素政策与市场实践并进

1. 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3年)》

国家统计局在6月发布了《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3年)》,全面总结了我国数字中国建设取得的成就和经验,为数据要素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2. 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综改方案落地

年中,相关部门正式开始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落地实施。该方案选取了多个有代表性的地区作为试点,围绕数据产权、数据流通交易、数据要素收益分配、数据安全治理等关键环节开展先行先试。试点地区通过探索创新机制、出台针对性政策、打造特色应用场景等举措,旨在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全国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提供有效的实践样板,进一步完善我国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加速数据要素价值在更大范围的实现。

3. 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数据资产相关的第一份税收优惠政策

6-7月间,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了数据资产相关的第一份税收优惠政策,旨在鼓励企业加大对数据资产的投入和开发,推动数据要素市场的繁荣发展。

五、9-10月:数据要素标准化与公共数据开发利用加速

1. 国家发改委发布了《数据要素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

9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国家数据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为建立健全数据基础制度体系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它加快了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政策文件的出台进程,充分发挥了标准在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等方面的引领和规范作用,为数据领域标准的制修订和协调配套制订提供了详细的建设指南。

2. 中办国办发布了《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指导意见》

10月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这是中央层面首次对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进行的系统部署。该意见旨在充分释放公共数据的价值,推动公共数据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丰富的数据支持,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3.10月12日,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等文件要求,规范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国家数据局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起草并发布了《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实施规范(试行)》(公开征求意见稿)《公共数据资源登记管理暂行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稿)》截止到目前,正式文件稿还未对外发布。

4. 财政部印发《数据资源会计处理实施解答》

10月31日,财政部印发了《数据资源会计处理实施解答》,对数据资源的会计处理进行了详细规定。其中明确,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5个条件的,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

1、技术上具有可行性。-开发立项相关书面决策文件。

2、使用或者出售的意图。

3、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a)包括能够证明产品存在市场或自身存在市场。b)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对内实现降本增效等目的,以定量定性方式前后对比分析,合理证明在上述相关方面的收益预计将大于研发支出概算。

4、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

5、能够可靠的计量。

六、11月:数据要素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与治理体系完善

1. 国家数据局发布了《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

11月23日,国家数据局发布了《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明确到2028年我国将建成100个以上可信数据空间。该计划的发布有助于打破数据孤岛,促进数据的安全流通和共享,为各行业的数据要素应用提供更可靠的基础设施支撑,推动数字经济的协同发展。

2. 国家数据局发布关于向社会公开征求《关于完善数据流通安全治理 更好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的实施方案》意见的公告

11月29日,国家数据局发布关于向社会公开征求《关于完善数据流通安全治理 更好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的实施方案》意见的公告。该方案提出到2027年底,基本构建规则明晰、产业繁荣、多方协同的数据流通安全治理体系,使企业数据、公共数据、个人信息的合规高效流通机制更加完善,显著提升治理效能,为繁荣数据市场、充分释放数据价值提供坚强保障。截止到今天,正式文件还未对外发布。

七、12月:数据要素市场全面发展与政策支持

1. 国家数据局发布了《关于促进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

12月,国家数据局发布了《关于促进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旨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策部署,着力培育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推动企业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进一步挖掘数据要素的价值,促进数据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2. 工信部发布了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

12月,工信部发布了《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该方案聚焦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提出在未来三年将通过一系列政策举措与资源整合,推动中小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服务等关键环节的数字化应用水平显著提升。这将有助于提升中小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促进其在数字经济浪潮中更好地生存与发展,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与创新动力,在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积极且关键的作用。

3. 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印发《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试点方案》的通知

12月,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印发《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试点方案》的通知,在7个中央部门6个央企16个省市开展数据资产管理试点,围绕数据资产台账编制、登记、授权运营、收益分配、交易流通等重点环节,试点探索有效的数据资产管理模式,完善数据资产管理制度标准体系和运行机制。

盘点2024数据要素领域重要事件及政策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苏说安全):盘点2024数据要素领域重要事件及政策

免责声明:文章中涉及的程序(方法)可能带有攻击性,仅供安全研究与教学之用,读者将其信息做其他用途,由读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如有问题可邮件联系(建议使用企业邮箱或有效邮箱,避免邮件被拦截,联系方式见首页),望知悉。
  • 左青龙
  • 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右白虎
  • 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admin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5年1月28日02:41:03
  • 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CN-SEC中文网:感谢原作者辛苦付出):
                   盘点2024数据要素领域重要事件及政策https://cn-sec.com/archives/3680032.html
                  免责声明:文章中涉及的程序(方法)可能带有攻击性,仅供安全研究与教学之用,读者将其信息做其他用途,由读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如有问题可邮件联系(建议使用企业邮箱或有效邮箱,避免邮件被拦截,联系方式见首页),望知悉.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