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今天我们用开源组合Cline + DeepSeek,零成本打造比Cursor更懂中文的AI编程助手!实测代码生成速度快3倍,关键还支持本地化部署!
为什么选择这个组合?
💡 吊打Cursor的四大杀器
实测彩蛋:用DeepSeek写Python爬虫,原本1小时的工作量直接压缩到7分钟,关键是生成的代码还自带防反爬机制!
废话不多说,让我们开始吧~
手残党也能懂的极简配置(附避坑指南)
VSCode安装(略)
-
点击注册👉https://cloud.siliconflow.cn/i/yCCOZ5bm - 关键操作:在邀请码栏输入 yCCOZ5bm(你和骨哥各得2000万Token!)
-
登录后进入控制台→「API密钥」→「新建密钥」 -
复制以 sk-
开头的密钥(长得像sk-5dG8f…Tj6
) -
记录模型ID:deepseek-ai/DeepSeek-R1 -
安装插件:在VSCode商店搜索Cline(认准蓝白图标)
7. 配置秘籍:
点击Cline这个小机器人图标,然后右上角“设置”:
-
API Provider → OpenAI Compatible -
Base URL → https://api.siliconflow.cn/v1 -
API密钥 → 粘贴刚才的 sk-
-
Model ID → deepseek-ai/DeepSeek-R1 -
必开选项 → 「强制中文回复」(防中英混杂)
如果你使用的是本地Ollama的话:参考下面这张图:
配置完成后,我们就可以愉快地使用“对话式”编程了:
测试效果
以骨哥的Python代码为例,先来看看基于GPT4o的Copilot的效果:
再来看看Cline+DeepSeek的效果:
可以看到,有了DeepSeek的深度思考加持,代码完善效果更加出众,而且会在VScode中自动新建一个窗口类似Compare,对完善后的代码进行可视化对比。
避坑指南
- 401错误:检查API密钥是否带sk-前缀
- 429限流:请求太频繁?记得调低并发数
- 密钥安全:切记不要将密钥上传到GitHub!
参考
💡 2000万Tokens约等于:
- 130万次中文问答(15字问/200字答)
- 50万字文档处理(基于RAG场景)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骨哥说事):Cursor平替:Cline+DeepSeek保姆级教程
免责声明:文章中涉及的程序(方法)可能带有攻击性,仅供安全研究与教学之用,读者将其信息做其他用途,由读者承担全部法律及连带责任,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如有问题可邮件联系(建议使用企业邮箱或有效邮箱,避免邮件被拦截,联系方式见首页),望知悉。
- 左青龙
- 微信扫一扫
-
- 右白虎
- 微信扫一扫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