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大模型技术从【能用】迈向【好用】,但知识库建设面临四大困局:
-
数据质量参差:低质数据致模型偏差、训练成本高企
-
知识更新滞后:迭代慢6-12个月,难适配市场技术变化
-
多模态融合难:数据割裂限制复杂信息处理能力
-
安全合规风险:隐私泄露与算法偏见威胁企业发展
破局之道:用「标准化」筑牢AI产业基石
由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与觉道智创(武汉)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发起的《人工智能大模型知识库建设通用要求》团体标准(立项编号:CECC2025-2-079),正成为破局关键:
-
定义行业规则:从跟随者进阶为标准制定参与者
-
共研前沿技术:与顶尖团队协同突破技术瓶颈
-
抢占合规先机:提前适配标准抢占市场起跑线
-
汇聚产业资源:打通产学研用全链路合作网络
标准制定全流程:清晰路径,全程可参与
-
提案立项(已完成):2025年6月17日国标级立项,奠定技术框架
-
起草研讨(2025年7-8月):30人核心组4轮闭门研议,技术方案直接入标
-
审查发布(2025年9-10月):工信部直属机构认证,首份大模型知识库团体标准落地
-
落地赋能(2025年11月起):专属团队全程辅导,确保技术优势转化市场胜势
两种合作模式,匹配企业战略定位
【基础参标合作——性价比之选】
适合中小企业及创新型科技公司
-
全程参与标准起草、研讨、修订,提交企业专属技术建议
-
免费获得标准培训课程及年度技术白皮书
【战略参标合作——龙头专属席位(限10家)】
适合行业TOP级企业及生态整合者
-
主导1项核心技术指标制定,将企业方案写入标准「强制条款」
-
在标准发布会、行业年鉴等场景享有「首席合作伙伴」权益,深度品牌露出
三大必选理由,见证共建价值
-
双强背书,权威保障
国家工信安全中心(国家级智库)与觉道智创(行业标杆)联合牵头,奠定标准国家级技术底座
-
生态汇聚,协同共赢
已吸引多家重磅单位确认深度参与,构建产学研用全链路合作网络
-
闭环落地,效果可溯
成立「标准实施监督委员会」,配备专属合规团队,确保技术要求100%转化为产品竞争力
立即行动,成为AI产业「标准共建者」
核心参标席位有限,扫码添加小助手或点击官网抢占资格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开放隐私计算):人工智能大模型知识库建设通用要求标准共建计划
- 左青龙
- 微信扫一扫
-
- 右白虎
- 微信扫一扫
-
评论